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召喚時代> 第846章犯漢者,必誅之

第846章犯漢者,必誅之

  「臣等參見陛下!」


  「平身吧!」


  「謝陛下!」


  「此次早朝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唐國。」劉辯一開始就直入主題,說起了最重要的事情。


  這時,大殿中的一名臣子站出來說道,「陛下,唐國乃是異國外族,若真有亡國滅種之危,唐國必然會舉全國之力與我軍一戰,以大漢如今的局勢,此時恐怕不是最好的時機吧!」


  這名大臣剛剛說完,就有一名大臣站出來了,他無疑也是贊同前者之言的,

  「陛下,臣以為張大人所言有理,唐國有兩百萬人,除去老幼,女人,唐國可戰男子至少有五十萬人,如今荊州,益州,揚州三方對朝廷虎視眈眈,若此時耗費人力物力財力用在唐國上,恐對朝廷不利啊!」


  從兩名大臣的言論中可以聽出來,二人並非庸碌之人,並且大局觀非常好,性格穩重謹慎。


  「兩位愛卿說得很好,不知其他愛卿有沒有其他看法啊!」


  劉辯對二人的回答自然是不滿意,當然也說不上什麼反感,畢竟兩人的看法都沒有錯,都是為朝廷,為大軍著想。


  「陛下,臣與二位大人的看法恰恰相反。」這時候荀彧開口了。


  「愛卿請講!」


  荀彧的開口,自然是讓劉辯高興的,他連忙說道。


  「你們說唐國有兩百萬人,但你們可清楚這其中有多少漢人?多少草原人?真正的唐國百姓又有多少?」荀彧看著一眾臣子說道。


  那幾名反對攻打唐國的臣子瞬間啞口無言。


  「你們不知道,那本官來告訴你們,兩百萬人中只有一半是唐國的百姓,其餘的大多都是鮮卑人,烏恆人,蒙古人,還有漢人,如果處理得當,我們面對的根本不會是兩百萬人,敵人的大軍更加不會是五十萬人。」


  「陛下,微臣也有話說!」


  這時候劉基也站了出來。


  「愛卿請講!」


  劉基這時候站出來,劉辯自然知道他的目的,絕對不是反對,而是會說出更多的話讓其餘大臣同意,信服。


  「唐國在十五年前還處在群雄割據的狀態,雖然說李唐統一了唐國,並且安撫了唐國各地的百姓,但是李唐的敵人絕對還有不少隱藏在唐國內部。


  雖然說有了滅國危機,他們大多都會選擇摒棄前嫌,但這世間總有一些人把私怨看得比什麼都重要,而且唐國畢竟一直都不是統一的,所以這種人絕對不會在少數,甚至有些人會在關鍵時刻推李唐一把,讓他們毀於一旦,這對於朝廷的大軍來說便是一個機會。」


  劉基果然是站在劉辯和荀彧這一邊的,隨著荀彧,劉基說完,眾人很明顯的發現,那就是唐國的實力似乎並不是那麼強了。


  「那微臣也來說一說吧!」


  這時候郭嘉也開口了。


  「如二位大人所言唐國的缺陷非常明顯,內部暗流洶湧,各種勢力混雜,根本不是鐵桶一塊,能夠為李唐拚死一戰的人並不多,不說唐國原本的百姓,就說那些漢人,烏恆人,蒙古人,鮮卑人都是我們能夠說服,能夠拉攏過來的,這樣一來我們完全可以從內部瓦解唐國,削弱唐國的實力。」


  頓了頓,郭嘉繼續說道,「這只是其一,其次,唐國所佔據的地方大多都是苦寒之地,他們的底蘊根本比不過我們,三年前那一戰,已經讓他們傷筋動骨了,說不定現在都沒恢復過來,從一定意義上來說,現在攻打唐國正是好時機,時間長了唐國越來越團結,實力也完全恢復過來了,那時候攻打才是麻煩,而且諸位也不想在大軍攻打南方的時候,北方遭遇襲擊吧?」


