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漢末皇戚> 第四十二章 江東生亂

第四十二章 江東生亂

  對於朝廷處理劉悝一事,結果不公,伏泉後來亦未想通,直到主動結交賈詡,聽其所言才知這其中牽連。


  王甫三人本該都被處死,然袁赦畢竟為袁氏族人,汝南袁氏靠袁赦與皇帝親近,從而顯貴,怎會輕易讓其死去。更何況此事多由王甫主導而為,曹節、袁赦只不過為其附庸,袁氏必會力保。三公九卿未言殺袁赦,想必也是因袁氏之故,而袁家家資頗多,劉宏喜財,能保袁赦肯定出錢甚多,而且劉宏需要宦官對付外朝,若是因此事極大削弱宦官,使得外朝勢大,危及皇權,於他不利,是以他才下令赦免袁赦。


  十二月初,天氣寒意逼人,太學學舍中,賈詡負手來回踱著步子,口中吟唱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此句出自《詩經·國風·豳風》,意思是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婦女縫寒衣。十一月北風勁吹,十二月寒氣襲人。沒有好衣沒粗衣,怎麼度過這年底?正月開始修鋤犁,二月下地去耕種。


  「賈君在乎?」


  門外傳來呼喚,未幾,便見一蒼頭小僕跑來,賈詡識得此人,便道:「汝此來有何事乎?」


  蒼頭行禮道:「我家郎君讓吾送此信來交予賈君。」


  言罷,蒼頭顯然得了吩咐,將信放在學舍案几上,不打招呼便出門而去,生怕賈詡不收此信。


  賈詡還未有所察覺,那蒼頭已沒了蹤影,不由苦笑,這伏流川又有何事?自從那次太學一見,此人果如其言,時常與自己約見,他本是低調之人,在知道其外戚身份,經常婉拒,未想這人卻使出無賴手段,幾次於太學中堵住自己后便強拉前去聚會,是以久而久之與其竟然熟悉起來。


  拿起案几上信紙,打開一看,賈詡啞然失笑,蓋因上面只有五字,「百味坊,速來。」思來想后他還是決定應約,反正已經和伏泉關係洗也洗不清了,現在有不錯的飯局傻子才不去呢?更何況百味坊的舞伎姿色上等,舞姿亦是絕佳,為何不去?


  百味坊里,伏泉正與一及冠青年暢飲,劉悝一家離京回封國后,他便一直於太學讀書,打聽太學名人,擇選良人結交,因其怒殺曹節之弟曹破石,倒也讓原本刻意疏遠他的太學生們對他印象有所改觀,閑時入宮覲見皇帝,期間也被皇后宋氏叫去見過幾次。


  此刻他身邊青年名曰王朗,面目俊秀,身材修長,典型的一個偏偏郎君。其少時便拜師楊賜,乃是伏泉同鄉,初來太學入學不久,是他近日結識的好友。


  沒錯,王朗便是演義里的魏之開國三公,被羅貫中借諸葛亮之口污為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撞馬而死的老賊無能之輩。


  當然伏泉並不認同,與王朗相談,才知其人品行不凡,學識淵博,特別是經學一道,他感覺王朗比自己那書獃子伯父伏完還要厲害許多。想想看堂堂一代之偉人,竟因一部連篇厚黑,虛改歷史的小說,為後世天下笑,何其冤枉,何其無辜。


  兩人聊得興起,突然聊到王朗本名,伏泉奇道:「王兄本名竟叫王嚴?」


  「然也。」


  「為何改乎?」


  「不可說也。」


  任伏泉如何詢問,這心結識的狡猾好友就是不說,讓他恨的牙癢不已,但又無法發作,只能拿起酒杯痛飲一杯,以解悶氣。


  小樓的門被打開,未久便見一身白衣的賈詡走來,說道:「流川下次約吾,若是再這般臨時喊吾,詡以後必不來也。」


  伏泉還擊道:「若是提前,汝定會找借口託詞,不如隨叫隨到反而好也。」


  「汝……」賈詡語塞,他的確是這意思,不過其看到王朗,立即轉移話題道:「流川今番約了他人,何不引見?」


  「誠所願也」,隨即伏泉起身對王朗道:「王兄,此乃賈文和,其人大智若妖,有驚天動地之才,余是廢了好大一番力氣才與其結識。」賈詡聽后臉色難看,他本性低調,怎會讓人如此宣傳自己,無奈這些時日交往,已經習慣伏泉這般形容自己,因此只能幹笑不已。


  王朗隨即道:「東海王景興,見過賈君。」言罷,則細細打量賈詡,似乎想要知道伏泉為何如此評價他,只是看其樣貌,似乎只有眼神有種妖智外,並無特別之處。


  「武威賈文和見過王君。」言語懶散,似乎不以為意。


  伏泉適時道:「文和可知,景興師從帝師楊公,於經學一道乃吾徐州青年士子之冠冕。」


  賈詡眼神一震,狹長眼眸不易察覺的打量了王朗一眼,然後似笑非笑的看著伏泉,把伏泉看得發麻,感覺自己早被其看透一樣。


  三人落座,伏泉喊來舞伎助興,酒宴越加熱鬧紛呈,皆有大醉方休之勢。


  期間,三人隨意暢聊,好不熱鬧,突然王朗說道:「朝廷不寧,災禍甚多,邊境不安,今許賊妖言蠱惑百姓,割據造反,妄自稱大,真乃國家不幸。」


  伏泉二人皆是一愣,心知其所言乃是江東叛亂。自羌亂平息后,天災不算,除了鮮卑檀石槐時不時的會寇邊以外,大漢算是難得的安穩了幾年,但十日前,會稽人許昭在句章起兵,自稱大將軍,同時立他的父親許生為越王,已經攻破城邑數座,又煽動附近諸縣,聚眾有好幾萬人,江東為之震動。


  消息傳到雒陽,皇帝劉宏緊急召開了朝會。百官議政,以江東叛亂之事為主,結果當然便是出兵平叛。人選也有了,詔令遷吳郡太守臧旻,拜揚州刺史,統帥州郡兵馬平叛。


  賈詡道:「景興切勿傷感,江東亂事小患也,朝廷必可收復。」


  「希如是也,若能早日除賊,解百姓之苦,吾便知足也。」王朗語氣真摯,不似作偽,看來心中真為百姓著想。


  「早日?恐難也,詡料此亂一年半載難以平定。」


  「為何?」


  「賊眾雖皆乃烏合之眾,但吾聞許賊蠱惑人心多年,其必有忠心敢死之人,加之從賊者多為無地失地流民,多為賣妻兒子女,甚至自身,官軍前來,有活路乎?無,既無,其唯死戰耳。賊人若死守堅城,官軍能速克乎?」


  王朗大呼:「這……別無他法乎?」


  「倒也非無速平之法。」


  「何法?」


  「此法易耳,使民有地,從賊者若知有活路,不需拚命,必競相離賊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