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秦漢縱橫家> 第452章 呂皇后無功而返

第452章 呂皇后無功而返

  當日四人計定,便趁著夜色將宮衛屍體銷毀,韓信則是換成士卒的模樣,跟隨陸言回到了學宮之中,次日相國便昭告天下,淮陰侯韓信大逆不道,勾結陳豨,已被誅殺,其三族被發配上郡,守衛匈奴。


  學宮內,韓信與陸言兩人相對而坐,韓信表現的頗為恭敬,親自為陸言續茶,「兄長,某什麼時候趕往臨淄,長安亦不可久留。」


  陸言稍微抿口溫茶,「你不可前往臨淄,呂後為人狡詐,若是我所料不錯,她定會派人於路途中截殺,如此豈不是前功盡棄。」


  「這怎麼可能,呂后乃是人母,豈會做出這般勾當,莫不是兄長多慮了?」韓信有些懷疑的說道。


  「平時你心高氣傲也就算了,察言觀色怎麼也不會了,當日商議計策的時候,呂后遲遲不肯開口,定然是心中覺得不妥,答應我的建議,不過是權宜之策,在他看來,只要你活著一天,就是他一天的威脅。」陸言緩緩地說道。


  韓信略微頷首,「那重言接下來該去往何處?這中原豈不是會因此無我容身之處?」


  「確實如此,今你的妻兒已經全部發配到上郡,你也去上郡吧,我寫封帛書,你到之後,交於守卒,就說你是替代韓信照顧家小的人,見到妻兒之後,立即前往鮮卑誠,就說齊國陸子玉引薦,定會對你好生照顧。」


  「原來兄長果真與匈奴有往來,重言當真是佩服至極。」韓信頗為羨慕的說道。


  陸言當即擺手道:「這算什麼,實話和你說吧,當今南越武帝趙佗,也是我的部下,但這個事情從不張揚,畢竟做人做事要低調。」


  韓信在旁,聽得是一愣一愣的,最後才茫然說道:「那重言就先回去收拾東西離開了,兄長在長安好生照顧好自己。」


  「去吧,路上小心,還有就是不要走官道,見到妻兒立馬前往鮮卑城,以免出現其他的事情。」陸言再三囑咐道,見韓信離開,陸言心中亦是長舒了一口氣。


  長樂宮中,呂雉對於韓信的處理事情頗為不悅,但平南王親自出面,也不好再說什麼,遂復與蕭何計議截殺韓信。


  蕭何年老,對於平南王處理韓信的事情上,已經嚇得魂飛魄散,未曾想呂后又來召見自己,敘說韓信後事,不免有些惆悵。


  宮內,蕭何行禮畢,頗為無奈的說道:「今韓信已經趕往臨淄,何故還要抓著不放,現下滿長安皆知道韓信死於鍾室,豈不是美事一樁。」


  「相國糊塗啊,那臨淄乃是平南王的封地,他竟讓韓信前往,而且哀家還聽說,臨淄城中,名儒眾多,此隱患勢比韓信還要嚴重啊。」呂雉很是直接的說道。


  蕭何聞言,亦是覺得有些道理,「那皇后覺得應當如何行事?今韓信已經出城,不知可派人追殺,亦或是從中截殺?」


  「哀家已經派出諸將,或許不到片刻便有消息傳來,到時候還請相國謹慎處理韓信的屍首,莫要讓平南王發現端倪。」呂雉頗為陰狠地說道。


  兩人說話間,果然有侍衛從宮外進來,呂雉聞言心中大喜,「看來事情已經辦妥了,相國且與我看看韓信首級如何?」


  蕭何哪裡敢推辭,當即向著外殿趕來,只見兩名將士跪在殿上,絲毫不敢抬頭,而案牘上並無裝首級的匣子,呂雉這下當真是有些慌了。


  「你們,你們跪著幹什麼,難道沒有見到韓信?還是讓他跑了!」言語間儘是責備之意。


  「啟稟娘娘,那前往臨淄的官道與小道,皆無韓信的蹤影,屬下懷疑韓信並未前往臨淄,應該是前往其他地方去了。」其中一名將士略微抬頭說道。


  呂后臉色飄忽不定,「那些辦事的士卒都殺了嗎?」


  「一個未留。」那將士有些惶恐的說道,言罷,呂后直接拔出那將士腰間的佩劍,手起劍落,一劍兩個,旁邊的侍女亦是於殿上喪命。


  蕭何見狀,當即無奈說道:「此乃無辜之人也,何故趕盡殺絕耶?某素知平南王做事滴水不漏,皇后何必多疑耶?」


  呂雉當即丟下手中的利劍,「平南王,當真是老謀深算,哀家這次算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希望不要讓我抓住什麼把柄。」言罷,當即向著後宮走去。


  韓信諸事妥當不提,最終還是擺脫了成敗一蕭何,生死兩婦人的命運,不過也算是比較囧迫的退出了歷史舞台。


  如此一來,當初高祖分封的諸王,還剩下英布、彭越、吳苪、陸言、盧綰也,陸言有名無實,吳苪有地無兵,唯有彭越、英布相對有些勢力。


  功臣異姓而王者,難以久存,能夠讓功臣風光一輩子的,諸多皇帝中,唯有漢光武帝做的比較完善,那也是因為他勤勞,能鎮得住,不過到了孫輩之後,臣子勢力盤根錯節,恐怕這點劉秀自己也沒有想到,所以有時候想給子輩一個好的江山,誅殺功臣,使其形不成黨羽,也是開國皇帝的職責之一,正所謂無情最是帝王家,這句話用在開國皇帝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閑言少敘,長安諸事不提,且說劉邦率軍討伐陳豨,行到半路,聽聞韓信在長樂宮鍾室內被誅殺,心中頗為感嘆。


  遂對左右說道:「重言乃忠臣也,定是呂雉婦人誣陷於他,可憐重言功成名就,卻不能安享晚年也。」


  樊噲等人聽罷,心中不由得一驚,想來還是平時謹慎行事的好,韓信這樣的功臣都被誅殺了,況且叛漢也不知道真假,像我們這些將軍,說不定稍有差池,就會身首分離。


  因此聽罷劉邦哭訴,皆是義正言辭道:「啟稟陛下,那韓信乃是叛國之人,誅殺十次都不為過,當下平復陳豨才是首要之事,陛下勿要因為胯夫而憂傷,吾等定會盡心輔佐大漢,不敢有任何疑心。」


  劉邦在馬上一聽,這些將軍確實有覺悟,當即擦乾眼淚,頗顯欣慰的說道:「諸將所言甚是有理,今平復代地才是重事,韓信在長安厚葬即可,畢竟也是肱骨之臣,就算謀反,也不可失了王侯之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