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術女有毒:將軍,請自控> 120、養不起閑人,也不養閑人!

120、養不起閑人,也不養閑人!

  「什麼意思?」他皺眉問道。


  「意思就是,」紀子期的笑容隱隱帶上了挑釁,「咱們養不起閑人,也不養閑人!」


  黎淵這下終於聽明白了她的意思,不就是嘲諷他是閑人嗎?


  「那好,阿大阿二也是閑人,讓他們隨我一道離去!」


  「阿大阿二怎麼會是閑人呢?他們能幹活的可多了,絕對比他們吃下去的多得多!」


  紀子期笑容不減,語氣不變,「而且,學生沒記錯的話,阿大阿二現在算是我的人吧?

  既然是我的人,是不是閑人自由我來判斷!」


  「你!」黎淵再一次被她堵得說不出話來。


  胸中火氣熊熊燃燒,皇家的尊嚴告訴他,他此時應該高傲地一轉身,甩袖揚長而去。


  可才剛剛填飽的胃,用那微微發漲的感覺,赤裸裸地提醒他,餓肚子的時候,尊嚴算個屁!


  黎淵強行壓下心頭的怒火,兇狠地盯著紀子期,一字一字問道:「那你說,怎麼樣不算閑人?」


  算你識趣!紀子期心中哼道,像你這種衣來伸手飯來伸口的大少爺,最好的折磨方法,自是身體上的摧殘了。


  紀子期拎起一隻空桶,笑眯眯地道:「大人,昨日的水已經用完了,煩請您去幫忙往竹筒傳水裝置里注水!」


  一旁的阿二終於忍不住了,大聲喝道:「放肆!你可知道我家主子……」


  黎淵伸手阻止了阿二欲往下說的話。


  現在這個時候,表露身份只會讓他更難堪。


  紀子期本就打著不知者不罪的想法,折磨折磨黎淵,自是不會主動往下問。


  她將水桶往阿二手裡一塞,「阿二,帶著你的前主子去,好好教教他!」


  又對著黎淵皮笑肉不笑道:「大人,咱們這裡每個人幹活,都非常的自覺,希望大人您也如此!」


  原本打著偷偷替自家主子幹活的想法的阿二,恨恨瞪了紀子期一眼。


  主子那麼驕傲,你話說的這麼明白,擺明是逼主子必須親自動手。


  日後若你知道了主子的身份,定會後悔今日的一言一行!

  若說這群人里,除了黎淵外,對紀子期最大意見的,就是阿二了。


  當然他對她的意見,主要是源於她對自家主子的不尊重。


  果然如紀子期所料,即使沒有人看著的黎淵,不顧阿二的勸阻,堅持自己動手。


  木桶裝上水並不重,不過竹筒槽口並不大,往裡面注入水時,得把握好輕重。


  否則要不就累得半死,才倒了一點點,要不就倒得太猛,多餘的水溢出,打濕自己的衣衫。


  黎淵一開始,明顯的就是屬於後者。


  看到阿二示範了一桶水后,強行接過他手中的木桶,拎起一桶水,直接往竹槽口倒。


  「小心!」阿二看著他的力度,驚呼提醒。


  可惜還是慢了,倒入的水太猛,多餘的水立馬濺了出來,打濕了黎淵的衣衫一大片。


  冬天早上,山裡河邊的冷風一吹,那濕意立馬融進了黎淵的身體里,帶著寒冷的痛意。


  黎淵第一次知道,原來骨子裡冷的感覺是痛。


  阿二見狀,伸手欲接過他手裡的木桶。


  黎淵骨子裡的驕傲卻不允許自己這麼輕易就服輸。


  他避開阿二伸過來的手,又拎了一桶水,開始往裡面注水。


  一桶一桶又一桶,慢慢的,黎淵終於學會了控制力度。


  看著那水一滴不漏地順著竹槽往下流去,他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像孩子一樣純真的笑容。


  阿二發獃地看著自家主子的笑容,心裡不禁暗暗擔憂:主子,主子這不會是,腦子出問題了吧?


