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召喚時代> 第247章徐州之難

第247章徐州之難

  「徐州刺史陶謙之子陶商見過袁將軍!」陶商來到袁紹府上見到了袁紹。


  「原來是陶公子啊,你為何事前來啊?」袁紹雖表面里客氣,但心底卻對陶商甚至陶謙都非常不屑。


  「袁將軍,是這樣的……」陶商將曹操與陶謙之間的恩怨和袁紹詳細的說了一遍。


  「那你父親的意思是……」這時聽完后,袁紹皺起了眉頭。


  「家父請求袁將軍派兵解救徐州,幫助徐州擊退曹操。」陶商誠懇的說道。


  「什麼,你讓我出兵幫你們打曹操,真是可笑,先不說曹操與某從小一起長大,是發小,再者說,他陶謙憑什麼能讓本官為他出兵啊!」袁紹看著面前的陶商喝斥道。


  「這,這……」陶商一下子就愣住了,根本無話可說。


  「你走吧,看在陶謙以前為人老實的份上,本官今天就不計較你的事了。」


  袁紹一擺手,就下了逐客令。


  「這位公子走吧。」袁紹的侍衛明白自家主公是在逐客令,就要將陶商趕出去。


  「唉,既然如此陶商告辭!」陶商無奈只有退了出去。


  陶商失落的出了袁紹府邸,和手下侍衛匯合。


  「公子,袁紹可否答應出兵了?」護衛見陶商出來了,急忙問道,可想而知當家園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頭時,大部分人都很擔心。


  「唉!」陶商嘆了口氣,搖了搖頭。


  「袁紹未曾答應出兵!」


  此言一出,這些侍衛們立即失望起來。


  「走吧!」陶商失落的說道。


  就這樣一支帶著絕望氣息的隊伍,慢慢的向遠方去了。


  ……


  「前面可是陶商陶公子。」


  就在陶商他們要出城門的時候,突然後面傳來了喊聲。


  陶商等人回過頭去只見三人三馬向這邊跑來,只見為首一人年三十上下,一身青布衫,還有些許補丁看起來比較落魄,另外兩人一人面如赤棗,長須,褐色長衫,眼神中帶著一點傲氣,一人清秀,面如小生,長相俊俏,不過二十歲上下。


  「請問可是陶公子?」來人很快就來到了陶商面前。


  「某正是陶商,不知使君是?」陶商面帶疑惑的問道。


  「在下是中山靖王之後劉備字玄德。」劉備抱拳說道。


  「原來是皇族之後,劉使君,陶商有禮了。」陶商並沒有參加討董之戰,陶謙也沒有提過,所以他並不認識劉備。


  「不知劉使君找在下何事?」陶商問道。


  「在下剛才聽聞徐州遭逢大難,在下參加討董之戰時,與令尊結實,令尊乃是一和善,實誠的老人,並非什麼濫殺無辜之人,所以不解,來詢問陶公子。」劉備說道。


  「唉,使君言之有理啊,我父親怎麼會幹這等事情了。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接著陶商把陶謙禮待曹嵩,而後又派人護送曹嵩,最後到曹嵩被殺,一系列的事都說給力劉備聽。


  劉備聽了后恍然大悟,驚呼,「原來如此!」


  「在下就知道陶大人並非這等人吧,在下與曹操曹孟德也有些關係,若公子不嫌棄,某願幫徐州化解仇恨盡一分綿薄之力。」劉備真誠的說道。


  「多謝使君,多謝使君。陶商代徐州鄉親父老多謝使君恩情。」陶商興奮不已連連道謝。


  道謝完后,陶商覺得還是有些不保障又問道,「不知使君有多少兵馬,若是有兵馬相助,就算曹操不肯和解,也有了保障,也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啊!」


  「在下慚愧,不過步兵步兵四千,騎兵一千。」劉備說到手下兵馬一事,有些尷尬了。


  「啊!這怎麼是好!」陶商聽到劉備的答案后,原本愉悅的心情一下子低落可以下來,這種落差讓陶商不能接受。


  「陶公子放心,在下兵馬雖少,但都是精兵,另外我二弟關羽有萬夫不當之勇,曾在汜水關外一刀斬了殺敗聯軍的華雄,我三弟有萬軍叢中取敵首級之能,勢不可擋。」劉備為陶商解釋道。


