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漢末皇戚> 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並軍爭誰人勝

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並軍爭誰人勝

  翌日,和連一改前數日愁眉之舉,神情頗好,更有去尋找一些部落女子,好好奢侈享樂的衝動,但是礙於現在形勢,他也只得收斂,

  李先生的法子顯然讓和連對於接下來與漢人的戰事有了更大的希望,不過,隨著魁頭的突然求見,又讓他皺起了眉頭。昨日和連安排監視魁頭、步度根的探子,已經告訴他,魁頭、步度根二人在聯絡舊部,密談諸事,今日魁頭就過來求見,由不得和連不多加猜疑。


  當然,畢竟和連是自己的親侄子,而且現在漢軍大敵當前,還不到兩人撕破臉的時候,思索一番,和連只能喚魁頭入帳。


  「魁頭見過和連叔叔!」


  進帳以後,年輕壯實的魁頭就向和連行禮,不過雖然魁頭的話十分懂事,可是在和連一人十分不滿,至於原因,卻是因為魁頭對他的稱呼,從來沒有變過。


  沒錯,和連的確是魁頭的叔叔,但是他和連現在更是鮮卑的首領,是鮮卑的大人,魁頭即使和和連聯軍,可是卻從未真正服軟稱呼他為鮮卑的「大人」,反而一直用和連根本不好拒絕的「叔叔」稱呼敷衍,這一點不止是魁頭如此,就是另一個被其他鮮卑貴族支持與自己搶奪鮮卑大權的步度根也是如此。


  因此,即使是和連求魁頭、步度根二人聯合,似乎帶有盡棄前嫌的樣子,但是內心裡,相比較漢軍,他的注意力一直都在魁頭、步度根二人身上,甚至逃利用各種方式,光明正大的削弱二人。畢竟,縱然漢軍大敗鮮卑,甚至讓鮮卑滅亡,但是鮮卑的權利永遠都是他和連的,可是,如果讓魁頭、步度根二人起勢,這鮮卑的權利,就不一定是他和連自己的了。


  「嗯,今日來此所為何事?」和連點頭應了一聲,臉上雖帶著笑容,其實卻有深深的戒備。


  這種戒備,魁頭自然感受得到,不過他並未流露多餘神色,反而是笑著說道:「魁頭觀漢軍勢大,鮮卑難敵,故欲向和連叔叔請戰,繞襲漢軍之側,襲之!」


  「繞道襲漢?」和連脫口驚呼,臉上露出一抹不解神情,當然內心裡他卻是想到了李先生為他提出的計策,因為魁頭說話簡略,和連還以為這是有人向魁頭密報自己的策略,想讓魁頭藉此機會,做一些不利於自己的事情。


  不過,待魁頭之後稍作解釋,和連知道魁頭這是想從漢軍側翼攻擊,幫助鮮卑對抗之後,心中稍稍安分,明白自己的計劃並未泄露以後,這才詢問魁頭的具體部署。


  自始至終,和連就對魁頭、步度根抱以極大的不信任,因此,即使確認魁頭沒有的得到自己的消息,和連還是不能放下心中懷疑,他詢問魁頭關於軍事計劃的具體部署,自然是想確認魁頭是否真的有這方面的意思。


  畢竟,一個人說真話和假話的區別,完全可以從他的整個故事大概中找尋,他每說一句話假話,就會需要用更多的謊言去彌補,將謊話圓滿,和連此意就是要從魁頭的部署里,發現端倪,從而確定魁頭與步度根之間,到底有什麼樣的野心圖謀。


  只是,和連明顯失算了,對於魁頭來說,他本就是要去狼居胥山的,一切軍事行動都是按照自己想法去做的,就是在最後的一環有兩種選擇而已。因此,在和連聽完完整答覆以後,也只能放下心來,雖說和連十分不捨得讓魁頭帶兵離開,可是無奈魁頭理由合適,他又不是輕易和魁頭、步度根二人撕破臉,不然一定會造成鮮卑內部不穩,最終也只能答應魁頭,讓他帶著他和魁頭一共約六千餘騎,出兵狼居胥山,配合鮮卑共擊漢軍。


