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馬騰天下> 第347章 回郡衙馬騰小結

第347章 回郡衙馬騰小結

  閻忠與眾人見禮,然後依次落座。


  馬騰說:「這次出行一月有餘,大有收穫。


  許多事情在以前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若是還呆在衙門裡,恐怕這些事情一輩子也不知道。」


  永嘉先生微笑道:「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先哲有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聖賢的書是沒有錯的,但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人或事,往往與書上說的格格不入。


  人之欲成大事,莫過於立德、立功、立言,此之謂不朽。


  所謂立德,謂創製垂法,博施濟眾;


  所謂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於時;


  所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


  這三者之中不論是哪一項,都須先博覽群書,體悟聖人之心,再放眼於實踐,從而變為自己立身處事的原則和方法。


  看來太守大人這次出去收穫良多,能否給我們說一說有什麼發現和感悟?」


  馬騰向永嘉先生躬身一禮,道:「馬騰受教了。」


  然後坐下,說道:「這次出行,我原本的打算是,除了居延縣之外,其他的縣都要走到。


  前天因楊霸之故,屋蘭和昭武沒能成行,其他的縣則都到了。


  在這段時間裡,我認識了許多人,發現了許多問題,也經歷了許多事情。


  這些問題和事情,誠如先生所言,是在書齋里和公文中見不到的,只有到了現場才能發現,只有聽聽人們親口訴說才能知曉。


  這段日子裡,我聽了許多,見了許多,也想了許多,現在且聽我一一道來。


  首先,我覺得河西地方,問題最突出的,莫過於各級官府與各民族之間的矛盾和衝突。


  在我們張掖,看上去好像是歌舞昇平,形勢一片大好,人們都安居樂業。


  其實在這副表象下面,掩藏著許許多多不為外人所知的矛盾和衝突,有的還非常激烈。


  這些矛盾和衝突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地方官府與各民族之間、尤其是各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和衝突。


  我先到了氐池縣,后又到了驪軒縣、番和縣,莫不如此;

  後來到了日勒縣,情況發展到鼎點,雙方的衝突一觸即發,差點釀成暴亂。


  不可否認,在這些族群當中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他們惟恐天下不亂,總是時時處處地尋找焦點和時機,在背後煽風點火,以趁機漁利。


  但我走了這許多地方,覺得問題的責任主要還是在於各級官府。


  我想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在官府的眼裡,各民族不是平等的,有些民族更是被視為異類。


  象羌族、氐族等,由於這些民族在歷史上多次作亂,危及朝庭的統治,有幾次朝庭甚至議論要放棄河西。


  對這些民族,朝庭沒有什麼好感,地方上更是沒有多少耐心。


  在官府看來,只有實行高壓政策,讓他們沒有什麼多餘的財產,沒有多少生活的空間,這才能遏制他們的野心,使他們沒有反抗的能力和本錢。


  以前一些朝庭大員在剿滅羌族作亂時,更是主張採取極端措施,徹底從肉體上消滅他們,從而達到一勞永逸的目的。


  豈不知火上澆油大火越燒越旺,你的政策愈是嚴厲,這些少數民族的反抗就愈是激烈。


  用日勒縣高邑里的一個羌人的話來說,反抗亦是死,不反抗亦是死,這樣鈍刀子割肉更難受,還不如反了的好!


  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二是在官府具體操作上,對少數民族更為嚴厲和苛刻。


  在氐池縣和日勒縣,我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官府在收繳賦稅和各項攤派中,漢人與少數民族的待遇上是不一樣的,甚至差別很大。


  這樣一來,少數民族心裡自然是不平衡,不僅對官府有強烈的抵制心理,也把漢人推到了他們的對立面上。


  萬一有事,不僅是官府首當其衝,漢人也會連帶著遭殃。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這種政策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三是官府中的個別人,為了中飽私囊,或為了達到個人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巧立名目,花樣百出,甚至不惜以身試法。


  在這方面,日勒縣開了一個很壞的先例。


  他們假傳聖旨,說是為了紀念大漢消滅北匈奴,要在張掖建一座紀念碑;地點選在日勒,還是我親自確定的。


  為了修建這座紀念碑,縣裡每人都要上繳數目不菲的錢財,而實際的花銷,不到其總數的三成!

  其餘的錢財,則被他們通過各種名目落入個人腰包。


  其數額之巨,膽子之大,手段之卑劣,真是令人髮指!

  由於時間的關係,這次我每個縣只走了一個地方。


  但就是這麼少的地方,暴露出來的問題已是令人膽戰心驚。


  若是再多去一些地方,會不會還有更多、更嚴重的問題?

  多肯定是更多,我想再嚴重還能嚴重到什麼地步?

  這些已經是夠嚴重的了,已經讓我不忍心再看下去了,人們已經快到了忍耐的極限了,還要怎麼樣?

  一路走來,我經常在考慮這個問題。


  我覺得這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我們要迅速採取措施,儘快改變這種局面。


  我們要有長期經營張掖的思想準備。


  而要長期經營這個地方,首先就要穩定地方上的局勢,這是我們今後從事一切事務的基礎,是重中之重。


  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若是羌人氐人不堪壓制,今日造反明日作亂,我們即使是到處滅火還來不及,那哪裡還談得上經營張掖?


  我們不可能象有的人一樣,把張掖地上這些少數民族都全部剿殺了吧?

  這是我所不能、所不想、亦所不願的。


  我們不僅不能殺,還要想辦法把他們攏在一起。


  他們都是大漢的子民,也是我們張掖主要的居住人口。


  若是沒有了他們,張掖郡還有什麼立身存在的必要?


  朝庭藉助張掖以鞏固邊防抵禦外侮的戰略何以實施?


  建議此事由永嘉先生牽頭,召集相關人等,儘快研究制定出一個具體措施,爭取迅速改變目前的狀況。


  這些個措施不需要好看,好吃好用即可。」


  永嘉先生稱諾受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