  紀子期看著這邊從竹槽里流到木桶里的水,時緩時急,就知道黎淵還真是親自動手了。


  說實話,這還真讓她有兩分刮目相看。


  這個大少爺跋扈是跋扈了些,本質倒也單純。


  當然,這兩分的刮目相看,還不足以讓紀子期優待黎淵。


  午膳過後,便讓他隨上山挖紅薯的學生們一起上山去。


  這次黎淵沒有表示任何的反對,默默接過她遞過來的簡易工具,跟在那幾名學生後面,上了山。


  ——


  皇宮內,收到密探剛傳回來的,關於術數大賽四所學院第三題考試現狀消息的皇帝陛下,看清最後的內容后,不由張大了嘴。


  自己最優秀的皇兒黎淵,居然加入了那群學生的行列,一起上山勞作?

  皇帝陛下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次考試的進度,幾乎是兩天一次往宮裡傳消息。


  這一次已是第四次收到消息了。


  上上一次傳回來的,是阿二夜晚私自破壞竹筒傳水裝置的事情。


  上一次傳回來的,是棋林學院紀小雪將術數運用到力量挑戰中,贏了黎淵,將阿大阿二留了下來的事情。


  因那消息中對簡易投石機做了具體的描述和說明,皇帝陛下當即招來工部和兵部尚書對此進行了探討。


  兩人一致激動的認為可行度非常高,可大批量生產後投入軍方,不過最好有提供此方案者在場指導,這樣可以節省不少摸索的時間。


  皇帝陛下聽得此言,差點想提前結束第三題的考試,若不是孟大師和戶部尚書林大人在一旁勸阻,恐怕真的就此結束了。


  已近年關,前線邊關均已休戰,再開戰也是明年三月以後的事情了。


  皇帝陛下略微冷靜了一下,便取消了剛剛自己衝動之下的提議。


  確實,現在重要,黎國的未來也重要。


  這幫學生在此次術數大賽前兩題中,表現出了強大的適應能力和變通能力!

  而從未獨自生活過的一幫人,在荒外生存的考驗中,只慌亂了一陣便迅速冷靜下來。


  有條不紊的開始謀划起未來的生活,一步一步朝著自己制定的方向前進。


  若再多一些時間的磨練,這幫人必會成為黎國未來的棟樑之材。


  皇帝陛下認為上一次傳回來的消息,已足夠讓他震撼了,沒想到這一次才是真正的巨大震撼。


  他將手中的細紙條,遞給了就近的孟大師。


  孟大師接過一細看,額頭頓時冒出了冷汗。


  紀子期這丫頭,膽子也膩大了點,大皇子也敢捉弄?

  他偷瞄一眼皇帝陛下,皇帝陛下的面上神色看不出喜怒。


  孟大師迅速垂下眼瞼,思考起如何替那個膽大的丫頭,說說好話求求情。


  戶部尚書林大人看了紙條上的內容后,張嘴直接替紀子期求起了情,「陛下,這紀小雪同學無意間冒犯了大皇子殿下。


  所謂不知者不罪,還請陛下格外開恩,莫要怪罪於她!」


  孟大師驚奇地看了他一眼,這林老兒一向耿直古板,最是嚴肅謹慎,何時變得如此魯莽?


  這麼優秀出色的曾外孫女哪能不護著?


  林大人心中是掩藏不住的得瑟,恨不得當場捅破,紀小雪就是他曾外孫女的事實!


  他實在是忍的萬分痛苦!就像一個擁有了一件絕世珍寶的人,只能偷偷藏起來獨自欣賞,卻無法與人分享的那種痛苦!


  皇帝陛下也有些意外地看了林大人一眼,不過他此時的心思,仍停留在黎淵上山勞作的震驚中,緩不過神來!


