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蔡邕入京
朝會結束,雖然不少出身世族豪強的公卿百官,對於伏泉大肆提拔名不見經傳的寒門士人為官,頗有微辭,但終究因伏泉如今之權勢,以及寒門士人為官者,官職不大,僅僅分些實權給他們,對他們影響不大而作罷。
在這個出身決定一切的時代里,這些世族豪強出身的官員自然是瞧不起一下子出現這麼多的寒門士人,和他們同朝為官,不過伏泉執意如此,他們只能忍著。但不少人心裡,也是好奇伏泉為何如此,要知道伏泉也是大族出身,琅琊伏氏縱橫兩漢,難道他不清楚這般重用寒門,會對自己家族有什麼樣的影響嗎?
簡單一句話,政治資源就那麼多,官位自然也是一樣,沒有人會希望自己族中子弟連基本的官職都坐不到的,可是所謂一個蘿蔔一個坑,那些官職數量是有限的,自然他們討厭這些和他們搶奪政治資源的寒門士人了。
人多數都是自私的,除了少數人心甘情願做聖人,其他人可不願意,既然能讓自家人都有好的前程,那他們怎麼可能便宜其他人呢?
當年漢桓帝打壓世族豪強,重用寒門和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小族,他們之所以反對,還能有什麼原因,不就是因為這些人里,驚世之才不是很多,普通人才的質量其實和世族豪強差不多,可漢桓帝就是不用他們而用寒門,這觸及到了世族豪強的根本利益,他們自然要反對,而反對的結果,就是出現了越來越多被朝廷在政治上打壓,難以出頭只能結盟的黨人。
現在,伏泉竟然沿用這政策,完全令世族豪強之人措手不及,畢竟,伏泉也是世族之人,他難道不明白這麼做的後果嗎?難道他不在乎琅琊伏氏子弟的前程?按照慣例,不是每一位權傾朝野的外戚,都會自己任上大肆提拔宗族勢力嗎?
有心人如此想著,心中卻是突然一驚,至於原因,那就是他們到現在才發現,伏泉掌權后,所陞官加爵的也就兩人,一個是他伯父,升了司徒的伏完,另一個卻是他堂弟,封了蘭陵侯的蕩寇將軍伏德,而其他人,都被伏泉以無功不宜封賞,嚴詞拒絕了一直要重賞伏氏的宋太后,甚至於伏德封候拜將還是伏泉熬不住宋太后的結果。
當時,公卿百官都以為是伏泉這個長於武事的驃騎將軍,受軍功影響,對於無功便封賞高官抵觸而已,現在看來,卻似乎不是這樣了,而按照伏泉的意思,恐怕他是真的打算以身作則,限制琅琊伏氏子弟的發展,要大力提拔寒門了。
這可怎生是好?天下怎麼會有這種舍私肥公的人呢?一時間,不少朝官人精,卻是看透了伏泉本意,盡皆默然無語,他們不明白,同為世族出身的伏泉為何要做這種事情。
對於自己的想法開始就被人看穿,伏泉早有預料,他也不怕有人反對,畢竟大勢如今在他手,誰敢不從?即使有人想反對,也得看看有沒有實力,當然,伏泉也希望有人反對這樣更給他口實一一削弱各地世族豪強,他倒是寧願多出幾個類似袁紹謀逆的案子,這樣讓潛在對手主動跳出來,使得他快速解決不傷神多好!
至於伏完和伏德父子二人提拔,伏泉給的解釋也很合理,伏完忠公體國,於皇帝和太后危難之時,率兵救駕,自然提拔,而其本為九卿衛尉之職,再提拔必是三公無疑。
而伏德封侯,拜蕩寇將軍,卻非伏泉本意,而是宋太后強硬加的,她的意思既然伏氏子弟無功不封,可伏德屢次平亂,於朝廷有大功,自然還重封,因此不顧伏泉意願封侯加將軍位。
其實,伏泉之所以不想重封伏氏子弟,除了害怕將那些都沒成人的伏氏子弟封郎授官,會給日後他大力提拔寒門增加阻力外,另外一個原因也是怕伏氏子弟勢力過大,最終恃寵而驕,使得皇帝和內外朝不滿,齊心對付他。
想想本朝以來,凡是晚景凄涼的掌權外戚一族,無不是掌權后,權傾朝野,最終讓外朝士人、內朝宦官甚至皇帝都不滿,一起收拾它,這才在政治鬥爭中落敗的。
而他那些鬥爭失敗的外戚,權傾朝野的最直接表現,便是族中子弟無論有沒有才學,不是佔據朝野要害位置,就是重賞外放地方。
這樣的行為,明顯是取死之道,畢竟,好處都讓你一家搶了,那其他士人和宦官還做什麼官?提拔什麼子弟?而皇帝見到外戚家族的勢力,有架空他的可能,還能不忌憚嗎?