  郭嘉的話無疑是太極殿里的大臣再次了解到了唐國的實力,唐國的實力到底如何誰也說不清,但是此時此刻,必須告訴所有人唐國是弱小的。


  「三位大人說了唐國,那臣就來說說其他三方勢力吧!」這時候張良也開口了。


  「愛卿說便是!」


  劉辯大笑,這次劉辯沒有提前知會幾人,但是這幾人卻都很配合,自然是讓劉辯很高興的。


  「當初朝廷北上討伐蒙古之時,諸如曹操,楊廣等勢力是並沒有對我軍發難的,臣不能保證此次曹操,劉備他們會如何,畢竟今時不同往日。


  「另外臣以為南方三支勢力目前的情況也不適合向朝廷發難。先說益州,益州有崇山峻岭,高山險峻,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但是弊端在於他們出來也困難,內部的發展同樣也困難,三年前那一戰,對於他們來說消耗絕對不小。


  以益州的底蘊要完全恢復,並且有能力再次派出二十萬以上的大軍,三年時間是完全不夠的,當然益州也是江南三支勢力最要提防的一支勢力,畢竟他們的損傷其實是最小的。」


  停頓了一下,張良繼續開口說道,「再來說荊州,荊州原本是劉琦掌控,而如今則是劉備掌控,一年前,荊州已經確定劉琦身死了,劉備成功掌控了荊州,但劉備實際上並不能完全掌控荊州,其一來自曹操手下劉琮的影響,其二來自荊州世家的影響,這些都是政務上的影響。」


  「再來說說荊州大軍,從當初項氏出現,黃祖,劉磐,文聘等人戰死,來護兒和桂陽郡投降,損失便開始了,而劉表身亡后,更加嚴重了,水師離開過半,南陽脫離,益州,曹操兩方勢力夾擊,然後到這三年前那次大戰,荊州在這近十年中損失的兵馬二十萬有餘了,即便荊州有沃土千里,百姓數百萬,也經不起消耗。


  再者這次荊州突然攻打益州,使益州前功盡棄,結了仇怨,荊州如果攻打我們,益州說不準就會給他們致命一擊,所以荊州是不會攻打我們的。」


  說完荊州后,張良露出了笑容,對眾人說道,「曹操那裡什麼情況諸位大人,應該清楚吧,也不必多說什麼了,另外在下官看來曹操,劉備更多的視線會放在他們南方的項羽集團上。」


  「眾位愛卿有何看法?」


  張良說完后,劉辯笑著看向了眾臣。


  「四位大人之言,深入下官之心,是下官見識短淺,鼠目寸光了。」


  最開始說話的那位張大人率先開口,他直接向劉辯表達了歉疚,並且貶低了自己。


  「張大人說笑了,在朕看來張大人的看法也非常不錯,但是張大人要明白一個道理,有個時候過於穩重,那就可能會貽誤戰機。唐國也好,荊州也好,益州也好,揚州也好,如今這四方勢力都處在虛弱階段,一旦他們恢復過來了,我們反而就失去了機會。」劉辯沉聲說道。


  「陛下聖明!臣等謹記!」


  眾臣齊道。


  「朕意半年後出兵攻打唐國,糧草,軍械,人力調動就有勞諸位大人了。」


  「此乃臣等之責!」


  「此次攻打唐國,以李靖部,御林軍,禁軍,徐晃部還有蒙古鐵騎為主,特別是蒙古鐵騎,唐國中有許多草原人,我們非常需要蒙古的幫助,這件事一定要辦好。」


  「遵旨!」


  「其次,依子房所說,益州的威脅大於荊州,大於曹操,那長安必須更加註意,傳令岳飛部,徐達部各派兩萬大軍北上長安協助蒙田坐鎮長安,防備益州之敵。」


  劉辯接著又吩咐道。


  「遵旨!」


  「半年後,朕當御駕親征,橫掃唐國,讓世人知曉大漢之威不可辱。」


  ……


  PS:換劇情了,下一段劇情不會太長,不過要捋一捋,今天一更,後面找機會補上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