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馬騰天下> 第170章 濟濟一堂話新城

第170章 濟濟一堂話新城

  過了幾日,永嘉先生告訴馬騰,說新的規劃方案和工程測算已經出來了,問馬騰什麼時候聽一聽,讓他們來稟報。


  馬騰略一沉吟,說,還是讓大傢伙都來聽一聽吧,集思廣益嘛!兩人又細細商量了一番,這才下令著人召集。


  這天,馬騰召集會議,專門聽取關於新城規劃方案的彙報。


  參會的有郡丞陳輔良,長史劉天保,農都尉莞宣,司馬錢豐,校尉萬欽仁、石山、龐道、單于昃央;

  山丹牧馬苑牧正劉人和,觻得縣令倉華,郡衙各曹史,主簿馬廷鸞,以及永嘉先生的五個學生等二十餘人。


  郡衙中一時沒有可以容納這麼多人的廳堂,是以在大院內舉行。


  會議由郡丞陳輔良主持。


  永嘉先生首先說道:「前幾天,有功曹史、馬廷鸞、許宗他們就新城建設拿出了一個初步方案,經修改後,又拿出了一個新的善本。


  府尊大人的意思是,讓大家都來聽聽,可自由發表意見和建議。好了,請主簿馬廷鸞先給大家解說一下新的方案。」


  馬廷鸞站起身來,言道:「經多方勘察,新城址選在現觻得縣城以西二十七里處。


  此地依山傍水,地勢較高,廣原可居,無論是從聖人禮制、易象數理、前人著述,還是風水原理等方面,都是上佳之選。這點,大家可有異議?」


  眾皆稱善。


  馬廷鸞剛要往下繼續說,突然有一人說道:「慢著!」原來是石山校尉。


  他說道:「上次開會時我就不明白,為什麼非得要再建新城?


  那次會後,我又圍著現在的縣城轉了幾圈。我覺得這個縣城不錯啊,挺好的,幹嘛費神勞力地再去建啥新城?


  要是再建了新城,這個縣城還能幹什麼?拆了嗎?」


  馬廷鸞一時語塞。


  永嘉先生道:「再建新城是我的建議。我剛來觻得時,府尊告訴我,朝庭要在張掖建公主府,還要建兵工廠;我們張掖還需要建設書院。


  這些項目都是一些事關張掖今後多年發展的非常重要的建設項目,且規模較大,佔地較多。


  而現有的觻得縣城形制已定,格局大小,且已人滿為患,根本無法擺布這等建築。


  若是任由其中的一個項目放在城內,勢必要拆除大量民房,造成擾民。


  然即便是將城內所有民房全部拆除,也無法安置這些建築項目。


  當然,這三個項目中,除了公主府不能建在城外以外,其他的兩個項目放在城外也不是不可以。


  但問題的關鍵不在這裡。


  我來到觻得后,仔細觀察了縣城的地勢,與周圍的環境,發現現在的觻得縣城地勢低洼,極易為水患所侵。


  如果僅僅就是這個問題也好說,我們可以在縣城周圍建一座攔河壩,把它包圍起來,這樣也可苟延殘喘。


  然這些天來,我多方了解民情,研究黑河河道改道的情況,發現了一個重大問題。


  那就是黑河每二十年一改道,而明年恰恰正逢改道之年。


  黑河改道非一般的水災可比,屆時,整個現有的觻得縣城勢必會處於一片汪洋之中,再高、再結實的攔河壩也無法阻擋改道後來勢洶洶的水災。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萬一明年不改道呢?我們不白費了功夫?

  我發現,黑河改道是不易之規律,即使是明年不改,後年肯定要改,萬一明年改了呢?

  是以我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不能拿整個縣城數萬軍民的生命開玩笑。


  因此,再建新城勢在必行,而且,上天留給我們的時間只有一年!

  因為黑河改道都是發生在每年的七八月份。故爾,我們現在不能遲疑,必須馬上著手,而且要以最快的時間建設新城。


  爭取明年這個時候,現有的縣城人口全部搬遷到新城裡去。


  我們為官一任,能不能造福一方不說,起碼不能眼睜睜地看著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是做官起碼的良知。


  石校尉,我這麼說你明白了嗎?可還有什麼疑問?」


  石山喃喃道:「是這麼回事!我們可夠倒霉的,一來就攤上這事!噢,沒有了,謝謝先生。」


  馬廷鸞接著說:「整個新城的規劃理念,完全遵循聖人的教誨和前朝的成功經驗。


  具體來說,一是《周禮?考工記》『匠人營國,方九里,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的總體要求。


  二是法天象地之精神,三是《易經》中有關要旨。其大不離其中,不外是這三個方面。


  前者以禮為旨,后二者以用為要。


  在整個城市規劃上,三者有機結合,使之既合禮制之精神,又有自然實用之功效。」


  這些內容,一般讀書人都曉得;然對於劉天保等一干武夫來說,雖說略知一二,但總的來說不啻於在聽天書。


  可是當他們看到別人都在頻頻點頭時,也跟著裝模作樣地點頭示意,好像他們都明白其中是怎麼回事似的。


  馬廷鸞見眾人無有異議,遂接著說道:「關於城市形制問題。


  考慮到目前觻得縣城現居人口和下一步發展的需要,以及易經八卦中每卦六爻的特點,六為上吉之數,是以整個城市定為六里見方;

  城牆部分,牆基可三九之數,二十七步寬;高為三丈,取天地人三才之數;牆頂二九之數,十八步寬。


  城市東西南北共開十一門。


  十一是天數五與地數六之和,象徵天地和諧,萬物孕育其中。


  南邊為陽為天,所以取陽數三,開三座城門;


  北方為陰為地,所以取地數陰數二,開二座城門,以示天地相交,陰陽相合,衍生萬物。


  東為震,西為兌,均為陽,所以取陽數三,各開三座城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