  要說這黎國皇宮的傳統,也有幾分奇特。


  黎國第一任皇帝建國約在兩百多年前,前朝的皇帝因為生了太多優秀的兒子,卻又無法讓其團結而內鬥不斷,導致整個國家四分五裂,烽煙不斷。


  第一任皇帝正是機緣巧合之下,得了漁翁之利,而登上了皇位。


  建國后,他吸取了前朝覆滅的主因,為他的歷任後代,定下了這樣的規矩:第一個皇子必須是在當任皇帝陛下二十五之後出世,且必須是皇后所出;

  若皇后三年內無所出,才允許由其他妃嬪生出大皇子;第二個皇子必須與第一個皇子相隔五歲。


  這樣做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避免了父子兄弟之間,為了爭奪皇位而兵刃相見;

  壞處是若哪一任皇帝不幸英年早逝,而皇子太年幼,大權便會旁落。


  立此規矩的皇帝想了又想,認為若有皇帝英年早逝,定是黎國的氣數已盡,怨不得人!


  因此不顧朝中大臣的反對,硬是立下了此條後世永不可更改的皇命!

  也許真是如這位皇帝所言,老天不想黎國過早破國,這兩百多年來,最早逝世的皇帝也過了五十。


  而因為皇帝與皇子、以及各皇子之間歲數相差較大,也未發生過任何影響黎國國運的皇宮內部大爭鬥,當然私底下的明爭暗鬥還是免不了的。


  但整體來說,比起歷朝各代以及鄰近的諸國,黎國皇宮算是皇宮中奇葩的存在。


  大約一百年前起,也就是術數剛剛大力推廣的時候,因與周邊諸國摩擦不斷,邊境年年征戰不休。


  那一任的黎國皇帝做出了讓每一任大皇子進入軍中歷練五年的命令。


  不過這道皇命執行得並不徹底,當今皇帝陛下之前的幾任,也有一兩位因為身體或其他種種原因,並未到軍中歷練。


  所以噹噹今皇后死活不同意讓黎淵去軍中歷練時,皇帝陛下不得已同意了。


  他這皇后什麼都好,知書達理大方得體性情溫厚,不愧為一國之母的典範。


  唯一的缺點,便是對她所出的兩個孩子,黎淵和掌珠,像天下所有最平凡最普通的母親一樣,寵溺得不像話!


  所幸兩個孩子,除了驕傲些自大些,都出落的非常優秀,讓他十分的滿意!


  黎淵今年二十,對普通人家來說,已不算小了,對皇家來說,還有至少十年的成長空間。


  十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機會可遇不可得,此時確實是個改掉他身上自大毛病的好機會。


  皇帝陛下考慮了半響,決定任由黎淵留在學生中間,以農夫的身份繼續勞作。


  但此消息卻絕對不能讓皇後知道,當初知道黎淵要充當監考官,帶著那群學生們遠行的時候,皇后就鬧了好久。


  若不是黎淵自己堅持,這事怕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如若此消息被皇後知道了,定會立馬派人將黎淵接回宮中。


  於是皇帝陛下下令將此消息封鎖,在沒有結束之前,絕對不允許泄漏一絲一毫!否則嚴懲不貸!


  倒霉的黎淵並不知道自己被他的親爹擺了一道。


  他自小除了騎射練習外,也練些拳腳功夫,不過都是為了強身健體,與高手相比不堪一擊。


  黎淵對功夫並不感興趣,皇帝陛下因在軍中歷練過,自身功夫不錯,不過兒子不感興趣,他也沒有強迫。


  所以黎淵對於身邊有暗探之事並不之情。


  阿大阿二倒是一早就發覺了,但當密探拿出了皇帝的御令,警告二人不得多言時,兩人便一致的保持了沉默。


  放低了姿態的黎淵,很快就適應了他現在的生活。


  白天的辛苦勞作,讓他吃得香也睡得甜,自己挖出的紅薯自己從河裡舀起的水,比起以往的佳肴要美味上百倍。


  若不是有紀子期這個女人在旁,黎淵時常生出偶爾自己親自動手,憑藉自己的雙手自給自足,過過這樣的生活也挺不錯。


  不過因為紀子期的存在,這樣的愜意中總感覺有根刺一般的存在,像卡在喉嚨里不上不下的魚刺,總有幾分不舒適。


  黎淵心裡默默計算著日子,大約還有十天後,戶部就會派人來,他們就可以回去了。


  就在黎淵計算著回去日子的這個傍晚,發生了一件事情。


  負責去教西村孩子術數的羅書,衣衫破裂,帶著一身傷回來了。


  和他一起的另一名學生並未隨他一起回來。


  所有人都大驚失色,紛紛上前詢問發生了何事。


  羅書嘴角受了傷,說話有些不利索,簡單進行了一下處理后,大概說了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


