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交割軍械
經過十餘日光景的奮力勞作,軍民通力之下,秋收工作終於是接近了尾聲。
田野間,滿是民戶家中的孩子們在嬉笑打鬧。田埂上圍攏著一圈圈老嫗或是壯婦,正三三兩兩地聚攏在一起,相談甚歡。
今年風調雨順,年成尚算不錯,因此這些婦人們此時正在一起算計著各家的收入。及應當向郡縣官府繳納多少稅糧。小孩子們眼見家中堆放著晒乾的穀米一座一座如同小山,已知今年決計不會餓肚子,因此也格外開心。
百姓們尚且未覺渡過河去的隴西之境,局勢已是何等兇險。因此一俟倉廩充足,便均是振奮不已。然而作為一郡郡守的辛府君,此時卻遠沒有那麼開心。
自從上次向州治使君上書,言及今年廣武郡中接納諸多流民,府庫存糧已是告罄,直言郡中無力負擔諸多精銳軍卒的衣食消耗。張使君倒也算得通情達理,便遣使表示這支出征精銳的吃穿用度,皆由州治附近籌集。
大鬆了一口氣的辛翳尚未來得及慶幸,使君接下來的指示便讓他又彷彿遭逢當頭一擊:「著廣武郡調集郡兵、民戶。助大軍運送輜重物資。並著廣武郡及治下三縣調集工匠,為大軍趕製箭矢十萬支,圓牌兩千餘面,刀劍兵器千餘把。」
自廣武郡所產的新制馬具傳遍涼州全境之後,州治中的大族門閥,甚至於刺史本人,皆知廣武郡有著眾多出色工匠。馬鞍此物的需求源源不絕。然而廣武郡卻總是能適時交貨。
況且不但速度快,而且做工也至為精良。辛府君甚至舉一反三,為不同需求的用戶生產了三種不同款式的新式馬具:上等乃是採用紅木、紫檀等名貴木材製作鞍具,並且使用從禿髮鮮卑部收購的上等獸皮製作鞍韂。
馬具製作完成之後,還使郡中精通針線刺繡的婦人在之上加了諸多裝飾。不管鞍具還是韂墊,俱是流光溢彩,看上去名貴非凡。當然這樣一等鞍具產量極其有限,姑臧城中一鞍難求,其價格甚至被炒到數千錢也難覓一副。
中等乃是用雲杉、鐵杉木製作,其上亦是加了諸多裝飾。雖不及上等鞍具華貴,然而看上去也是精巧非常,別具逼格。
下等便是採用普通木材及在鮮卑部落之中批量收購的牛皮等物,製作而成的鞍具。不加任何裝飾。雖看起來並不華貴,但勝在樸實耐用,而且製作簡便,郡中能夠進行量產,因此也是頗受歡迎。
如今姑臧、西平、晉興、廣武這幾個比較接近的郡縣之中,不論是州治精銳,還是郡縣騎卒,抑或是世家大族中的私兵部曲,已盡皆裝備了這種帶有馬鐙的新式鞍具。雖多為量產的下等品,然而軍中騎卒們對於這等新物件,反應卻是近乎一致地好評。
似乎也正因為此,使得張使君認識到了廣武郡中,現今較之於其它郡所保有的強大生產能力,因此特地指明令辛府君調集工匠,為大軍督造武器裝備。
如此一來,廣武郡及下屬各縣製作馬具的工作只能暫時停止,眾多工匠自辛府君接到張使君命令起不久,便被集中到廣武郡城,以及城郊的幾間工坊之中。開始為大軍趕製武備。
辛府君此時也正是為製備武備之事而來回奔波。要則採購原料,要則調集工匠,安排生產,要則親自到各個工坊之中,查看進度,監督軍器的質量等,這些繁忙的雜務,幾乎將這一地郡守長官搞到焦頭爛額的地步。
建興十年九月初八,由州治姑臧城中出發,太府司馬韓璞挂帥的一萬涼州精銳,皆已盡數抵達廣武郡城下。
辛府君連日奔波,此時軍器皆已是基本湊足,然而他本人卻染了風寒,卧床不起。
因此韓璞抵達廣武之後,得知這一消息,與郡府一幹頭腦人物以及此地的世家代表見過面,便率領屬下士卒,在郡城左近擇地紮營了。
