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古武真意> 第七十一章 戰團擴大

第七十一章 戰團擴大

  當然,在連碰了十幾下之後,汪仁通沒有選擇繼續下去。


  很顯然,他是依靠某種獨特的內功心法,短時間讓自己的力量暴漲,功力瞬間提升。不過這種方式只能維持一段時間,或者說有固定的總量,一旦使用的多了就會慢慢減弱威力。現在他就開始有些泄氣了。


  而俞冠中依靠本身雄厚的內力,外加純熟的形意招式,兩相結合之下,的確有宗師風範。


  其實論實力,不管是俞冠中還是汪仁通,都比吳越以前見過的所謂高手要厲害的多。以前的高手至少在內力上就弱了很多,恐怕都不夠接兩人一招的。這兩人顯然是得益於亂世的資源,快速提升了實力。


  身為自然門的掌門,汪仁通當然也不會就這兩下子。


  他的步法忽地一變,時而慢如太極,時而活潑似猿猴。雙掌不斷划著圓弧,伺機攻向俞冠中,端的出神入化。


  這是自然門的鴉雀步和內圈手法,當這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時,手眼身法步融為一體,目光收斂,寒光懾人。平時,慢練為太極,步行如八卦,實則為煉三丹之氣;快練則身似猴靈,輕快敏捷,飄如飛燕。尤其在雙方對搏之中形成「以不變應萬變」相當嚴密的防護體系,使對手無懈可擊。同時在走轉之間迷惑對手,近身封閉,伺機反攻,攻無不克。


  見對方氣勢大變,俞冠中不得不對這個對手刮目相看,真沒想到這人還是有點實力的,敢來挑戰自己沒有兩把刷子可不行。


  俞冠中也是招式大變,使出形意十二形中的虎形。這虎形拳一出,他的氣勢又是大變。如果說炮拳是爆破型的話,那麼虎形看上去就是整體上的威猛,每一招每一式都帶著虎虎風聲,整體上形成一股威壓和無形氣勢,這就更需要持久性了。


  所謂「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你是個猿猴是吧?那我就來個猛虎!

  俞冠中氣勢大盛,漸漸將汪仁通壓了下去,只怕不消片刻,汪仁通就要落敗。


  旁觀眾人中此時心理活動最盛的是吳劍石。對這個汪仁通他是沒有什麼好感的,之前兩人差點打起來。在看到他顯示出一門奇異內功和這鴉雀步內圈手法時,吳劍石心裡是震撼的。因為這些功夫無論哪一項,他都自問接不下來。哪怕是憑藉著莫邪劍的威力,也未必就有勝算。


  當然,這只是他其中的一個想法。他的另一個想法是,他和汪仁通同屬姑蘇城,現在汪被金陵的人壓制著,他的心裡也不大好受。這是一種兔死狐悲、唇亡齒寒的感覺,是一榮俱榮、一枯俱枯的集體榮譽感。其實他和汪仁通誰強誰弱,或者說虎丘派和自然門誰強誰弱,那是兩家自己的事,但要碰上對外的情況,就必須要站在同一戰線了。


  想到這裡,他果斷拔劍出鞘,加入戰團,也顧不上以二打一有什麼不妥了,先打贏了再說。


  就在吳劍石出手的時候,一直旁觀的孫連英也動了。


  「以二敵一,算什麼英雄好漢?讓老孫來陪你玩玩!」


  「阿彌陀佛,孫施主若是手癢,老衲可以奉陪一二。」


  就在孫連英身影移動的時候,了因禪師也跟著動了。一白一黃兩道殘影從兩處匯合在一起,過起了招來。


  也就是這麼個眨眼的工夫,吳劍石已經和汪仁通兩人並肩作戰了。


  多了一個人後,形勢陡然發生了變化。


  吳劍石本身的實力就非凡,加上他手上的莫邪劍,更是實力大增。


  那莫邪劍劍身泛著寒芒,隱隱有一圈淡藍色光圈,每出一劍都有一股無形劍氣漲出寸許。若是被這寒芒碰到,怕是要受內傷。


  「莫邪劍,果然是把好劍!」一直沒有說話的儒生點了點頭,自言自語。


  吳越驚訝的望了他一眼,在他的印象中,說起莫邪劍的時候,這儒生還沒來。他居然能一眼認出此劍,看來這人必然不是普通人。


  那儒生似有所覺,轉頭望向吳越點了點頭,微微一笑。


  見對方如此善意,吳越也是微笑回禮,心中卻是暗驚,此人絕不簡單。


  「老大,戰況越來越激烈了!我都不知道拍哪好!」牛二興奮的大叫。


  「拍那邊二打一,打得夠激烈!哇,莫邪劍耶,十大寶劍之一,好好給它來個特寫!快快快,這邊大師也打得很激烈,想不到這老頭還有兩下子,居然能跟大師打成平手……卧槽,你咋這麼笨,讓你拍這邊呢……不對,快拍這邊……」西門賀異常激動,興奮的又是跳,又是拍手,連墨鏡掉到鼻子下都沒感覺,不時的拍打著牛二的肩膀和腦袋。


  在吳劍石和汪仁通兩人的夾擊之下,俞冠中感覺到壓力驟增。對付任何一個人,他都完全沒問題,都能勝券在握。但在兩人的合力攻擊下,他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十二形中的龍形、虎形、熊形、蛇形、駘形、猴形、馬形、雞形、燕形、鼉形、鷂形、鷹形不斷變換著使出,端的如行雲流水,變換自如。一時之間,雙方竟然斗得難分難解。


  看到這一幕,吳越是最開心的。如果不是吳劍石的加入,他恐怕都沒機會看到完整的十二形,俞冠中的一個虎形就夠打敗汪仁通的。


  這麼看來,俞冠中果然是金陵形意門的一把好手,以一敵二絲毫不落下風,這種氣魄真乃英雄豪傑也。


  吳越不斷記錄著每一招每一式。


  另一邊,了因和孫連英也是打得不分高下。


  了因的出手法度森嚴,或拳或掌或指,每一招都散發著一股攝人心魄的威能,讓人不由心生敬意。


  孫連英的太極也是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幾乎都看不出完整的招式。明明看上去是野馬分鬃,偏偏只是使了一半,然後就變成攬雀尾的一個動作。儘管沒有完整的招式,但是卻非常實用,可以說恰到好處。


  在記錄完形意五行拳和十二形后,吳越又將目光鎖定在孫連英的太極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