  「西村和距離西村不遠的陳家村,因為土地的事情發生了爭執。


  有一片山林兩家從數十年起就約定兩個村子平分,但山林不同土地可以丈量,始終無法確定分到哪一處才是對半分。


  兩個村子各不相讓,於是一爭便爭了幾十年。


  前兩日兩村的獵戶去打獵,因為一隻兔子,藉機起了衝突,當時西村人多,贏了那場爭執。


  今日陳家村全村出動,將整個西村圍了起來,誓要將山林按他們的法子分成兩半,西村不同意,兩村人便打了起來。


  雲六被困在裡面出不來,恰好我當時在外面,便跑回來報信。


  準備回來的時候遇到了陳家村的人,還好西村人護著,只受了點輕傷。


  當時護著我的那個西村人說,兩個村子打打鬧鬧幾十年了,大家都習慣了,流血受傷是少不了的,但總歸不會鬧出人命。


  可若想從村子里出去,怕是得需要些日子。


  他讓我不要擔心雲六的安全,村裡的村民自會護著他,不讓陳村人傷到他。


  等過些日子快過年了,陳家村人自會散去,到時候雲六就可以出來了。」


  「那怎麼成?」雲上學院的其他五名學生不願意了,「以前沒有出過人命,不代表這次也不會出人命,將雲六放在那,我們絕不放心!」


  「我們也希望將雲六救出來,」玄武學院的學生出聲了,「不過咱們只有二十幾個人,一個村子最少有二三百人,咱們如何能斗得過他們,救出雲六?」


  「你怕死,你不敢去,我去!」雲上學院學生嗆道。


  那個玄武的學生怒了,「我是這個意思嗎?我的意思是說對方人多,咱們人少,得從長計議,不可貿貿然行動!」


  「好了,別吵了!」唐大公子出聲喝止道:「雲六是咱們中的一員,無論如何一定要想辦法救他出來。


  現在重點是商量辦法,不是意氣相爭!」


  那兩位爭吵的同學互相哼了一聲,別開了臉。


  紀子期的眼光看向了阿大阿二。


  阿大道:「我和阿二學武之前,教我們的師傅曾說過武學之道。


  其中一條是:學武之人絕不可仗著自己的功夫,對手無寸鐵的普通人動手!


  就算有理,也必須謙讓三分,以免下手沒了輕重,傷了無辜!


  這一點,身為學武之人,是萬萬不能違背的,否則會遭所有學武之人唾棄!」


  那就是只能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了。


  紀子期面向眾人,問道:「大家可有何法子?」


  剛剛還叫囂著一定要救出雲六的雲上學院學生,在紀子期的眼光掃過時,紛紛低下了頭。


  黎淵也不自覺低下了頭。


  這種粗魯的鄉野村夫打架的事情,他可沒處理過。


  在幫著他父皇處理部分國事的過程中,偶有大臣之間發生爭執,父皇要麼利用身份威壓,要麼充當和事佬,總之表面上擺得平就成了。


  他父皇教他的帝王之術是:平衡與牽制,不讓矛盾擴大化,也不讓矛盾徹底解決,這樣才能永保皇家的威信。


  但這策略,很顯然不適合現在的這種狀況。


  到了棋林學院這邊,羅書道:「我覺得兩家爭鬥的源頭,是那片山林的劃分。


  如果咱們能幫他們劃分好那片山林,應該能解決此次的紛爭!」


  「對,對!」受到啟發的其他學生們,紛紛點頭同意,開始七嘴八舌地議論了起來,「夫子有教過咱們如何劃分田地的計算方式!


