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遠房親戚
楚家老太太來勢洶洶,走的時候卻是面色十分不好,柳鳳鳴倒是一樣,哭著來的,哭著走的。唯一不同就是,懷裡抱著一大堆絲線。
她哭道:「老太太,這我得綉到什麼時候?」
「慢慢來吧,府里雖有綉娘,也不能幫襯太多,那崔然刺繡一絕,萬一被看出來,你更有把柄了。」楚家老太太坐上了車,恨恨道,「一個小丫頭,還沒嫁來就與我為敵,看她嫁過來之後我如何磋磨她!」
柳鳳鳴仍在抽泣,楚家老太太實在是不耐煩,道:「別哭了,她早日嫁來,你就早日做姨娘,有什麼不好?」
「她那麼厲害,我怕……」
「怕什麼,嫁來楚家,就是楚家的人,就得聽我的。」
楚家老太太雙目微合,閃過一道鋒芒。
幾乎楚家老太太剛走,朱承瑾就從床上爬了起來,「端水來,我要將這些粉洗了。」
一時間,婢女們端水凈面,伺候穿衣理頭髮的,忙成一片。
簡單拾掇完畢,朱承瑾還對著鏡子左看右看,道:「我這簪子是不是歪了?」
「沒歪,郡主,您就去吧。」滿堂十分不能理解,她要是長了郡主這張臉,哪怕整天不梳妝打扮都敢上街給自己立個「天下第一美人」的名頭,何況郡主呢?
朱承瑾回頭看了他們一眼,道:「都不許跟著我,也不許偷聽。」
「是。」幾個丫鬟互相看了一眼,紛紛笑著應是。
朱承瑾依著崔然指路,到了楚清和所在廂房門口,還有些不好意思敲門,轉念一想,這是自家王府,有什麼不敢的?
抬手輕扣門扉,敲完了自己又有些後悔,凝起眉頭思索著,門便開了。
楚清和道:「郡主。」又仔細打量了一下,見朱承瑾面色紅潤,並非病中憔悴支離的模樣,這才放下心來,道,「家母為郡主準備了禮物,已交給崔姑姑了。」
自從渾舒回了柔然,二人都各自奔忙,實在是許久沒坐下好好說會兒話了。
朱承瑾道:「楚世子。」
楚清和耳朵都要豎起來了:「郡主有話請說。」
朱承瑾溫柔一笑,「咱們能進屋說嗎?」二人話說了幾句,楚清和卻忘了讓朱承瑾進屋,還是由此提醒楚世子才道:「郡主請,這屋裡碳燒的旺有些悶了,剛才我將窗戶開了點,郡主若覺得冷,我便再關上。」
朱承瑾怎麼可能冷,她冬裝穿著,大氅披著,心裡熱乎乎的手心直冒汗。
楚清和見朱承瑾搖頭,便沒再提關窗戶的事兒,二人坐在了桌邊。
楚清和道:「祖母讓我代柳小姐賠不是,但是此事與我無干,柳鳳鳴是二房的表小姐,並非我的表妹。」
他其實此次前來,暗藏私心也就是這個,柳鳳鳴惺惺作態,雖然他知道朱承瑾不會誤會,但是還是要親口表明態度。
朱承瑾笑道:「我自然是知道,你們與她道不同不相為謀。本來,我也沒準備跟她斤斤計較,誰知道她還上趕著送來荷包給我,炫耀?示威?愚蠢的很。」
不論男人與男人,女人與女人之間,只要有了共同敵人,那麼就會自覺有淡淡默契。朱承瑾與楚清和本就心意相通,如何能不理解他的為難和對柳家姑侄的厭惡。
「天越發的冷了,今年應該是有一場大雪。」
楚清和望著她,道:「應該如此。」
往日冬日,他們一個在塞外軍營,一個在幽深皇宮,都覺得苦寒難捱,今年卻有了別樣期盼。
同樣懷著期盼進宮的還有蘇家夫人,自從蘇修儀緩過勁兒來,蘇家越發的門庭若市,絲毫看不出往日的頹靡。只是蘇大人與蘇夫人更加謹慎小心,樹大招風這個道理不需要人教,自己就懂了。
一到永安宮,便能看出女兒受寵,更覺得心酸,之前受苦那麼些年,而今一朝翻身,眾人只知道蘇修儀如今寵冠六宮,又有誰會知道,她女兒一個人窩在宮中角落,日日看著自己被毀容的臉,心裡該是何等的恨啊!
