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涼州辭> 第一百五十八章 喋血金城(三)

第一百五十八章 喋血金城(三)

  聽到身後傳來了鳴金收兵之聲,先前雲集金城郡城下,力攻不克的趙軍步卒們,紛紛如蒙大赦一般,即刻便縮起頭往回逃去。金城城牆之下,霎時出現了極為壯觀的一幕景象:數千趙軍步卒,如同潮水一般,向著自己大營方向奔流回去。


  在河對岸大營中的哨樓上看到這一幕的李延昭,望著視線中那些灰白色的身影,神色頗為凝重。他走下哨樓,而後根據自己所見的戰況,向營中大帳處的軍主韓寧,以及一幹將佐做了簡短的彙報。


  聽聞趙軍進攻受挫,韓寧親率幾名親衛,登上寨牆眺望一番。趙軍首番進攻不力,早在涼州諸將的意料之中。然而望著金城西側城牆下密密麻麻的屍體,仍使人望而生畏。由趙軍遺屍數量之巨,便可想而知金城郡的守軍,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韓寧細細將這番景象盡收眼底,城頭之上金城守軍樹立起的「晉」字大旗依然是迎風獵獵飄揚。宣示著這座城池的主權。西側城牆下的累累屍骨,見證了此處成為趙軍不可逾越的一道鴻溝天塹。


  城頭上的金城軍也已是疲憊至極。面對數千趙軍悍不畏死地對西城牆發起的攻擊,他們的神經,時刻如同箭在弦上一般緊繃。如今乍然鬆弛下來,還活著的士卒們紛紛或靠或坐在女牆旁。彷彿用盡全身力氣之後的頹然之色浮現在他們面上,金城郡西側的城頭,雖然遍布著密密麻麻的士卒,卻呈現出落針可聞的安靜景象來。


  中山王劉岳,此時正帶著那些忠實的匈奴騎兵部屬,靜靜在一箭之外,看著紛紛敗逃回來的步卒們,如同驚弓之鳥一般撞入營寨之中。而後,他們所見所聞的那些令他們感到深深恐懼和忌憚的景象,便如同瘟疫一般,迅速地在他們所處的大營之中傳播開來。


  此番初攻金城,趙軍已是損失了千餘步卒。雖然早知攻取金城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金城軍在守城作戰中所表現出來的頑強,以及強大的戰鬥力,還是令趙軍主將劉岳感到膽戰心驚。


  城下趙軍的屍骨累累,以及那些被遺棄的雲梯櫓盾等,昭示了此次進攻的失敗,然而劉岳卻不知道,後面還有更大的挫折在等著他。


  時日已近正午。劉岳命各營埋鍋造飯。而後他又召集了屬下數位氐羌以及漢人將領,命他們下午繼續組織一波更為強大的進攻。雖然並不指望數次進攻便能摧毀金城守軍的鬥志,從而攻取金城。不過在汲取了上午進攻不利的教訓之後,劉岳還是為下午的進攻進行了充足而繁瑣的準備。


  早上趁著第一波試探性進攻的時候,劉岳便命營中一部士卒前去大河河灘上,採集了為數不少的石塊與黏土等。回到營中,將黏土加水調和,而後包覆在石塊外面,並將其形狀儘可能修得圓滑一些,製成了近百個泥彈。負責操作那幾架簡陋投石機的士卒,也將投石機移至理想的射擊陣位。


  趙軍陣后,又推出了數十個櫓盾。並且遵從劉岳的命令,一些步卒又找來鎚子、鑿子等土木工具。隨身攜帶著,準備在下午的攻城戰中依靠這些櫓盾掩護阻擋金城軍的箭矢,這些步卒便推進至城牆腳下用工具破壞城牆底基。