  明日咱們利用所學幫他們劃分好山林,解決掉他們的問題,他們肯定就會放了雲六!」


  「對對,咱們今晚回去好好想想計算的方法!」


  沉浸在用術數解決村民實際問題之中的學生們,覺得這些年的所學終於派上了用場,紛紛陷入了思考的狂熱中。


  紀子期見所有人已進入沉思,沉默一陣,終是道:「那今晚先回去休息,明早再議!」


  其餘三家學院的學生相攜離開后,棋林學院的六人聚在了一起,包括在唐大公子三人房子里打地鋪的黎淵和阿大阿二。


  吳三多和羅書興奮地討論著何種計算方法更合理,程清和江嘉桐也小聲交流著。


  唐大公子冷眼看紀子期神色,覺得有幾分對勁,試探問道:「子期,你可有計算的好法子?」


  他這一問,吳三多幾人便停止了討論,紛紛看向紀子期。


  紀子期眉頭微蹙,「你們覺得西村和陳家村裡,可有人會術數?」


  「應該沒有!」羅書道:「否則也不會需要咱們去教學了。」


  「既然無人懂術數,那你們覺得這山林有實際的尺寸嗎?」


  幾人一下子呆住,他們的術數計算方法,都是基於有數據的基礎上才能進行,什麼都沒有,如何進行計算?


  「那咱們親自去量如何?」吳三多道。


  「既然無人懂術數,誰會相信咱們量出來的數據,就是正確的?」紀子期道,「就算他們相信了這些數據是正確的,那計算的方法呢?


  如何能同他們講明白,這樣計算是沒錯的,一定公平的?」


  黎淵一下子明白了過來。


  好比小的時候,夫子給他講治國之策,那時候他才剛學完小學沒多久,哪能聽得懂夫子的長篇大論?


  不過他知道那是對他有益處的,聽不懂就死記硬背。


  但現在面對的這些村民不是,他們根本沒有理由相信一群外來人的話。


  說不定還以為是來搗蛋的,到時候兩村人合起來對付他們,可就真的是沒好果子吃了。


  唐大公子也很快就想明白了,緊接著吳三多程清幾人都想明白了。


  「子期,你可有什麼好法子?」程清問道。


  紀子期苦笑道:「我只知道咱們現在的法子行不通,但具體的方法,也還沒有想到!

  否則剛剛就不會讓大家都先去休息,明早再議了。」


  連一向心思最活泛的紀子期,都還沒想出對策,幾人一下子就沉默了。


  「大家別灰心!咱們不是還有一晚上的時間嗎?撇開原有的想法,放開思路想,總能想出好法子的!」紀子期安慰道。


  現在確實不是自怨自嘆的時候,雲六還被困在村子里,等著他們去將他救出來。


  於是幾人都不再言語,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小屋子裡。


  今晚所有的人躺在床上,都睡不著覺,包括打地鋪的黎淵,也在思考著這個問題。


  睡不著覺,就開始了閑聊打發時間,盼著或許能從聊天中,得到一些啟示。


  紀子期道:「程清,嘉桐,如果你們也睡不著的話,不如咱們說說話吧!隨便什麼都行!」


  「我腦子裡現在什麼事情都想不到,就想著如何救雲六齣來的事!」江嘉桐道。


  「我也是!」程清道。


  「那咱們想想,有什麼法子去分配一樣東西時,可以簡單易懂,三歲小孩都知道這樣是最公平的?」


  江嘉桐道:「我小的時候,喜歡什麼就直接要,而且全要,幾位哥哥姐姐都讓著我!」


  程清:「我從小的時候,術數就很好,兩位姐姐有心讓著我時,我都要跟她們分得清清楚楚,不想仗著年紀小占姐姐們便宜!」


  一個全霸,一個乖巧。


  紀子期小時候家裡就一個人,哪需要同人分享?

  「那咱們換個角度來想一想,如果現在有一堆紅豆糕,有兩個小孩子搶著要,不肯讓步,怎樣才能讓兩個孩子都滿意!」


  「一人拿一塊唄!」江嘉桐道,「如果最後還剩一塊,就對半分,不就解決了?」


  紀子期和程清對望一眼,黑暗中只看得到雙方的眼睛里都發著光。


  對,一人一塊!

