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斬紀靈
「殺,殺,殺……」
震耳的殺喊聲響起,袁軍再次開始攻城,這次紀靈沒有憤怒,袁軍的攻城也變得有序起來,不再那麼雜亂了。
一場血戰再次展開,雙方不斷有士兵倒下。
正在兩方激烈大戰的時候,他們都不知道在不遠處有一支騎兵,已經蓄勢待發了。
這支騎兵足足有三千騎,騎兵後面還跟著大量步兵,弓箭手等等,這支隊伍足足將近萬人,而領頭之人正是來援的太史慈。
「眾將士聽令!」太史慈大喝一聲,握住腰間長劍的劍柄。
「殺!」瞬間拔出劍來。
他身旁的騎兵瞬間就沖了出去,如同利箭一般,飛速射向戰場。
太史慈當然不會落後,將劍重新插進劍鞘后,拿著長槍,策馬馳騁而去。
震耳欲聾的馬蹄聲,如同迷霧般的煙塵。
雖然一切來的這麼突然,紀靈都沒有想到這是敵人,在他看來在徐州只有他們的人才有這樣的實力,來者是他們的人。正好煙塵阻攔了視線,不僅是紀靈包括所有者袁軍士兵,還有守城的徐州將士都以為是敵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馬蹄聲越來越近了。
「斬!」
太史慈一聲大喝,長槍向後一揮,一條繩索就從馬掉落,那長繩之後綁著一支小樹條。
其他人也跟著行動,一條條樹枝掉了下來,正是這些成群的樹枝造成了那些漫天飛舞的灰塵。
樹枝掉落後,不過一會煙塵就小了許多,太史慈等人的裝扮也露了出來。
「是青州軍!」袁軍中一個頗有見識的兵士大喊道。
隨著喊聲,其他士兵也醒悟過來,知道來的人不是援兵而是敵人,紀靈也發現了這一幕,心中震驚不已。
「援兵,是援兵!」滿身是敵人鮮血的張遇看到來人的真面目露出了驚喜的笑容。
「殺!」太史慈沖在最前頭,長槍揮舞一下子就衝進了戰場,慢慢的太史慈的騎兵大軍都沖了進來,在袁軍之中肆虐,馳騁。
「你立即去找公子,就說援兵來了,是太史慈將軍,問他是否可以出城迎戰了。」張遇激動的對身邊的士卒吩咐道。
「諾!」士卒也不耽誤,說了一聲便立即跑去見陶應了。
太史慈驍勇無比,如同猛虎出山一般,每一擊下去就有一個袁軍士兵倒下,慢慢的太史慈的步兵大軍也到了,很快就加入了戰鬥。
「快隨本將去支援!」紀靈看著戰場上局勢大變的情況,立即喊道。
城內,陶應得到消息后,立即向城樓上狂奔而來,正好看見了太史慈殺戮的情景,笑容瞬間浮現在他臉上。
「快,快,快,出城剿賊!」陶應興奮的說不出話來了。
「諾!」得到命令后,張遇也是一臉的興奮。
……
「叮!」系統檢測到紀靈與太史慈交戰,太史慈基礎武力98,鐵槍加1,戰馬加1,當前武力100,紀靈基礎武力90,戰馬加1,當前武力91。
戰場上太史慈與紀靈交戰在一起了。
紀靈大斧勢大力沉,而太史慈槍法巧妙,雙方甫一戰在一起便是激烈交鋒。
但三十合后,紀靈就有些手忙腳亂了,大斧揮動遲緩,而太史慈的長槍則是快速,靈巧。
「中!」太史慈大喝一聲,長槍直刺紀靈,紀靈大驚想用大斧阻擋太史慈的長槍,但大斧笨重根本來不及,長槍的槍尖正中紀靈肩膀。
「啊!」紀靈吃痛,大吼一聲。
太史慈不依不撓並沒有饒過紀靈長槍一挑直接將紀靈從馬背上挑飛。
太史慈瞬間將長槍插入地上,取下弓箭,張弓搭箭,瞄準紀靈,鬆手,箭矢瞬間向紀靈飛去。
一氣呵成,箭矢未偏半分正中紀靈心臟。