所以,本來以伏泉的意思,也就只是給伯父伏完爭一個三公而已,這樣以他們琅琊伏氏,伏完和伏泉一門雙侯,以自身功績,分別為文武臣子頂峰的勢力,可謂是一點兒不遜色那些僅僅是因為皇親關係,而勢力充斥朝野的外戚家族。
而且,只有伏泉和伏完的話,也不至於令其他人怨恨嫉妒和忌憚,不至於讓宗族進入一著不慎,便萬劫不復的境地。
不過,隨著宋太后這般作為,琅琊伏氏一門三侯,卻是有些刺眼了,但好在無論是伏完、伏德,還是伏泉本人,都是實打實的可以靠功績封侯的,倒是也不用過分擔心什麼。
二月時分,春日已來,天氣也有些調皮,不是綿綿細雨,便是春光明媚,楊柳吐綠,草地泛青,描繪出一幅春的畫鏡。
雒陽城東,中東門外十里,陽光燦爛,細風拂面,伏泉一身白袍正坐在案几上撫琴。
琴聲中,悠揚里略顯陰柔,沒有顫人的殺氣,倒是令人感覺不出,這是一個常年廝殺於戰場,死在他所屬軍隊手下有數十萬人的將軍。
四周,不少身著便衣的文武京官,也各自坐於包著青緣的蒲席上,細細聆聽琴曲,偶爾有人拿起案几上的耳杯,悄悄自飲,或者翹首東方。
在他們旁邊,被隔開了好一段距離,身著鐵甲,殺氣騰騰的護衛四周,將那些包括百姓和普通士人的非朝廷官員隔離。
這些人和伏泉等人在這裡的目的一樣,那就是等人,而他們在等的人,乃是朝廷新徵召的三公之一的太尉,聞名天下的大儒蔡邕。
作為真實歷史上漢末三國里,少數幾個忠於王事,重情義、信義的厚道老好人,毫無疑問,雖然蔡邕一直沒有身居高位,也沒有門生故吏滿天下,但是他的孝子品行和絕世才學,依舊令不少百姓和士人為之敬仰。
知道蔡邕今日受詔入京,無疑此番一發前來迎接他的人,明顯很多,無論他們認識不認識蔡邕,也只為一睹蔡邕風采而已。
更何況蔡邕已為太尉,連伏泉這個朝野掌權者都來迎接蔡邕,公卿百官即使瞧不起蔡邕這個沒什麼政治實力的人,也不得不來迎接,他們總不能看不起蔡邕,還能看不起伏泉吧?
因此,此番迎接蔡邕的人,自然更多了,伏泉為了保證安全,也只讓心腹中人和一部分高官入坐,在周圍令兵卒空出安全距離,為的就是怕出現什麼意外,他可不會幹置身於危險的事情,誰知道會不會突然飛出一支流失要了自己的命?
也不知過了多久,遠方,數輛馬車進入眾人眼帘,飛快駛來,帶起了遠處百姓士人的一陣歡呼,也打斷了正在撫琴的伏泉的琴聲。
「家主,雒陽城將至也!」
聽到馬夫的聲音,蔡邕放開夫人的手,打開車窗,望向漸漸及近,朝陽下五彩斑斕的雒陽城,心中帶有一絲傷感道:雒陽、雒陽……吾蔡邕終是再次回來了!
接著目光卻是掃向遠處雒陽東門外聚集的一大批人,想起他這半生故事,嘴角一咧,先是輕笑,繼而大笑,這笑中帶著些許欣慰,些許苦澀,可謂是複雜難明。不過,萬幸,他今日終是回來了,可以繼續實行他的政治報復了。
在被伏泉舉薦,小皇帝下旨徵召后,賦閑在家,鬱郁不得志的蔡邕,得到天使詔書,無疑是打了雞血,滿懷激動的讓家人收斂行裝,前往雒陽,興奮的甚至連漢代名士一貫的為漲逼格搞的三拒三辭,最後才無奈接受任命的應詔慣例都不做了,為的就是能早點進入京師雒陽而已。
作為聞名天下的大儒,蔡邕他也是人,是人都有私心,除了少數儒士是甘願隱居,做一個不問世事的隱士,不願意去朝廷出仕為官外,大多數人明顯都願意做官,實現自己的政治報復的。
毫無疑問,蔡邕便是後者,否則,以他的名聲,根本就不用出仕,和周勰、鄭玄這些只注重研究自己喜歡的學術的學問大家一起,隱居便好,世人依舊敬重他,又何至於做官呢?