  受命下午出發攻城的那些趙軍步卒,飽餐一頓以後,在上午潰逃而回的那些同澤注視之下,收拾兵甲,而後集中待命,眼見就要走上那不歸路。


  就在趙軍緊鑼密鼓地籌劃著下午的進攻行動時,金城北岸大營中,在左都護韓寧的主持之下,涼州軍諸將又召開了一次軍議。這次軍議,正是商討協防金城郡的諸多對策。


  眼觀上午的那場慘烈至極的防守戰,韓寧已是忙不迭地向州治派遣而出求援信使。不論在何種情況之下,哪怕對面的趙軍全是一幫烏合之眾,以現今大河兩岸的五千左右兵力硬抗這種密度的攻擊,都勢必不能長久。


  軍議上,韓寧、杜傑等高級將佐依然確立以浮橋聯結兩岸,大營與金城互為犄角,相互照應的大方略。然而在細節上,李延昭提出以哨騎前出,監視下游五十里範圍內河面情況,以防敵軍架設浮橋偷渡,而後趁勢襲營。


  而且有必要在現存浮橋的上游數里之外,再增設兩座浮橋。以防敵軍狗急跳牆,摧毀現有浮橋之後,便使南北岸的兵力物力調動出現癱瘓。


  況且再增設兩座浮橋,也能使兩岸之間兵力調動更加快速便捷。韓、杜二位上官聽得這兩條建議之後,紛紛點頭應允。


  軍議之後,李延昭便從速派遣曹建率部東出,負責監視此去下游五十里以內的河面情況,而以其餘騎卒西出大營,集中往西而去,繼續在上遊方向選址架設浮橋。


  上游水流往往較為湍急,較之中下游來說,架設浮橋顯然更為困難。不過就算水流湍急的上游,也偶有寬闊淺灘這種適合搭建浮橋的地方。李延昭部自出營之後,邵雷便引部屬一路自上游而去,尋找適宜搭建浮橋的渡口,而李延昭則親率余部,四下伐木,並尋找船隻。


  金城郡太守張閬,在統計完畢上午初戰之中折損陣亡將士之後,已是向北岸大營中的韓寧發出了求援信。


  韓寧接信之後,又確認了一遍此時去往下游,靠近趙軍屯兵之處的河面上一切正常,方才遣手下一千州治精銳步卒,與廣武軍射聲營、步卒營混編部隊一千人,共計兩千人開拔,通過浮橋渡過大河,而後由金城北門入城。


  如此一來,金城郡中此時的防守兵力已近四千。上午的防守戰中,儘管金城軍奮勇作戰,卻仍是折損了三百餘人。負傷士卒已被轉移至金城郡府之中,由金城郡內留駐的郎中與醫師等共同醫治。


  雖然上午初戰的傷亡比高達一比三,然而城外三萬趙軍先鋒,即便是按照這個傷亡比交換下去,此時大河兩岸的涼州軍,依然是換不起的。


  而且涼州軍諸將在城樓之上都是看得真切,下午準備進攻的趙軍,顯然在部署上已是出現變動。不僅在趙軍陣后現出幾架猙獰醜陋的投石機,而且此次趙軍進攻步卒之中,出現的那些櫓盾之後,已是有不少手持錘斧鑿等物的土工作業者。


  張閬面色凝重地望著遠方由數千趙軍步卒所組成的,越推越近的密集兵線,心知下午一場惡戰,又是在所難免。


  方才戰罷休憩之時,城中火頭軍已是為奮戰一上午的袍澤們送來和著羊肉煮熟的粟米飯。然而這些士卒雖奮戰半日,當中有不少人見慣了血腥場面,見到羊肉粟米飯,只覺胃中陣陣翻騰,毫無食慾。


  然而金城軍中那些弓弩手,卻是被將佐們強逼著吃下這樣一碗噴香的粟米飯。較之經歷更多的將佐,基層的士卒們顯然不太了解,在這個瞬息萬變,險惡萬分的戰場上,究竟該如何保存和恢復自己的體力,以便應對接下來更加殘酷的戰事。


  「敵軍至,登城!」隨著張閬的一聲號令,城樓上的號鼓又是適時響起,本來在城背稍作休整的士卒們,紛紛依令疾行,迅速登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