李延昭卻是率領著所部騎卒,正在各個臨時工坊,以及堆放軍器的郡府倉庫之間來回奔忙,為大軍搬運這些早已製備完畢的軍備。
劉季武率領邵雷的一隊五十人,此時正在府庫之中將堆積的軍備予以分類、查驗、點數。而後剔除其中個別缺少箭鏃的箭矢,再將點好數的軍械交與其餘士卒搬運出庫,裝到一輛輛推車之上,準備出城送至韓司馬軍中。
李延昭眼看著手下士卒將一捆捆箭矢、圓牌、刀劍等物從府庫中搬出,而後分別裝到庫外的一輛輛推車之上。小半個時辰光景,這一隊士卒面前的推車,已是裝得滿滿當當。
裝滿了推車之後,隨著隊首帶隊的曹建一聲吆喝,這些士卒們便鼓起勁,推著手中推車便跟隨曹建向城外韓司馬大營的方向行去。
兩百餘騎卒,來來回回用推車裝運了四五趟,方才將這些軍資運送完畢。李延昭手中拿著這些軍備的清單列表,與韓司馬軍中武吏交接完畢,正待帶隊返回之時,卻看大營轅門處,行來一行身著鐵甲的兵將。
涼州州治使君直屬的精銳部屬,披甲率是相當高。據李延昭運送軍械之時的觀察,即使是此間營中的普通士卒,也盡皆身著鐵盔鐵甲。雖然鐵甲仍然是缺乏腿部防護的筩袖鎧,然而對於這個時代的軍隊來說,已是實屬難得。
上次己方曾經抵近偵察過陳安所募發的氐羌部眾,後來據劉季武對那些氐羌眾的描述,簡直就是裹著皮裘的野人一般。更不用說其紀律性、一致性這種對軍隊來說幾乎是必備的素質了。
再觀眼前這些行動有序,裝備精良的涼州精銳士卒,李延昭終於能夠理解,為何西晉末期,涼州刺史數度調兵遣將「東赴國難」。而客鄉作戰的涼州軍,卻能夠屢屢戰勝不可一世的胡羯,為涼州兵取得「涼州大馬」這一美稱的原因了。
缺乏丁口的涼州,只得採用精兵理念,將人數較少的脫產軍人,編成一支善戰精銳。正是這樣,才有了洛陽、長安城下,那幾支屢敗胡羯的威武之師。在這個北地淪亡,衣冠南渡的時代,憑著自己和袍澤們的一腔熱血,譜寫出一曲曲死戰不退的慷慨悲歌。
正出神間,自轅門行來的那支兵將隊伍已至近前。在身旁士卒的提醒之下,李延昭方才如夢初醒,連忙上前對著那兵將隊伍隊首身著兩襠鎧,頭戴紅纓鐵盔的一員大將施禮道:「稟將軍,廣武郡騎卒百人將李延昭,已帶領屬下士卒,將軍械物資交割完畢,請將軍查驗。」
那員大將正是此次出征主帥,太府司馬韓璞。他走進轅門,便看到李延昭一行郡縣軍卒,人人皆推著推車準備出營。料想便是前來交割軍械的廣武郡兵。雖然這些郡縣兵衣甲參差不齊,既有鐵甲,又有皮甲。然而這些士卒們臉上所呈現出來的那種昂揚風貌,卻使他眼前一亮。
恰逢這支隊伍的帶隊小將上前見禮。韓璞也只得匆匆回過禮,而後笑笑,道:「李百人將辛苦了,既然交割完畢,如無公事,便歸營吧。」
李延昭望著眼前這位,曾經是馬都尉上級的將軍,心中猶豫許久的話,彷彿就要破口而出。雖然他明白兩人之間身份差異巨大,然而最終還是橫下心來,單膝跪地抱拳道:「將軍此去,前路漫漫,吉凶未卜。昭本不欲冒言,然而思前想後,仍覺得有番潑天富貴,將軍若不取之,誠為可惜。」
「哦?」聽聞此言,韓璞眉頭一挑,卻已對面前這位位卑言輕的郡縣兵百人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何等富貴?李百人將不妨直言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