蘇夫人不管是因為偏心女兒,還是厭惡賀氏,都覺得女兒該好好整治賀氏一家。
母女二人相見淚眼,良久蘇修儀才問完了父母身體的事兒,孫秀正巧帶著皇帝的賞賜來了。
可不是誰家父母進宮,皇帝都會額外賞賜,更多的人連進宮機會都沒有。不混到太后皇后滿意,家人想進宮?想著吧。
就算進了宮,皇帝等閑也不會多問一句,如此大張旗鼓給蘇夫人送來禮物,足證蘇修儀如今在皇帝心裡重要地位。
蘇夫人待笑著送走孫秀,便將蘇家二房嫡小姐的事兒,與蘇修儀說了。
「芙兒你也是知道的,文靜嫻雅,當初若不是齊親王妃,就是四皇子妃硬要促成這樁婚事,你二叔和你爹無論如何不會讓芙兒嫁給林家旁支的庶子。」蘇夫人一說起這事兒,就嘆息連連。
當初林念笙沒能說服朱承清嫁給她那「未來的將軍」兄長,找其他王府貴女更是碰了滿鼻子滿臉的灰,實在無奈,只能挑了蘇家的嫡小姐。
蘇家二老爺欠債,其實已經隱隱有人猜到也是林念笙做的手腳。然後再出面做好人,威逼蘇家嫁嫡小姐。
「四皇子妃當初還說了,庶子總有一天會變成嫡子。」蘇夫人搖了搖頭,「林家夫人雖說身子不好,但是平素賞花聚會,她也是來過的,我瞧著並不像短命的人,誰知道前些日子,居然急病走了。正是四皇子府封府之前,要說此事與林念笙無關,我不信。她何其狠心吶,就為了自己親近的族兄能當上嫡子,便草菅人命。那你妹妹,又該是何等境地?」
「母親糊塗啊,怎麼能將芙兒嫁給這種人,吃喝嫖賭無一不為,就是不做正事兒。如今,他成了嫡子?」
「成了什麼嫡子,四皇子府出了事兒,林家那位老爺立馬續弦了一位小門小戶的女人當正室,壓根兒沒提將良妾扶正。」蘇夫人嘆息,「芙兒那婆母,小家子氣,以往逢年過節,咱們兩家還有禮數往來,如今倒好,全數抹空了。」
蘇修儀道:「那母親還等什麼,去將人接回來便是。」
「如何敢呢?」蘇夫人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林念笙雖說受到牽連,在府里養胎,到底肚子里揣著皇長孫呢,她說話還是有分量的。三宮誰不看重她那金貴的肚子,萬一我們鬧上門去驚動了她,那可如何是好?」
「三宮看重她的肚子是不假,可是卻有更看重的人,皇長孫金貴,她還沒生下來呢!」蘇修儀沉吟,而後道,「芙兒並未育有兒女吧。」
「兒女?這小子成天不沾家,就知道流連青樓,如何能有兒女,芙兒好不容易懷有身孕,還被侍妾給……」蘇夫人話沒說完,但是未盡之意誰都聽得懂。
蘇修儀冷笑,「他林家有個林念笙又如何,欺我蘇家沒人?母親,此事也不必去找安國公世子夫人了,省的再讓外人看出,咱們與她事先說好了一樣。也是咱們家不好,家裡沒個頂用的人,我又輕易不能出宮,此事啊,得托給景豫郡主。」
「景豫郡主如何管咱們家的事兒?」
「如何管不得?」蘇修儀早就將這些事兒都摸清楚了,「母親,您忘了,父親與瑞親王府的沈王妃,可還是遠親呢,咱們家自然與景豫郡主有關係。既然是這樣,景豫郡主為親戚出頭,理所應當的事兒。只不過女兒,人情還沒還完,又得麻煩郡主罷了。」
蘇夫人道,「聽說景豫郡主年後就要嫁與靖平侯府了,那家老太太可是厲害主子,聽說身邊還帶了個不正經的表小姐。」
「母親別聽那些人瞎說,對了,家裡弟媳我還沒見過,下次與嫂子一起進宮。這次先給她們二人一人一支鐲子,前幾日剛賜下給我的,皇上說了讓我打賞家裡人。」蘇修儀打碎了海清碧玉鐲,卻得了皇帝歡心,還有許多珠寶,「母親帶回去,我這些日子正在幫弟弟謀個官職,您也知道皇上,他喜歡誰,就要給誰最好的東西。可是我卻不能一口答應下來,省的得了官位,失了皇上對我的心。」
