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亂世稱豪傑> 第55章 新式練兵

第55章 新式練兵

  次日一早李山請張松去軍事訓練場,看看場地是否符合要求。朝食后,張松與宋配就跟著李山一起往新建的軍事訓練場去了。經過這幾天的努力,李山在劉永盛的幫助下,基本完成了軍事訓練場的布置。


  「大兄,軍事訓練場地這麼快就按要求建設好了啊。於君看過嗎?他什麼意見?」


  「不算快,已經布置了好幾天了。於君也已經看過了,他沒有什麼意見,只是說一定要你檢查驗收。」


  「大兄,這些天辛苦你了!」張松察覺到了李山眼中的疲憊。


  「也不辛苦,於君這幾天也經常過來看看,減輕了我的負擔。」


  「嗯,我去看看,如果沒有大的問題,軍事訓練在這幾天就開展起來吧。」


  「好的,於君也有這個意思。只是軍事訓練場的使用方法還要你告訴我們才好,青松谷里好像沒有誰見過這樣的軍事訓練場,更沒有人知道怎麼用。」李山眼裡閃著奇異。


  「是什麼樣的場地,會讓青松谷沒有人知道如何用?」宋配來了興趣。


  李山欲言又止,有心描述,卻又覺得說不上來,最後只得說:「是什麼樣,宋君要親眼看過才清楚,三言兩語我也說不清。」


  「那好,快點帶我們去,讓我見識一下。」宋配的興趣更濃了。


  張松笑笑,沒有說話,而是加快了腳步往前走。


  軍事訓練場設置在青松穀穀尾的那塊大草坪上,距離青松谷腹地倒也不算太遠,因此三人走了不長時間就到了。


  三人到時,已經有兩人在了,那便是于敏之、於心之。


  「張君、宋君,早。」見了張松與宋配到來,於心之與劉永盛上前問好。


  「張松,你是從哪裡得來這主意,布置了這些東西,有些什麼用處呢?」不待張松行禮,于敏之便按捺不住地指著軍事訓練場,驚奇地問道。


  青松穀穀尾這塊草坪非常大,足足有張松前生的足球場大小,而且地勢天然平整,要不然李山也不可能在幾天內就將軍事訓練場布置完畢。


  順著于敏之的手指望去,宋配一眼就將場地收入眼底。


  軍事訓練場是張松根據前生的知識與經驗結合這個時代作戰方式的特點布置的。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四百米障礙,一是靶場。


  四百米障礙主要布置了五步樁、壕溝、矮牆、高板跳台、水平梯、獨木橋、高牆、低樁網,這是張松前生從解放軍的訓練片段中學來的。


  靶場分為兩部分,一是供射箭用的靶子,一是用於士兵練習拼殺的茅草人。


  此外,四百米障礙外圍還布置了兩條跑道。


  看完整個場地后,宋配覺得李山不但沒有誇大其詞,反而覺得他太過謙遜了,這個場地不但青松谷的人從沒有見過,就是天下恐怕也沒有人見過,這樣的場地在這天下也只有張松才能想得出來。


  面對大家好奇而又驚異的目光,張松說道:「具體怎麼用,說起來也簡單,你們還是先看我演示一遍吧。」


  張鬆脫下木屐,挽起了衣袖,站在四百米障礙的起點。靜靜地望著前方几秒,張松深吸了一口氣,就按照前生學習的方法迅速往前跨越障礙。


  張松站在四百米障礙起點時,于敏之、宋配、於心之、李山都注視著張松。而隨著張松往前跨越障礙,幾人的心都不由自主地提了起來,每當張松順利地跨越了一道障礙時,幾人都情不自禁地喝起彩來。


  張松跨越完四百米障礙時,原來在幾人眼裡顯得死板而雜亂無章的五步樁、壕溝、矮牆、高板跳台、水平梯、獨木橋、高牆、低樁網,瞬間就變得活潑而有意義起來,這些東西的用法一下就瞭然於心了。


  四百米障礙對於武藝高強的張松來說,還不至於太困難,但他有意檢測自己的體力,一心加快速度,最後也就不免氣喘吁吁。


  當張松回來時,于敏之臉上的讚賞怎麼也掩飾不住,她誇讚說:「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步兵作戰的訓練方法,你這腦袋究竟是怎麼想出來的?」


  于敏之看似提問,但沒有指望張松回答,張松自然也不會去接這茬。


  「我們也來試試!這看起來也不難啊。」於心之對李山說。


  李山點點頭,便與於心之一起興沖沖地跑到四百米障礙的起點,學著張松的樣子往前跑。


  無論是做什麼,都是看別人做起來容易,自己做起來難。於心之看起來簡單的四百米障礙卻大大地難倒了他。五步樁時就踏空了,獨木橋又走不穩,掉了下來,高牆費了好大勁才在李山的幫助下過了。最難看的就是過低樁網了,於心之沒有掌握匍匐前進的技巧,老是被網掛住。