  卻說魁頭、步度根在和連允許下,集結本部人馬,準備進軍狼居胥山時,伏泉也帶著自己麾下的八千騎,在得知幽州軍與并州軍尚在西涼軍之西以後,便辭別張奐,再度西行。


  當然,伏泉自然不是去會合如今執掌并州軍的何進的,除非何進腦子進水了會借給自己兵卒,伏泉此番想會合的,自然是他的大父宋酆,其所執掌的幽州軍亦有數萬,接幾千騎兵來,自己就又有了可以對陣鮮卑的本錢。


  張奐借給自己的漢羌騎兵,伏泉知道戰力不行,畢竟多數張奐臨時徵募的新兵,涼州一地緊臨西域,即使現在沒有鮮卑人的騷擾,動亂的西域也不可能讓張奐抽出太多精兵出塞北征鮮卑。


  說實話,在得知張奐一句話,在短時間裡募得數萬兵卒,並且都是合格的青壯之士時,伏泉也不由得為之一贊,果然是大漢的名將,也只有名將才能有如此名望,短時間內聚攏如此多的士卒。


  西涼兵多為新兵,戰力不行,但是並、幽二戰都並非如此,二州都是緊鄰草原。時常遭受鮮卑侵略的邊郡之地,他們防備的敵人也只有鮮卑而已,所以此番出塞的都是經年與鮮卑交戰的精兵。


  伏泉此去找宋酆借兵,不需多少,只需兩、三千騎兵,以「幽州突騎」的精銳,在短時間內,配合伏泉原本所剩的近三千精騎,足可以是一股不小的戰力了。打仗時,以這支騎兵作為攻堅主力,西涼軍那五千騎兵作為輔助,倒是也不用為戰力低而發愁了。


  正當伏泉做著想入非非的美夢時,這八千騎也終於和宋酆的兵馬會師了,只是令伏泉意外的是,他遇到的可不只是宋酆的幽州兵,還有何進的并州兵,也不知這兩個死對頭,到底是如何湊到一起的,難道伏泉那位族外祖父的寬厚性子,真的能夠容忍何進這個大政敵挑釁自己嗎?

  漢軍營地,幽、並二州將士所建營盤,立營涇渭分明,雙方立營相隔約五里,因漢軍多為步卒,所以雖然二州主將宋酆、何進因某些緣故面和心不和,但還是因為雙方行軍速度幾乎一樣,所以建營很近,以為掎角之勢,為的就是防備遇到意外情況。


  幽州軍中軍大帳內,宋酆正於帳中閱覽兵書,以為宋酆的軍事短板補救一二,雖然如今他已經到了看書必須要臨近書本才能看清的地步,然而卻因為朝中政治,不想被那同為外戚的何氏超越,從而必須要拿起他從前根本不看的兵書學習了。


  想他宋酆按理說來也是一武將世家出身,其十世祖宋昌,也是前漢開國功臣之一,秦末時期以家吏身份,從太祖高皇帝起山東,而再往上翻,其十二世祖宋義也是一文武雙全之人。這宋義便是原為楚國令尹,秦末楚國復辟后,成為楚懷王熊心的大將軍。


  章邯攻趙時,雖然宋義奉楚懷王命令,統兵解救,有畏戰不前,遭到項羽發動兵變,被項羽斬殺的事情,但不可否認其祖宗也善於兵事的事情,甚至宋酆的十一世祖,宋義的兒子宋襄,如果不是因為他是宋義兒子的身份問題,加上宋義也善知兵,宋義死後,軍隊后推舉他做大將軍,否則也不會被想要奪權的項羽追殺。


  宋氏先祖三代,皆於秦末漢興,武事起家,足可以說名宋氏家族的武將基因,可惜自從宋昌因為力薦漢文帝入長安登基以後,宋氏由此封侯,便捨棄了武略,改學經學,到了宋酆這一代,完全成了地方大儒,反而是宋氏起家的兵法韜略,卻是甚少知曉,宋酆行軍途中也加緊看書,其實也是存了幾分臨時抱佛腳的念頭。


  許是貼近看書看得累了,宋酆放下兵書,伸展了下自己懶腰,然後想起一事,這才對一直守衛在他身邊的孫堅問道:「文台,今日怎未聽有喧嘩之聲?莫非並、幽二州之勝負,已分有分曉?」


  聽到恩主問話,此時一絲不苟為恩主守衛的孫堅,這才行禮回道:「尚未。」他語氣恭敬,聲音不大不小,生怕嚇著或者讓宋酆聽不清楚,畢竟對方的年齡足可以與其祖父相比,由不得他不小心翼翼。