「女兒,如今你的寵愛便是咱們家立足的根本吶,」蘇夫人看得清楚,「你弟弟有你在,一輩子即使不做官也能快活度日,只是苦了你,日日勾心鬥角,在這宮裡……」
「女兒不苦,」蘇修儀道,「母親不知道,我看著恪昭媛與悅寶林敢怒不敢言的樣子,我心裡就痛快!勾心鬥角,我也要她們鬥不過我,這宮裡只要我在一天,她們就要屈與我之下,寵愛,分位,我都要!」
仇恨使人堅強。
比如瑞親王府的李氏,缺錦衣華服,缺太醫照顧,基本上只靠著朱承瑾一點關懷才得以活下來,她就活的特別自在。
相比於丁氏,她可以說是苦盡甘來。
但是她卻不著急將真相告訴王爺,比如丁氏當初是怎麼威脅自己,要自己替她頂罪。女人都有些小心思,她想著,她如今懷著孕,等生產之前告訴王爺,王爺必然愧疚,待她生下孩子,最起碼也能撈個庶妃的位子坐坐。
她整日里與丁氏對坐,笑道:「丁姐姐,沒想到咱們居然會有平起平坐的一天啊。」
丁氏冷冷看了她一眼,李氏立刻道:「丁姐姐這麼看我做什麼,嚇著我不要緊,千萬別嚇著我肚子里,王爺的孩子。哦……說起來,大公子如今在江南,也不知道怎麼樣了。丁姐姐,兒行千里母擔憂,您怎麼不跟著去呢?」
「肚子里懷的尚且不知男女,也敢跟我叫囂?」丁氏話語冷漠,如同淬冰。
李氏面容擰了一下,隨即不甘示弱,「不知男女,也是王爺的孩子,是王爺老來得子,必然不會如同大公子一般,坑自己,坑親娘。若不是王爺是皇上胞弟,咱們王府都得被你個好兒子給坑慘了!」
李氏戳丁氏傷疤,丁氏痛極,自然也不會饒了她:「你覺得自己得寵?當初若不是我提醒王爺還有你這個人,你現在估計已然老死在後院了,也敢這麼與我說話?」
「難不成我還要謝謝姐姐陷害我?」李氏挺著大肚子,搖搖欲墜走到丁氏面前,「那我來給姐姐謝恩。」
丁氏嫌惡,到底沒推開她,只是側身一躲,「我可受不起,你是王府未來小主子的親娘,有這份力氣,還是巴結郡主去吧。」
「若不是郡主,我可活不到現在,可是我肚子里的你說對了,的確是王府的小主子……」李氏轉身往回走。
二人在屋裡說話,婢女都在外面伺候。
丁氏冷笑,腳微微前伸出去。
「啊——!」
婢女們聽見李氏慘叫,再進屋的時候,看到的就是丁氏頭髮散亂,衣衫被撓破,頭也撞在了一邊桌子上,額間沁血。
但是李氏捧著肚子倒在地上翻滾,身下血跡已經蔓延出來,這些婢女沒經過什麼大陣仗,當場就亂了,叫嚷的扶著主子的亂成一團。
待報到荀王妃處,李氏已經被送進了產房了。
荀王妃正與瑞王說話,聞言擔憂道:「王爺,咱們去看看吧,縱使李氏丁氏有錯,好歹也是人命關天。」
瑞王撂下手中棋子,還與荀王妃道:「那王妃,這一局可算是本王贏了?」
荀王妃再次認識到此人是有多薄情,曾經愛寵的丁氏,容顏不再磨光情誼,竟比不得一盤棋的輸贏來得重要。但是此等薄情瑞王,偏偏又招眼的很,荀王妃微微一笑,「自然是王爺贏了,可是下一局,我可不會讓這王爺。」
「誰需要王妃讓了,」瑞王與荀王妃一起走去後院,「本王棋藝,可是比清兒還好呢。」
荀王妃道:「那看樣子,王爺之前,都在讓著我。」
二人閑話來到產房門口,荀王妃道:「王爺,產房您不宜太接近,不如先去看看丁姐姐吧。」
「不必了,本王陪著你。」
丁氏就在外面等候,額頭傷痕顯露無疑,她想瑞王一出來就能看見她,誰知等到的,卻是一句,瑞王陪著王妃的話。
何謂心痛,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