「叮!」系統檢測到宿主麾下太史慈斬殺紀靈,紀靈,武力:90,統帥:74,智謀:53,政治:24,恭喜宿主獲得9點召喚點,當前宿主擁有召喚點45點。
「叮!」宿主麾下太史慈斬殺本土武將紀靈,紀靈基礎武力90造成亂入,現公布亂入名單,明初猛將常茂,武力:101,統帥:80,智謀:61,政治:33,亂入身份:未知,亂入地點,長安。
劉辯突然聽到這一系列系統提示聲,有些驚訝,特別是最後的亂入,常茂。
常茂,明代開國名將常遇春長子(次子常升、三子常森),明朝政治人物。據《明宋文憲公濂奉敕撰開平王神道碑並序》中說道:妻定遠藍氏,封開平王夫人。子男三人,曰茂、曰升、曰森,皆朱元璋所賜名。他是明朝開國頭一員猛將,打仗足智多謀,人稱無敵大將。其蔭父功,繼承鄭國公爵位。朱元璋命其跟從大將軍馮勝征討納哈出。因為常茂與馮勝為子婿關係,在軍營常茂多不受約束。當時納哈出投降,在酒宴時,因得知納哈出欲逃跑,常茂上前捉捕,砍傷納哈出,導致納哈出部潰散。馮勝因此上奏常茂激變,兩人在南京城互相推委。朱元璋收馮勝兵權,並安置常茂到龍州,四年後去世。儘管歷史上的常茂功績遠不如其父常遇春,但評書《明英烈》中對常茂評價頗高,其功績甚至超過了他的父親。
「又是一員超級猛將,算起來他應該會成為朱元璋的人吧,看來長安又會有變動了。」劉辯心裡想到。
……
在太史慈的帶領下,再加上城內的軍隊協助,很快袁軍就被他們打的潰散開來。
「陶應公子可在?」太史慈向張遇問道。
「公子在裡面,為將軍舉辦酒宴,為將軍接風洗塵。」張遇笑著回答道。
「看將軍這樣子就是軍中重要將領吧?」太史慈沒有在陶應身上多費口水,反而是提到了張遇。
「承蒙公子厚愛,張遇在軍中頗有威信。」張遇頗為謙虛的說道。
「如此甚好,請將軍立即召集城中將士,準備撤離。」太史慈嚴肅的說道。
「什麼?」張遇大驚,畢竟剛打了一場勝仗,還斬殺了袁術的大將紀靈。
「太史將軍,恕末將愚鈍,你這是何意?」張遇不解的問道。
「此戰我們雖勝了,但我們兵力依然有限,敵軍數倍於我們,而且據幽州傳來的消息,敵軍主將袁崇煥不是一般人,有非凡的才能,我們想要勝基本沒有可能,為了保存有生力量還是撤退為好。」太史慈解釋道。
「我們走了,那城中百姓怎麼辦?」張遇質問道。
「這你大可放心,據幽州傳來的消息稱,袁崇煥此人與袁術大為不同,他體恤手下將士,對百姓仁慈。」太史慈繼續說道。
「可是……」張遇話還沒說出口。
「不用再多說了,你們若不願意撤退,那就留在這裡吧,恕太史慈不陪同了,哼!」太史慈有些憤怒的說道。
「不是,太史將軍請聽我解釋!」張遇焦急的說道。
「某話已至此,下一步如何做,某不在干預。」太史慈冷笑道。
「全軍聽令,打掃戰場,準備撤離!」太史慈朝戰場的將士喊道。
看太史慈這個樣子,張遇不敢猶豫立即去找陶應。
「公子,公子!」張遇急急忙忙去找陶應。
「什麼事,如此驚慌!」陶應驚道。
「公子,太史將軍要撤退了!」張遇答道。
「這是何意?」陶應不解道。
「太史將軍要我們撤退,但末將考慮到城中百姓並沒有答應,太史將軍有些生氣,準備獨自撤離。」張遇解釋道。
「糊塗啊,立即讓大軍收拾行囊,將糧食都分給百姓,然後隨青州軍撤離。」陶應吩咐道。
「諾!」張遇接令,立即離開前去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