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回到大宋做農民> 第三百二十九章:笑而不語

第三百二十九章:笑而不語

  宋江問道:「可是官軍有所變化?」


  燕順道:「哥哥所言正是。這時節正是埋鍋造飯的時候,卻一直不見那官軍營中升起炊煙。便與天壽帶了幾個兄弟前去察看,只見官軍營中一片混亂,不是有人馬出營。那些人神色慌張,好似有大禍臨頭。」


  吳用道:「可曾聽到那些官軍說些什麼?」


  燕順想了想道:「小弟離得遠,又在上風頭上,聽不甚清。」


  鄭天壽卻道:「小弟到隱約聽到冠軍中有人說『宣贊那廝跑了。』就是不知是真是假。」


  宋江疑惑的看向吳用。吳用輕輕對宋江搖了搖頭,然後對燕順,鄭天壽道:「請二位兄弟立即再領人到官軍大營一探,定要探明情況再來回報。」


  「是。」


  燕,鄭二人去后,吳用又對宋江道:「哥哥可立即召集眾頭領到大帳議事,那官軍營中一定出了對之不利的大事,我軍正好藉機進攻,擊破宣贊大營。」


  宋江問道:「依學究之見,生了何事使得官軍如此驚慌。」


  吳用道:「小可一時也說不準,還是等燕,鄭二位兄弟回來才能弄明白。不過這個擊破官軍的良機不容錯過。」


  宋江點了點頭,叫過帳外的親兵小校,令他他擊鼓升帳。不多時林沖,呼延灼,魯智深,武松等數十個頭領一一趕到帳內。宋江見人已到齊,便開口說道:「方才燕順,鄭天壽來報,官軍營中生騷亂,正是我軍破敵只良機。招諸兄弟前來,是請各位即刻做好準備,只等燕順,鄭天壽探得官軍具體情報,就立即出擊。」


  李逵迫不及待的跳出來嚷道:「還等什麼,俺這就領人殺過去。」


  「鐵牛不得莽撞,且聽哥哥將令。」李逵身邊的戴宗一把將他拉住。


  林沖皺著眉頭道:「官軍到底出了什麼變故?莫不是其中有詐?」」


  他旁邊的魯智深哈哈一笑道:「定是圍困梁山泊的官軍那裡吃了敗仗,宣贊這裡才慌起來了。」


  另一邊的呼延灼卻搖頭道:「梁山那裡官軍的領軍大將是大刀關勝。我與此人都生在河東,深知此人有萬夫不當之勇,又廣有將略。如今大寨人馬不足,怎能擊敗他。」


  魯智深道:「呼延將軍莫要忘了,梁山還有個青龍寨,以為我那兄弟的能力,擊敗關勝也不是甚麼難事。」


  眾人聞言都是一振,有人贊同,有人反對,一時間大帳之中議論紛紛,直到燕順,鄭天壽回來才停下來。「什麼?官軍大營成了空營?」


  聚集在大帳中的梁山頭領都被燕順帶回的消息震驚了。李逵又跳起來嚷道:「俺早就說要殺過去的,現在可好,人都跑光了。」


  「閉嘴。」宋江喝止了李逵,又隨燕順問道:「兄弟可曾打探到其他消息?」


  燕順道:「小弟與天壽引人摸進營中,還有百十個來不及逃走的官軍被我們擒住。小弟留天壽在官軍大了營看住這些人,只帶了兩個為的回來見哥哥,他們就在帳外。」


  「趕緊押進來。」


  兩個被燕順帶過來的官軍正是昨夜從亂軍之中逃到這裡的兩個河北軍的指揮副使。他們到了宣贊營中后,立即被宣贊控制起來了。宣贊隨關勝走後不久,他們就被營中的其他官軍現。這些官軍中打頭的就有他們原先頂頭的指揮使。聽他們說完關勝兵敗的事情后,這些人氣不打一處來。md,這麼重要的事,為了討好新上司,這些鳥人居然不知道給老上司透氣。現在好了,宣贊先跑了,留下自己這些人給他們阻擋梁山賊人的追兵。指揮使們先將這兩個吃裡扒外的指揮副使收拾了一頓,也慌忙領著兵馬向後逃去。