  然後雙雙擁住江嘉桐,「嘉桐,你實在太聰明了!」


  江嘉桐受不了地推開二人,「你們幹什麼?我雖然聰明,哪裡比得上你們倆個?

  這點自知之明我還是有的。而且,你們一個二個這是怎麼了?」


  「想到解決方法了!」紀子期道呵呵笑道。


  「真的?」江嘉桐驚喜道,「快說來聽聽!」


  程清便附到她耳邊,小聲地說出了好和紀子期想到的方法。


  「哇!看來我真的是好聰明耶!」江嘉桐聽完后,忍不住得意道。


  「是了是了,你最聰明!不早了,快睡吧!」


  第二天一大早,紀子期正打算將昨晚的想法與大家分享時,玄武的一名學生先開口了,「我有個提議,想先說!」


  紀子期點點頭。


  那名學生道:「咱們這次來參加術數大賽,原本以為比拼的是專業術數題的解答。


  結果今年的三道考題,每一題都與咱們在學院里所學的專業術數解答無關。


  所以我提議,這一次山林劃分之法,哪個學院的答案最精準,解法最巧妙,便算那所學院勝出如何?」


  「好!」白鶴學院附和道:「我們白鶴學院承認棋林學院在這三場比賽中的優秀表現。


  但這一次的術數大賽,並未進行過真正的術數比試,就這樣輸了,我們六人心裡還是有些不服!」


  雲上學院也同意,「我們雲上學院也是,這次術數大賽的贏家肯定是棋林學院無疑!


  不過咱們作為術數學院的學生,始終比的是術數,所以我們也同意,咱們四家學院,用這一題私下裡分出個高低!」


  紀子期想說出口的話便吞回了肚子里。


  她與程清江嘉桐二人互看一眼,又用眼神徵詢了唐大公子等人的意見,見五人都默默點頭,便同意了玄武學院提出的建議。


  「既然大家都一致認同玄武學院提出的建議,那就這樣辦吧!」


  聽聞棋林學院也同意了,其他三所學院的學生面上均露出了欣喜的光芒。


  年輕人好勝的一面,終於在現在這一刻激發了出來。


  沒有人提到判官,沒有人提到如何判定輸贏,從四間店整合開始的這一個多月的日子裡。


  所有人都對對方的人品都有了充份的認識,絲毫不擔心會有誰會耍賴!


  四所學院除了雲六在外的二十三人,已及黎淵阿大阿二,一起步行到了西村。


  陳家村的人還圍在西村村子的入口處未曾散去。


  為首的是一位身形高大皮膚黝黑的三十多歲大漢。


  眉毛濃密,面上因久經風霜帶著一絲剛毅。


  見紀子期一群人靠近,雙眼微眯,帶著防備:「你們是幹什麼的?這條路暫時不通,有急事請繞道,無急事過些日子再去!」


  唐大公子上前一拱手:「這位大叔,我們有一位朋友,因為此次兩個村子的事情,被困在了裡面。這次前來,是想將那位朋友帶出來。」


  那漢子以及周圍的人迅速戒備起來,「你們是西村請回來的幫手?」


  「不是,大叔您誤會了!」唐大公子道,「我們只是暫時路過此地,因故需在此停留一段時間。


  但糧食有限,便有二人在此村中,以教村中孩子們識字或術數為條件換取糧食。


  過不了多久便會離去!還請大叔行個方便!」


  那漢子將眾人上上下下打量了個遍,眼前這群人雖衣衫簡陋,但個個儀錶不凡,難掩其身上富貴氣質!