  「我二弟關羽曾在汜水關前,溫酒斬華雄,我三弟曾在兩年前大戰呂布數十合而不敗,如今兩年過去我二弟,三弟比之往昔更加非凡了,另外我身邊這兩位是我二弟,三弟族中兄弟,他們都有非凡的本事。」劉備接著又說道。


  「那就多謝劉使君了,若此次徐州大劫得以化解,徐州還有父親必定報答使君之恩。」


  「多謝公子了!」


  「有劉使君加入,徐州之危更有把握了,陶商立即趕回去見父親,向父親稟明。劉使君,陶商告辭!」


  「公子一路好走!」


  陶商走後不久,劉備身後的年輕男子一臉不爽的說道,「主公,為何要去救那徐州,看這陶商的樣子明顯不信任我們,我們又何必去為了他們,而白白損失了弟兄們的性命啊!」


  「阿清你不懂,陶謙刺史為人忠厚,仁義,百姓都尊敬他,愛戴他,是大漢為數不多的好官,這樣的一個人豈會做那濫殺無辜之事,我乃是中山之後,劉氏子弟,大漢正值危亡之際,像陶刺史那等忠心大漢,善待百姓的賢者,若處於危難之中,我劉備皆會傾盡全力去幫助。」


  「主公仁義,我等佩服!」


  至於這是不是劉備的心裡話,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劉辯若在,若聽到這番話一定會嗤之以鼻的。


  劉備在討董之後,有了一些發展,不過因為沒有一個好的依託之所在接下來的諸侯混戰時期,勢力大打折扣若非關羽,張飛兩人護著,劉備怕早已退出了爭霸的舞台了。


  按照原本的走向劉備應該會去投靠自己的老朋友,老同學公孫瓚,但因為劉辯的勢力橫亘在中間,劉備根本沒有機會,劉備也想過去曹操那裡,但劉備知曉曹操是梟雄,人傑,久而久之自己很可能會被曹操發現自己的野心,所以劉備也排除了曹操,另外一個袁術,袁術志大才疏,心胸狹窄,而且虎牢關外劉備三兄弟與袁術鬧出過矛盾,以袁術的性格,劉備等人不僅得不到好處,還會有性命之憂,最後,他想到了袁紹,袁紹乃是討董副盟主,四世三公之後,威望高,麾下人才眾多,而袁紹重視門第,名聲,劉備這樣一個草莽雖有皇親之名,但並不會被袁紹放在眼裡,所以在袁紹麾下又能慢慢發展又不會受到袁紹的傷害。


  ……


  青州,東萊郡。


  「不知陶公子來我東萊所為何事?」太史慈看著眼前的陶應問道。


  「徐州遭逢大難,陶應奉父親之命,前來懇求將軍出兵救援。」陶應恭敬的說道。


  「哦,不知是何原因啊,某知陶刺史仁義,忠厚之名,世人尊重,不知是何緣故啊?」太史慈一陣驚訝。


  「事情是這樣的……」陶應與陶商一樣將徐州所發生的事告知了太史慈。


  「原來如此!」太史慈點頭。


  「那將軍可願出兵助我徐州?」陶應驚喜的問道。


  「公子莫怪,此事重大,某些需要與同僚商議,另外還要稟報陛下,讓陛下做主。」太史慈尷尬的說道。


  「可徐州危在旦夕,曹操大軍就要殺到了啊!」陶應大驚失色道。


  「某也知曉,但某卻不敢擅作主張,某可以向公子保證三日後必定會給公子一個答覆。」太史慈沉聲道。


  「如此,陶應便靜候佳音了!」陶應無奈。


  「好,公子請在府中居住三日,三日後,某便給公子一個答覆。」


  「多謝將軍!」


  ……


  待陶應離開后,太史慈立即讓人去找來了徐晃,沮授二人。


  二人到了以後,太史慈將事情都告知了二人,二人發表了自己的想法,都認為需要救援,三人拍板,又連忙書寫奏摺命人快馬交到劉辯手中。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