  對於宋酆,孫堅很是感激,畢竟沒有宋酆也就沒有他孫堅的今天,說不得他現在還在某些小縣裡面,擔任一些微末小職,也不知要熬多久,他這個毫無出身背景的吳郡小吏子,才能有今日破虜將軍的高位,成為皇帝的岳父車騎將軍麾下的第一武將,也更沒有執掌千軍萬馬,建功立業的機會,這一切,都由不得孫堅不感恩宋酆。


  「那帳外何故如此安靜?」


  宋酆聽后又好奇道,並、幽二州同處北疆,相互競爭由來已久,自從宋酆和何進一起聯合進軍后,因兩軍行軍速度都因為各種緣由拖累,因此那些聞得大戰蠢蠢欲動的兵卒,興奮得不到發泄的情況下,就會時常比校。當然,因為擔憂不必要傷亡,雙方之間除了械鬥以外,其他都可以比較,一方面娛樂自己,另一方面就是在并州軍和幽州軍之間,提前分出個高下。


  因每日閑下來就看書,宋酆自然能在中軍營帳聽到兩軍將士的呼喊聲,其中并州軍似乎有個叫呂布的傢伙箭術不俗,聽聞其武藝更甚,只是因為不可械鬥,不知其勇力到底如何,而幽州軍,則是公孫瓚之名最甚,畢竟其有「白馬長史」的名聲,就算幽州軍中有其他人武力比他高強,但是名聲顯然沒有公孫瓚的響亮。


  孫堅隨後回道:「聽聞兩軍相約三日後選兵蹴鞠,以分勝負,故而安靜。」


  「蹴鞠?」宋酆念叨一聲,隨後莞爾笑道:「善!此不失為良法!」不過,隨即想到了什麼,有繼續自言自語道:「卻不知三日後誰人可勝也?」


  「當為車騎之幽州軍勝無疑,何進一屠羊之輩,以妹得陛下之幸,封屯騎高位,掌并州軍,何與車騎相比?」孫堅聽后毫不猶豫的回道,雖然他自己是小吏之家出身,身份不高,但是並不代表他不嚮往成為大世族,相反他十分想要振興家族,因此對於何進這種無家世背景的屠羊之人,能靠著女人得到他一直渴望的官位和權利,自然十分不滿了。


  「文台慎言,勝負未分,豈可多言?」宋酆話里雖然是批評語氣,但是他臉上卻是笑開了花,畢竟這看上去是幽、並二州之間的軍旅榮耀爭奪,可是又何嘗不是他和何進之間的名聲權利爭奪呢?

  如果被人傳出去,幽州軍敗給了并州軍,恐怕在外人眼裡,自己就會不如何進,如果這事情傳到皇帝耳朵里的話,那無疑會更加可怕。所以宋酆看似是讀兵書時累了,然後無意中發現沒有兵卒喧嘩的事情,實則卻是因為宋酆從一開始兩軍爭鬥時,就十分留心這爭鬥的結果。


  他相信,不止是自己,就是身在并州軍內的何進,也是這樣的態度,當然,雙方都沒有明確和部下提起而已,否則,如果提起,那無疑當自己敗了以後,會成為一件很丟面的事情,再說主將支持爭鬥,這也是不好的影響。只是,不管其他,如果沒有宋酆和何進的默許,就是并州軍和幽州軍在打仗時候,兩軍之間玩的這麼鬧騰,無疑是十分反常的。


  見宋酆貌似生氣,孫堅連忙行禮應「諾」。


  宋酆隨後點頭,然後突然想起一人笑道:「說來文台與孤所薦之右北平程德謀,亦是不俗。其不僅有容貌計略,善於應對,更兼有武力,聽聞連敗并州軍軍侯數人,最終敗於呂布之手,真良將也!」


  話音一轉,宋酆接著道:「程德謀既有文武之才,便依文台之策,待戰事結束,招其入府,歸文台麾下。」


  孫堅聽到宋酆要留下自己在幽州見到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后立即大喜,隨即替自己好友程普謝道:「謝車騎成全。」之所以如此,無它,能進宋酆的車騎將軍府任職,待一段時日,只要宋酆力挺,混一個入仕的郎官之途不成問題,之後再由恩主宋酆提拔,仕途肯定通暢,由不得孫堅為自己好友高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