  這四百米障礙跨越下來,於心之不但累得夠嗆,而且花費的時間還比張松多了一倍多。李山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同樣是錯誤百出,而且花費時間長。


  「你們兩個可不行啊。張松花的時間比你們倆短的多。虧你們還比張松年長。」于敏之笑著批評坐在地上喘著粗氣的於心之與李山。


  「阿姐,話不能那麼說,張君豈能以常人看待,他可是單道長都敬佩的貴人,我們可不能跟他比。」於心之不服氣道。


  「這倒也是,那你們也不能差太遠啊。」于敏之看了張松一眼道,「要好好向張松學習。」


  「是。」於心之與李山齊聲答應了。


  「張松,你這個軍事訓練場可有名止目?」


  「有,叫四百米障礙訓練場。」


  「四百米障礙訓練場。」于敏之嘴裡念叨了幾句,「好名字,以後讓青松谷所有的士兵都要參加這個訓練。」


  「不但要訓練,而且要計時,速度太慢都不行,這件事就由於君與大兄負責吧。你們看什麼時候能開展起來?」


  「等下我們就組織人開展訓練吧。馬上就是春耕的緊張時期了,趁現在還有空,先訓練幾天。你看怎麼樣?」於心之轉頭徵詢李山的意見。


  「可以。」李山簡潔道。


  「另外那個場地又有什麼名堂?」于敏之指著靶場問。


  「那叫靶場,用木板做成的畫了一個個圓圈的靶子就練習箭術用的,那幾個茅草人是用要訓練拼殺用的。」張松耐心地為于敏之等人介紹,並特別提醒於心之與李山記住。


  「訓練拼殺?怎麼個訓練法?你這說法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第一次聽說就對了,張松心裡想,這是自己從近代戰爭拼刺刀中獲得的靈感,移到這個時代來的,主要目的是訓練士兵的單兵作戰能力。


  心裡如此想,嘴裡卻不停,「我為大家演示一番。」


  張松拿起長矛,對著茅草人就是一番直刺、撩、格、劈等,那動作是虎虎生風,配合短促而有力的喊聲,自是氣勢驚人。


  于敏之、宋配、於心之與李山又是一番驚嘆。


  「目前我所知的能用得上的練兵法的核心就給於君與大兄演示到這裡了。」張松猶豫了一下,繼續說,「然而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基礎性的東西,那就是隊列訓練。」


  隊列訓練是張松前生軍訓時的基本動作,新生入學時常有這一訓練項目。隊列訓練的幾個動作做起來不難,無非就是立正、稍息、停止間轉法、齊步、跑步、立定、敬禮、縱隊、橫隊、集合、解散、整齊、報數等。


  「隊列訓練的主要目的是提振士兵的士氣,培養士兵的集體主義精神,讓士兵堅決執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張松示範了一遍后,向大家做了講解。


  誰知於心之見張松示範完后,止不住笑出聲來。


  「於君笑什麼?」張松奇怪地問。


  「張君,你這也叫練兵?這不是小孩子過家家玩嗎,哪裡有這樣的練兵法啊,是不是又是你自己想出來的啊?」於心之好不容易止住笑聲問道。


  李山雖沒有笑,但眼中也儘是疑惑。


  「我這練兵之法是從孫子兵法中而來,怎麼會是小孩子過家家呢?青松谷以前訓練時沒有類似的項目嗎?」張松沒有笑,而是嚴肅地問。


  「你不會騙我吧?青松谷以前沒有類似的訓練啊。」見張松說的嚴肅,於心之也不敢再輕佻,他止住笑狐疑地問。


  「主公還真沒有騙你,《史記》里有明確的記載,孫子學得兵法後去見吳王闔閭,吳王闔閭想試試孫子本領如何,就安排宮中的美女讓孫子訓練,孫子當時就是以主公的方式訓練的,後來還因為美女不聽軍令,孫子還斬了兩名美女隊長。其實任何一朝的精銳都有類似的訓練,只是你沒有見過而已。」


  「真有這樣的事!我們家的士兵從來都沒有如此訓練過呢。」于敏之驚訝了。


  聽了這話,張松反而釋然了,于敏之也好,於心之也好,周明庶也罷,他們所見的都是周處的私人部曲,不是西晉的正式軍隊,沒有類似的訓練倒也不太奇怪。


  「確實,據我所知,主公今天的方法比《史記》中記載的孫子所用的方法還要完善。」宋配回答道。


  「張君,是我錯了,以後我就按你說的法子訓練大家。」於心之信誓旦旦地保證。


  張松點頭,道:「這個項目不但要訓練,而且要訓練紮實。」


  很多人都對這種單調的、毫無技術含量的隊列訓練不以為然,殊不知偏偏是這種單調的、毫無技術含量的隊列訓練鑄就了軍隊鐵的紀律、士兵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以及士兵服從命令的天性。


  我要訓練出一支前所未有的精銳之師,讓它成為我手中最鋒利的戰刀。張松暗自在心裡誓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