  那漢子也算有些見識,而且這些人看來年歲不大,體格也不算健壯,還有幾位弱不禁風的小娘子。


  他皺皺眉,對著唐大公子道:「你們先在這等會,我去請示村長!」


  不一會,一個瘦小的老人跟在他身後一起過來了,那漢子邊走邊那老人道:「村長,就是這群人!」


  老人約六十左右,身高明明只到那漢子的肩,但那漢子在他面前佝僂著身子垂低頭,猶如孩童般拘謹,又像是聆聽夫子訓斥的學生般乖巧溫順。


  走的近了,能看到老人一對慈祥安靜的眼,渾濁卻散發著睿智的光芒。


  令他平凡無奇滿是皺紋的蒼老面容,有種令人無法忽視的智慧之光,似乎這天下任何的事情,都能在他那裡尋求到答案。


  所有人都未料到,這窮鄉僻壤的地方,竟然隱藏著如此的有風度之人。


  都不自禁的挺直了身子,就像在學院裡面對夫子或院長一樣,忍不住的就帶上了敬意。


  老人微笑著看向眾人,「聽熊大說你們有朋友在裡面?」


  「見過村長!」唐大公子及眾人恭敬地行了個禮,「是的,還請村長大人行個方便!」


  「你們可是今年來參加術數大賽的學生?」老人繼續微笑問道。


  眾人吃了一驚。術數大賽的事情官府從未對外公布過,為何這荒野之外的老人竟會知道?


  老人似是明白他們的疑惑,「天下本就沒有不透風的牆。


  術數大賽之事,官府不會主動對外公布,不過時間一長,總會慢慢在坊間流傳開來。


  這裡離京城並不遠,消息流傳也會快些,老夫前幾日正巧有事去過鎮上,聽到過一些傳言。


  各位年歲、人數正巧對得上,且個個氣度不凡,所以老夫就試著猜上一猜,倒是讓老夫蒙對了!」


  老人說完,又露出會心的微笑。


  「學生們並非有意隱瞞,還請村長莫責怪!」既已被對方認出,唐大公子也不否認,「村長既已知道了我等的身份,還請行個方便,將被困在裡面的學生放出來!」


  「既已知曉了,老夫自會安排將人放出!」老人眼光從眾人面上一一掠過。


  那眼因為蒼老,已帶上了一絲混濁,可被掃過的眾人仍是感到了一絲無形的銳利。


  「不過,你等二十幾人全部來此,想必不僅僅只是為了救出那名學生吧?」


  這個老人好生犀利!紀子期心中贊道。


  「不知村長此話何解?」唐大公子暗自心驚,面上神色不變。


  「你二十幾人手無寸鐵,還有幾位小娘子,因著術數大賽考試的規矩,又不能自報身份!

  總不至於愚蠢到,想從幾百村民手中搶人吧?

  那麼,這麼多人為了一名學生一起過來,想必是想用其他的法子將人救出!」


  看來民間果然暗藏高人!單從他們的形動中就判斷出了他們下一步的行動。


  眾人不由肅然起敬!


  唐大公子直接承認了他們的來意,「如村長所言。學生們想著兩個村子是因為山林劃分之事,而起了衝突。


  學生們便想著用所學,替兩個村子完成此事,解決了根源問題,其他事情自能迎刃而解了!」


  唐大公子此言一出,所有學生都挺直身體,望向老人,期望能從他面上看到激動的神色。


  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老人面上神色依舊很和藹,不僅見不到絲毫的激動,反而有一種讓眾人分辯不出的神情。


  老人開口道:「不知各位學生們打算如何利用所學?」


  唐大公子道:「關於這田地劃分之事,學院夫子有教過,只要知道了具體的尺寸,通過精密的計算便能得出結果!」


  「具體尺寸何來?」


  唐大公子雖早早有所料,還是楞住了,其他學生也楞住了,「這,村子里難道沒有具體尺寸嗎?」


  老人道:「若沒有,各位又打算如何做?」


  這個問題唐大公子便不好作主回答了。


  玄武一名學生舉手道:「若沒有尺寸,咱們自己去進行丈量!」


  「嗯。」老人輕輕點點頭,閉上雙眼,似在養神,又似在沉思中。


  良久,睜開眼睛道:「老夫倒是記得以前也曾有人丈量過那山林的大致尺寸。


  只是時間有些久遠了,也不知準確不準確。


  不如各位學生們,先按老夫記得的數據進行計算如何?」


  如此最好不過了,眾人大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