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掃明> 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啟程

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啟程

  天黑之前,有些消息靈通的大戶人家已經知道濟寧城新到了一批上好的青鹽與精鹽,立刻紛紛到處打聽,聯絡相熟的鹽貨店家購買。


  物以稀為貴,現在你要是用青鹽漱口,說出去都是倍有面子。


  碼頭邊上的流言早已是傳開,不少搶買到的人看到這古色古香的瓷罐青鹽都是喜歡的緊,一傳十,十傳百之下,更是人人踴躍的前來搶買。


  鹽商們都樂的合不攏嘴,早晨才從王爭手裡進的貨,到天黑打烊的時辰居然就賣出去兩千多罐。


  就連頭一次流入濟寧的寧海鹽都賣出去一千多盒,除此之外還要有不少得到消息比較晚的人,天黑了都要預訂第二天的鹽貨。


  王爭賣鹽的時候不完全都是賣給濟寧城中的鹽梟鹽商們,如果是那樣就會造成地方壟斷,得不償失,所以要有六成左右的鹽貨都被外地的商戶高價搶買。


  當晚,濟寧城的鹽梟們都來到永昌號郝掌柜的府宅中商量,青鹽和寧海鹽的成色都是上佳,感嘆這買賣做的值得。


  不過也有人提出疑惑,青鹽與寧海鹽並不都是攥在本地商戶的手裡,不少人都想趕在外地提價前在這邊先把價格提上去賺一筆。


  郝掌柜作為本地商行的大戶,老成持重自然不好說什麼。


  不過這郝掌柜可是老油條,心裡什麼都明白,當下只是咳咳幾聲什麼都不說,這看在那些商戶的眼裡自然是默許。


  就這樣過去了五六天的光景,前幾天王爭帶來濟寧城的第一批鹽貨,包括十船的寧海鹽,都已經被各地商號搶買走,最開始賣出去的一批甚至都已經隨著貨船與商隊起運南北。


  聽到這個消息后王爭十分高興,這可正中自己下懷,青鹽的暴利只可持續一時,主要還是讓寧海鹽借著青鹽的勢頭打入山東鹽道,到現在第一階段的目標已經完成了。


  按照慣例,新的鹽貨起運流通都是要由最先採買的那戶做個風評,這任務自然就落到了濟寧永昌號的頭上。


  這風評更像是現代產品的說明書,同三國時期的月旦評也有異曲同工之用,多是淺顯易懂。


  郝掌柜也並沒在意,反正青鹽和寧海鹽他都親身驗過,成色與質量都是上佳,如實去寫就是。


  於是郝家雇了幾個濟寧城內的破落文人,操起筆杆子把這風評寫了出來。


  王爭在船艙內坐著,手裡就拿著這份風評細讀,確實沒什麼華美的辭藻修飾,也沒有這時候常見的工整對仗句式,大致意思一看就懂。


  主要說這批青鹽來自寧海,是官軍收復養馬島后從倭寇與海盜手上繳獲而得,這次運到濟寧來販賣。


  這是質地純正的青鹽,窖藏一段時間后不光有凝神靜氣的功效,更可以祛毒養生,獨特的香氣可以媲美一般的香囊,實在是難得的佳品。


  不過王爭最在意的還是寧海鹽的風評,相比青鹽的大段評語,寧海鹽的就有些偷工減料,據范若海所說,這些話幾乎全是從淮鹽、魯鹽抄過來的。


  不過對於王爭來說,這種風評已經完全夠用了,甚至對寧海鹽的流通起到推波助瀾的效果。


  因為現在淮鹽和魯鹽的鹽貨由於中原戰亂運過來的還是少,這還是形勢轉好。


  相比這些運輸艱難的精鹽,距離近且質地同樣好的寧海鹽就佔據優勢,成為各個大戶人家的首選也只是時間問題。


  當然了,懷疑的人不是沒有,不過還是相信的人佔據大多數,畢竟青鹽到貨才五六天的時間,每罐的價格就提了四兩銀子,寧海鹽也跟著上漲。


  鹽商們第一次從王爭那買入才花了五兩八錢,反手往出一賣就是四兩銀子的凈入,而且這利潤還在不斷上漲,這等好買賣誰不搶著做。


  王爭這一出實在是完美至極,就連懷疑的人都沒話說。


  有些頭腦精明的商人想到,貨運到前幾日濟寧城忽然就出現青鹽的流言,這麼細細思量起來,流言倒並不像是空穴來風,估計是那王爭在造勢。


  想明白之後的人都不敢再把王爭當做普通的軍將來看,這頭腦太精明了,一環扣著一環,這裡的人都沒看見貨在哪的時候,就已經為採買造足了聲勢。


  最後運到碼頭把價格哄抬起來,簡直是完美至極。


  其他商人把青鹽拿在手裡后自然也是要造勢再往出賣,這時候就是眾說紛紜,有的商人找出一些老道士,說這青鹽是有神仙靈氣,用了可以益壽延年。


  也有商人把其他地方的神醫請來偽證,說是某某大戶人家的公子小姐以前怪病纏身,自打用了這青鹽后沒幾天就好利索了,甚至腦袋也比以前靈光許多。


  三人成虎的故事在哪裡都適用,說的多了,別人就算是不想信也得信,半個月下來,青鹽的價格已經飛漲到每罐近二十兩銀子,寧海鹽的價格也跟著漲了不少。


  到了九月份,濟寧城有青鹽的消息已經傳遍大江南北,許多南直隸的商人或是快馬前來,或是乘船趕到,到達的第一時間都是高價搜羅採買。


  南直隸一帶的商戶更為富庶,自然更講究生活享受,青鹽在山東都已經斷貨,更別提南直隸了,所以外地前來採買的商人都是十分的主動。


  時人有句話說得好,江南商賈甲天下。


  隨著這股浪潮,濟寧與山東本地的商戶都是明白其中道理,真真假假的炒賣起來,反正這價格是哄抬的越高越好。


  王爭早就傳話回去,現如今赤山、養馬島、溫泉鎮的三個大鹽場都是開足馬力的制寧海鹽。


  同樣,州城彭掌柜的磁窯也是日夜趕工,甚至彭掌柜是脫不開身,一批批瓷罐與木盒被運到鹽場裝貨。


  青鹽畢竟數量有限,所以每批次的青鹽只有一千罐,寧海鹽倒是數量充足,每批都有小几千盒。


  如今可真正是有錢了,為了方便王爭直接用兩千多兩銀子把高密的一個小船行購買下來用於運輸鹽貨,並且在周圍建了莊子,用來安置護送的鹽丁、兵丁。


  每批鹽貨運到濟寧后,一千罐青鹽立馬就被眼紅的商戶們採買一空,轉手又是被其餘的商戶哄價搶買,連帶著寧海鹽也是飛速賣出轉運,風評不斷。


  經過一個多月緊鑼密鼓的籌備,王爭成功帶動一股青鹽風潮,大賺一筆不說,寧海鹽也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流通山東,現在正逐漸被山東本地大戶人家所認可。


  停泊在濟寧城碼頭外一個多月的十幾艘大船再次拉起纜繩,不過卻並沒有回寧海,而是繼續沿河而下。


  此刻,王爭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負手站在船頭,很是春風得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