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高何奇聊說羌源
馬騰接著說:「我想,在龍教官的指導下,只要大家繼續努力下去,將來不愁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再過一段時間,全郡一年一度的賽馬、摔跤、騎射三項比賽就要開始了。
大傢伙知道,我是去年的三連冠,也正是由此走上了居延投軍之路。
那麼今年還會不會再出一個三連冠?這個三連冠還會不會產生在咱們村?
這都是令人期待的。
我聽公主說,咱們村裡有不少人纏著我外公和我爹,要去找我當兵。
在這裡我跟大家說,開後門的事情我是一概不辦的。唯一的路子就是靠你們真實的實力。
只要實力有了,誰也不用找,我就錄用你們;若是實力不夠,即使是馬翔也不行。
我下一步的思路里,選擇人馬有兩條路子,一是單選。
這個單選就是從每年一度的三項比賽中,選出最優秀的選手,納入到我的精騎兵里去。
二是多選。這個多選是怎麼個選法呢?
今天冬天農閑的時候,我會派人到各縣進行練兵。
大家放心,到時候縣上管吃管住,還發一筆錢可以補貼家用。
訓練上幾個月後,我要舉行大比武,最後得勝的一方,我會全部納入到我的精騎兵里去。
大門我給你們敞開了,究竟想不想進去,能不能進去,還是我剛才那句話,關鍵靠你們自己的實力!
我今天就說這些。我希望我最後能在張掖,不,是在張掖的軍營里等著你們!」
這正是:
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他日同上馬,縱橫見旗旌。
——
離開榜羅,順著漢長城一直前行,拐兩個彎后就進入了日勒縣境。這裡水草豐美,農耕與放牧並重,實在是個好地方。
「日勒為漢武帝太初元年所置張掖郡轄縣之一,並置有都尉。」高何奇說,「張掖這個地方,與別的地方不一樣的地方很多。
前漢的時候,因地處邊境前沿,設有都尉;因其屯田,設有農都尉。
一般地方,這兩個都尉都隨太守在治地。
張掖則不,農都尉在番和,都尉在日勒。之所以這樣,也有其歷史上的原因。
農都尉設在番和,是由於番和地方適宜大量種植,是以朝庭當初就把軍人屯田的地點定在這裡,而農都尉自然而然地也設在了這裡。
都尉設在日勒,主要是因為這個地方太險要了!
日勒這個地方,位於河西走廊狹窄的蜂腰地帶澤索谷古長城內側。
此地南北有山,兩山間的距離僅五六里,素有走廊蜂腰、甘涼咽喉之稱。
這裡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歷來為軍事要塞。
這裡的長城前漢時始築,後漢幾經修補,如同兩條長長的臂膀,從日勒城北牆兩邊伸展出去,在澤索谷地段繞走廊北山起伏蜿蜒。
向西的一段,在經過日勒城約五里后,折向龍首山中,穿峽谷,越峻岭,直抵山丹。
所以,扼守住日勒縣,就等於掐住了整個河西走廊的脖子和咽喉。
因此,當時朝庭把都尉府設在這裡,也就可想而知了。」
馬騰問:「日勒此地,以哪種民族為多?」
高何奇說:「史有明載最早在此居住的,當為烏孫族。
秦時,西戎一個叫月氏的部族,趕走了烏孫族,獨佔了河西走廊,游於祁連敦煌之間。
他們沒有長期定居的村落城邑,隨著畜群逐水草豐美之處移徙放牧,稱之行國。
司馬遷《史記》說當時月氏有一二十萬能彎弓善射的騎士,可見國力強盛,人口眾多。
那時的大草灘上,焉支山畔,弱水兩岸,不少較為開化的月氏人在此繁衍生息,放牧畜群。
秦二世胡亥元年,北方匈奴族頭曼單于,送他的兒子冒頓到月氏作人質,後來逃回匈奴,殺父自立,稱冒頓單于。
他加強內部組織,健全軍事制度,國勢逐步強盛。
冒頓首先向東滅亡了活動在今內蒙、東北的東胡,接著向西擊敗了月氏。
漢文帝前元三至四年,冒頓再次擊敗月氏,迫使西遷。
漢文帝前元十四年,匈奴老上單于聯合烏孫,大舉進攻月氏,殺月氏王。
月氏大部被迫移徙西域,叫大月氏,殘留部眾入祁連山與羌人雜居,叫小月氏。
河西地區被匈奴佔有,當時此地屬匈奴右賢王下屬的渾邪王管轄,歷史上把河西地區叫作『匈奴右地』,嚴重威脅前漢帝國。
漢文帝和漢景帝一面防禦匈奴的侵襲,一面發展生產,恢復經濟。
經過四十年的努力,國庫充實,軍事力量逐漸加強,到漢武帝時,開始執行主動出擊、集中力量用兵匈奴的戰略方針。
元狩二年春三月,派驃騎將軍霍去病統率騎兵萬人,從隴西郡出發,經青海河湟地區,沿今大通河,穿大斗拔谷,過焉支山千餘里,與匈奴激戰,俘虜渾邪王子,繳獲休屠王祭天金人,大獲全勝。
春季河西大捷鼓舞了漢武帝的信心,同年夏,又派霍去病和公孫敖從北地郡出發,分兵兩路進攻匈奴。
霍去病過居延澤,南折觻得,跨河西走廊,攻祁連山,俘虜匈奴單桓、酋塗諸王及王母、王子五十九人,相國以下將軍、都尉六十三人,匈奴在河西的力量被徹底擊潰。
同年秋,匈奴伊稚斜單于對河西渾邪王、休屠王損兵折將,喪失土地大為惱火,要殺掉他們。
二人恐懼不安,派人與漢聯繫,準備投降。
武帝派霍去病率兵迎降。休屠王反悔了,霍去病率精銳部隊急行軍與渾邪王會見,殺死休屠王,合併部眾數萬人降漢。
朝庭安排他們在黃河河套以北邊塞地區駐牧,名為『屬國』。
短短一年內,取得如此偉大的勝利,史學家稱之為『斷匈奴右臂,張中國之掖』,那一年霍去病才二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