至於周勰和鄭玄,都是本朝至今的學問大家,其中,周勰,字巨勝,汝南郡汝陽縣人。
其一生不肯做官,只好研究學問,而周家家族也是地方望族,自周勰曾祖父周揚伊始,到周勰的孫子周恂,六世都是獨生子,皆素有名。
周勰年輕時,喜歡玄虛之學,因父親的關係,為郎,自己辭職歸家。其父的舊部河南召夔為郡將,卑躬厚禮,向周勰表示敬意。周勰不喜作官,以與他來往可恥,關著門自絕於他,後來太守舉他為孝廉,他又託疾不去。
當然,這還不算什麼,周勰最厲害的,便是拒絕大將軍梁冀。那時,梁冀權勢煊赫,甚至連漢質帝都敢毒殺,被他徵召的士人,不敢不應命,其中唯有周勰前後三次被征,終究沒有屈服梁冀,也就是這樣,梁冀也沒想迫害他,反而像是賭氣一樣,想方設法要讓周勰入朝為官。
後來,朝廷又舉賢良方正,周勰不應,接著又公車徵召,錢帛備禮,而周勰依舊以病疾堅辭。之後更是為了不讓梁冀繼續煩擾他。經常在隱蔽的地方棲身,羨慕老子清靜無為,不與任何人聯繫,甚至其居住了十多年的巷子里更是長滿了雜草荊棘,活活的一個「小隱隱於市」。
直到到延熹二年,才開門延接賓客,游談宴樂,秋天,梁冀誅滅,而年終,周勰直接逝世,時年五十。很有趣的是,今天入京的主人公蔡邕認為他知天命,是知道自己將死,因此就算梁冀發現他不做隱士,也不在乎,才會開門見客。
而周勰如此,卻也比不過鄭玄為了作學問,研究經學,所做的努力。
鄭玄,字康成,北海郡高密縣人,乃是本朝和蔡邕齊名大儒學者、經學大師。當然,鄭玄的經學和伏泉家傳的「今文經學」不同,他所研究發揚的,乃是「今文經學」的死對頭「古文經學」。
比起其他人,鄭玄研究學問,其實更加坎坷,他出生時,鄭氏家族已經敗落,他的祖父鄭明、父親鄭謹,都沒有出仕,只在鄉間務農,家中生活也比較貧寒。
幸好,鄭玄自幼天資聰穎,又性喜讀書,勤奮好學。後來為了彌補家用,不得不出仕,充任鄉嗇夫之職,進入仕途。
直到後來升為郡吏,鄭玄最終辭職,繼續作學問,他自費入太學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統曆》、《九章算術》,又從張恭祖學《古文尚書》、《周禮》和《左傳》等,最後從馬融學古文經。
遊學歸里之後,復客耕東萊,聚徒授課,弟子達數千人,家貧好學,終為大儒。黨錮之禍起,遭禁錮,杜門註疏,潛心著述。至今守節不仕,只為研究學問,其治學以古文經學為主,兼采今文經說。他遍注儒家經典,以畢生精力整理經書,實在令人敬佩。
蔡邕半生可謂是歷經坎坷,直到中年才被劉宏召拜為郎中,后因在東觀校書,升任議郎。因《三互法》使得幽、冀兩州官員久缺,便上疏建議劉宏廢除近禁,不要拘於時間與三互法,只要合適的就可以任用,可劉宏沒有理會他政治上的第一步可謂是就此告終。
後來,雖然因為「密言七事」而有所成就,卻最終因為「金商門奏對」而被宦官勢力針對,若非當初伏泉相救,恐怕又得和歷史一樣,漂泊半生保命。
因此,帶著無盡怨念,蔡邕此番知道自己升任三公,將站在政治最前沿時,可謂是高興之極,發誓必須要彌補自己的遺憾,只是,這朝堂真如他想得那麼簡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