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生之傳奇時代> 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年下

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年下

  與城裡相比,農村的年味要濃上許多。


  剛入冬月,就已經開始殺年豬,準備各種腊味,尤其是到了小年前後,趕大集的更是絡繹不絕。


  如今這年月,農村等閑見不到多少青壯,但凡有點出息的,都不會窩在家裡,指望地里那點收成,想娶媳婦都難,不過到了年前這幾天,村裡陡然熱鬧了,不管是上學的還是在外打工的,都得回來過年。


  陳喬山以前還感嘆年味一年不如一年,現在再看,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在農村,忙年可不是嘴上說說,從臘月二十三開始,陶秀英一天都沒閑下來,總有忙不完的活。


  有陳衛國,陶秀英很少支使陳喬山,在家好吃好喝,也沒什麼要操心的,他也樂得清閑,不過在臘月二十七這天,陳家又迎來了一波不速之客。


  頭天夜裡,陳喬山收到譚智的電話,本以為是框架傳媒有消息,沒想到卻是關於融資的事,據說還很急。


  大年下的,陳喬山也不好拒絕。


  燕京飛南陽的航班一周只有三趟,沒趕上飛機,譚智竟然連夜驅車往鄧州趕。


  小兩千里地跑下來,人生地不熟的肯定得去接,陳喬山不想來回折騰,給孫胖子打了個電話,讓他去國道路口等著,家裡這邊又給陶秀英打了個招呼,得提前準備招待。


  大過年的,只有討債的會四處跑。


  自家兒子能折騰,到現在為止,錢是沒少往家拿,但夫妻倆都弄不清楚陳喬山到底在外邊做什麼,聽到有人找上門,陶秀英心裡難免擔憂,「都要過年了,來的是什麼人,怎麼這當下找上門?」


  「來找投資的,具體是誰還不清楚。」除了譚智這個中間人,陳喬山還真不知道具體有誰,電話里雖然有過溝通,但更多的是在聊項目。


  陶秀英面現憂色,她盯著陳喬山問道:「老二,跟我說實話,你在外邊是不是欠人錢了?」


  「媽,你想多了,我不欠別人錢,是別人來找我借錢。」陳喬山早就跟父母解釋過,陳衛國還好,可陶秀英實在不明白什麼叫風險投資。


  「不管你在外邊幹啥,一定不能投機倒把,知道嗎?」陶秀英鄭重其事地囑咐了一聲,關於經濟犯罪,她也只知道這個詞,雖然用在兒子身上有點彆扭,可她也顧不了那些。


  陳喬山有些哭笑不得,不過陳媽是真心為自己好,他也只得應承下來。


  中午時分,一輛桑塔納和一輛奧迪一前一後停在了陳家院門口。


  前面是孫光明,後面那輛車陳喬山也見過,是譚智的座駕,一路跑下來,估計人也累得夠嗆。


  孫胖子最先從車裡鑽了出來,一見到陳喬山,就說道:「大山,你們村這水泥路什麼時候修的,比以前可強太多了。」


  用了三個月時間,前王村終於完成了村道的硬化,陳老七當了多年的村幹部,組織能力還是有的,雖說中間因為佔地問題鬧出一些矛盾,終究還是趕在年前修通了。


  雖然預算超了不少,不過陳老七會做人,帶著施工隊把路面一直修到了陳家家門口,至於超出的預算,大多都是村民的工程款,因為有言在先,只要質量沒問題,多掏三五萬,陳喬山肯定是認的。


  「我也是剛回來,應該沒幾天的功夫。」沒跟孫胖子多聊,陳喬山先迎向了已經下車的譚智,「譚總,辛苦,一路還順利吧?」


  「還好,中間在高速服務區休息了幾個小時,不然真扛不住。」畢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一路跑下來,譚智也有些身心俱疲之感,不過見到陳喬山,他還是勉強打起精神介紹道:「我介紹一下,這位是謝總,是我們風投圈的老人,這位是朱先生,剛從矽谷回來的海歸。」


  「你好,陳總,我是謝軍,久仰陳總大名,今日得見,以後還請多關照。」謝軍很是熱情,一見到陳喬山,便掏出名片順便又自我介紹了一番。


  昨天在電話里就溝通過,謝軍身上掛著清華科技園技術資產總經理的頭銜,常年在矽谷和中關村遊走,和譚智一樣,是創投圈有名的掮客。


  圈子就這麼大,對於這號人物,陳喬山也做過一些了解,他笑道:「關照談不上,以後謝總手裡有項目,還請多關照一下青山資本才是。」


  「陳總說哪裡話,我就是個幫閑的,陳總要是願意,今後我們可要多走動。」謝軍很有眼色,陳喬山雖然年輕,卻能被譚智看重,就必然有其過人之處,而且青山資本氣勢正盛,他自是不會小覷。


  兩人聊得熱鬧,反倒把朱一鳴晾在一邊,他也不甚在意,倒是一門心思打量起所處的環境,很普通的農家小院,收拾得很乾凈,除了一角的石棉瓦車棚中停著的那輛麵包,陳家這種院子在農村再普通不過。


  朱一鳴心中不免泛起了嘀咕,住在這種院子里,能是動輒拿出幾百萬美金做投資的風險投資人?


  就在朱一鳴起疑的時候,陳喬山的注意力也轉移到朱一鳴身上,他之所以肯在這時候見他,主要是因為這位海歸投資的領域比較特別,他準備搞晶元。


  其實早在九十年代,國內就出過一波晶元創業的高潮。


  九十年代初,石景山鍊鋼廠就曾跨界做晶元,與NEC成立了合資公司,恰逢行業景氣,最鼎盛時期,年銷售額近十個億。


  新千年之後,嘗到甜頭的鍊鋼廠想大幹一把,準備拿十三億美金投入到晶元行業,結果IT泡沫破滅,導致全球晶元行業前景低迷,投資也就不了了之。


  不止是石景山鍊鋼廠一家,包括茅台和五糧液在內,都有插一腳的意思,像是茅台,最近幾年就頻繁涉足光電和存儲產業,五糧液更是沒譜,先是傳出百億投入晶元產業,回頭又是造車又是做顯示器,一家酒企搞得跟個高新科技公司一樣。


  最近幾年,國內晶元項目很是不少,像是04年,包括華為海思和瀾起科技在內,已經有不下於五家企業上馬了晶元業務。


  陳喬山很清醒,要達到因特爾和英偉達這種水平,國內的技術力量確實差點意思,在全球晶元界,美國一家獨大,這是不爭的事實,做不到世界一流,但在細分領域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最主要的是,陳喬山看好朱一鳴和他即將創建的芯技佳易。


  由於同是清華人的緣故,在建立之初,因為融資困難,北極光的鄧峰出於義氣投了五萬美金,十多年後,他把這部分股權捐給了清華,當時價值超過千萬美金,當然,鄧峰後續的增資也直接拿到超過十個億的現金回報,可謂是收穫頗豐。


  二百倍的回報率,即便周期長一點,也由不得陳喬山不動心,這也是在大年下的,他肯在家裡見朱一鳴的真正原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