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淮軍

  再說太平天國的蘇福省已經是一地稀泥,李秀成帶著大軍在天京和曾國荃的鐵桶陣死磕,而李鴻章的淮軍開始從上海反攻太平天國。


  李鴻章剛開始組建淮軍的時候還被譏笑為叫花子軍,六千多人穿得破破爛爛,根本談不上什麼軍容。但李鴻章這人非常油滑,極其擅長交際,他在曾國藩那邊有些混不開,湘軍多是不苟言笑的書生,不怎麼喜歡他的油腔滑調。


  但上海成就了李鴻章,就憑著他一張嘴,左忽悠右恐嚇,生生從上海官紳那邊「騙」得白銀幾十萬兩充作保護費武裝淮軍。《北京條約》簽完后,洋人極力支持清政府。


  這一下在上海的李鴻章是近水樓台先得月,混壯了。淮軍是今非昔比,清一色洋槍洋炮,各營還有洋人作為教習指揮作戰,訓練改用洋操,人數也從十三個營迅猛擴充到一百多個營五萬多人。


  此次李鴻章是精銳盡出,直插蘇州北面與無錫的交界處,妄圖隔斷蘇州與天京的聯繫,對蘇州進行合圍。


  太平天國這邊也動用了主力,蘇州守將慕王譚紹光和從天京趕過來的侍王李世賢合兵一處共六萬多人,共同抵抗淮軍的這次包圍蘇州的行動。


  慕王譚紹光,侍王李世賢一南一北隔著一條西塘河決心在這裡阻擊李鴻章的淮軍。


  讓他們意外的是淮軍竟然大搖大擺地當著他們的面渡河,似乎全然不怕太平軍半渡而擊。


  李世賢和譚紹光都是猛將,最見不得淮軍這樣公然的蔑視,立刻讓前鋒對淮軍進行進攻。


  淮軍渡河的隊伍是最精銳的劉銘傳部,他臉上有點麻子,在家排行第六,人稱劉六麻子。他是李鴻章從安徽老家招募過來的一支地主團練,因為作戰勇敢,打仗有頭腦而深得李鴻章的信賴。他轄有左、中、右3 軍,每軍6 營,共18 營,另有炮營1 營,加上親兵營及幕僚人員,銘部擁有9000多人,洋槍4000多支,成為淮軍中的勁旅。


  劉銘傳看到太平軍呼嘯而來,連忙指揮炮營對其進行炮擊。


  此時的淮軍的炮營用的不是以前的清廷老舊的開山炮了,而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開花炮。炮彈落地開花,一炸一大片,殺傷力比老的開山炮大很多。


  「不能讓他們過河。」李世賢看到前鋒被炮彈所傷,不少人被打退了回來,心裡發狠,帶著主力就往上沖。


  譚紹光和李世賢想法一樣,也是帶著主力往上沖。


  太平軍孤注一擲,數萬人殺喊聲如滾滾驚雷,大舉殺來。太平軍速度很快,離已經渡過河剛剛列陣的劉銘傳部只有兩百多米了,這個距離淮軍是不敢開炮的,沒有那麼精準,會打到自己人。


  「不要怕,用洋槍打他們的大旗手。」劉銘傳面對太平軍的全力一擊,雖然臉色煞白,但他很能剋制自己,拔出腰刀,向上一舉,強裝鎮定地指揮道。


  淮軍的洋槍隊雖然組建時間不長,但還是有了近代化軍隊的雛形,三段射擊已經像模像樣了。


  劉銘傳很壞,與太平軍多次交手他總結出的經驗就是對著旗手打,太平軍能打的都是旗手,旗手一死整個小隊就會潰散。


  太平軍傷亡很大,要是換到其他將領,恐怕隊伍就會崩潰了,但李世賢和譚紹光都是親自帶兵向上沖,也只有他們的隊伍面對這樣的逆境還能繼續作戰。


  如果不是遇到淮軍,其實太平軍也有洋槍,還是能打一打的,但淮軍的洋槍都是統一型號的,武器裝備都是成建制從洋人那邊購進的。而太平軍被英法等國禁運后,很難得到武器,大多都是高價走私來的,彈藥奇缺,各種洋槍五花八門難以統一管理,李秀成雖然懂一點洋槍的陣法,那也是從楊小山那邊學了點皮毛,他的手下就更別說了,與淮軍用洋槍對射是會吃大虧的。


  太平軍付出數千人的代價終於和劉銘傳的隊伍遭遇,雙方手刃相搏,進行慘烈的白刃戰,一時間人仰馬翻,鮮血四濺。


  李世賢與劉銘傳的右軍廝殺在一起,他殺得興起,接連把淮軍的幾個守備劈下馬來,而譚紹光也不甘落後,面對人數較多的左軍,銀槍亂點好似火星四射,把好幾個清將刺死,逼得清軍連連後退。


  劉銘傳眼看左右兩軍陷入苦戰,就要崩潰,連忙指揮中軍四個營前去支援,清軍不斷通過浮橋,對前方進行援救。


  劉銘傳帶著親兵,站在河邊,大吼道:「誰敢後退,殺無赦。」


  任憑劉銘傳怎麼喊,太平軍此刻已經佔據了優勢,如山洪一般直衝下來,一陣一陣把清兵拍死在岸邊。


  「太平天國侍王李」和「太平天國慕王譚」的大旗已經快要插到了西塘河邊。


  「劉總兵,我們還是撤吧,兄弟們頂不住了。」身邊的一名參將苦苦哀求道。


  「不行!要堅持住,我們還要再堅持一會。」劉銘傳一腳踢開那名參將,眼中冒火發怒道。


  他的親兵營和退下來的一千多清兵,圍成一圈,用屍體為肉牆,拚死阻擊太平軍的猛攻。太平軍的帥旗離他越來越近,槍聲、殺喊聲、馬蹄聲從四面八方彙集而來。


  「支援怎麼還沒來?我命休矣。」劉銘傳丟掉了打光子彈的手槍,摘下已經濕透了的紅頂子,當場就要拔刀自盡。


  猛然間,地動山搖,太平軍背後出現了清軍的炮隊,密集的開花炮在太平軍人群中爆炸,大批人倒在血泊中。


  「終於來了,大家都爬下,別被誤傷了。」劉銘傳欣喜道。


  原來一同前來的洋人組成的常勝軍終於繞到了太平軍的背後,這支全洋鬼子的組成的軍隊戰鬥力非常強,特別是他們的炮打得特別准。(常勝軍原來叫洋槍隊,李鴻章特意換了個名字,讓其他人誤以為是國人的隊伍,掩人耳目。)

  李世賢和譚紹光吃驚不已,回頭觀看,洋人的常勝軍從背後成扇形鋪開,要斷太平軍的後退,將他們包圍起來,太平軍形勢危急萬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