  這就是燕順,鄭天壽先前看到的官軍大營騷亂的情景。待燕,鄭二人再次到官兵大營時,營中就只剩下了這兩個被收拾的很是凄慘的指揮副使沒來得及走,剛好抓個正著。」


  「什麼!梁山下的官兵已經被擊破?」宋江忍不住站起身來喝道。


  兩個朝廷軍官被帳中數十個賊目光炯炯的看著,其中還不乏凶神惡煞之輩,早就嚇得縮成了一團,再聽宋江這麼一喝,更是跪在地上抖個不停就是說不出來。


  「娘的,西賊北虜這麼猖狂就是被這些軟蛋官軍慣的,照洒家的意,還問個甚,殺了這兩個沒用的東西,拔寨回梁山便能知曉事情的緣由。」


  魯智深是西軍出身,最是看不慣這些個軍中疏於戰陣,膽小怕事的人。這時看這兩個人這麼一副樣子,不耐煩的叫出來。


  「大王饒命,大王饒命,小的說,小的說。」兩個軍官聽到說要殺他們,立即殺豬般的叫起來,接著又哆哆嗦嗦的把昨夜生在梁山泊邊的戰事說了一遍。


  「哈哈,洒家就知道有俺那兄弟在,關勝占不到半點便宜。」魯智深開懷地大笑著。


  帳內頭領也大都高興的笑起來。吳用等大夥靜下來,諫道:「哥哥,如今嚴冬已至,天寒地凍,不如先撤軍回山,待來年春暖之時再來取大名府。」


  宋江在眾人歡呼是一直都面如沉水,這時聽到吳用之言才勉強笑道:「此次出兵,損耗了這麼多輜重糧草,卻只是小勝幾場,我等有何面目回山。再者盧員外和石秀兄弟還在大名府監牢之中日夜盼望我等救他們出來,我們就這麼回去,豈不是有負他們的期望。今山寨有朱明兄弟在,已然穩如泰山,不需大軍回援了。宋江誓,不破大名不回山。」


  眾頭領皆應和道:「不破大名不回山。」


  吳用見狀也不好再勸,只能道:「既然這樣,還請哥哥令人引一直兵馬追攝在逃散官軍之後將它徹底殺散,以免它在我軍身後再度集結。再者請戴院長回寨一趟,著李俊,張順二位兄弟押解大軍半月糧草到軍前效命。」


  宋江頷道:「林教頭,劉唐你二人引本部兩千人馬去將官軍殺散,不使它威脅大軍後路。」


  「遵令!」林,劉二人依令而去。


  「其餘眾將立即各自回營準備,明日一早舉寨開拔,回軍大名府。」


  「是。」眾頭領轟然應是。


  待眾人去后,宋江又對沒走的戴宗道:「兄弟,你立即回寨找李俊,張順押解糧草前來,並將梁山之戰的情況了解清楚再來回報。」


  戴宗道:「哥哥放心,小弟定會將其中內情打探清楚。」


  宋江上前理了理戴宗身上的斗篷,點頭道:「兄弟去吧。」


  「小弟告辭了。」


  第二日,風雪更加猛烈,宋江不等林沖所部迴轉,便下令拔寨再度向大名府而去。三天後,宋江大軍跨過已然封凍的黃河,重新在槐樹坡紮寨,接著一連數天都到大名府城下挑戰。可是大名府城內的梁中書早被數度打敗嚇破了膽,根本不讓城內兵馬出戰。


  這日,戴宗與李俊,張順押解糧草到達軍前。由於一連多日天將大雪,道路上的積雪已經能沒過膝蓋,使得運糧車隊行走艱難,本來四五天的路程居然走了將近十天。宋江,吳用早因軍中即將斷糧急的嘴唇起泡來了,待見到三人不禁大喜道:「兄弟總算來了。」


  寒暄一陣,宋江又向三人詢問起大寨的情況。李俊,張順將大軍外出一來,山寨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向宋,吳二人說了一遍,末了張順還嘆道:「此次多虧了青龍寨兵強馬壯,周寨主謀略過人,才能降服那關勝,救出俺大哥。」


  宋江乾笑一聲,道:「朱明兄弟為山寨立下如此大功,回去之後,我定要好生謝過。」


  吳用眼角微顫,不過隨即就平靜下來,說道:「這幾日寨中缺糧,兄弟們士氣不振。昨日小可窺探城上動靜時,見那急先鋒索似要按捺不住,出城交戰。今雖糧草已至,還請哥哥下令讓到城下挑戰的兵馬詐做萎靡狀,待誘得索出城,與戰之時也當只許敗不許勝。」


  宋江聞言一喜,笑道:「軍師可是有了破敵之策?」


  吳用含笑點頭不語。


  堂堂北京大名府,數萬河北精銳禁軍,居然被小小梁山賊寇逼得縮在城內不敢出城迎戰。索對這種狀況極為惱火,不過由於先前的敗績,讓他們這些武將失去了在那些怯懦文官面前說話的底氣,只能任由那些文官將兵馬壓在城內,眼睜睜的看著賊寇在城外橫行。


  這幾日,索都在城上觀看敵情,雖說性子急躁的他每次都被城下樑山賊寇肆無忌憚的囂張氣的快要爆炸,但是多年的軍旅生涯讓他面臨戰事總會留著一分清醒。五天前,索就現城下挑戰的賊軍不想之前那般士氣旺盛,本以為是看錯了,可是一連幾天賊軍的士氣越來越低落。索將這情況看在眼裡,再結合眼下風雪漫天的天氣,也講宋江營中缺糧的情況料到幾分。不過他並沒有向梁中書稟告,那些個文官早就被賊寇的兇狠嚇破了膽,就是知道賊寇缺料也不會有出城一戰的勇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