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生之獨寵庶女妃> 第七十八章 朱氏的請求

第七十八章 朱氏的請求

  「本王自然不是這裡的先生。本王昨晚接到逐月的飛鴿傳書,說他們今天就能趕到京學。本王是來看陳辰那小子參加考試的…」


  雲戟自然明白鄭諾的想法,所以忍俊不禁的笑了起來。他自己也沒法想象自己當先生的模樣。


  讓他當先生,他寧肯上戰場打仗…


  當然,他肯定也不是來湊熱鬧的。他還沒有這麼閑。


  「什麼?小辰也來了?在哪裡?他也參加今天的考試?可是,他這些天舟車勞頓的,會不會影響他的發揮?」


  鄭諾卻是一聽到陳辰到了,興奮不已。


  她當時是建議小辰到京城來上學的。沒想到,他真的居然趕到了這次的入學考試。只是,不知道他能不能通過。不過,即使陳辰這次不能通過也沒關係,他們不是認識了京學的名譽校長了嗎?

  鄭諾不願讓鄭奕免試上學是因為相信鄭奕決定能通過這次的考試。但是,陳辰不一樣。他的年紀比鄭奕要大上不少,而且,他的底子薄…


  鄭奕今年如果沒考上的話,大不了明年接著考。但是,陳辰如果再等一年的話,就錯過童子試的年齡了。童子試在大雲是限定年齡的,十四歲之前如果不能通過童子試的話,終身就沒有了科考的資格。


  陳辰去年已經滿了十一歲,今年十二歲了…


  「你放心吧。那小子沒有你想的那麼脆弱。而且,小丫這些日子一直在幫他調理身體。他現在的身體很好,騎射完全不是問題,」


  一見到鄭諾這麼關心陳辰那臭小子,雲戟心裡馬上便變得不是滋味,語氣也變得酸溜溜的…


  「戟哥兒,陳辰以後怕是不能用這個名字上學。你給他另外取一個名字吧?」


  聽到他們兩個說話的元世傑卻突然出聲。


  他是知道陳辰的身份的。知道他是唯一一個有著前朝皇室血脈的孩子。他不認為這樣一個孩子會對大雲產生威脅。但是,陳辰這個名字太過敏感,能不用的話最好不用。


  「表哥,這個本王早就想到了。本王給他的路引用的是鄭辰這個名字。身份就是六年前鄭大人外出遊學時認得乾兒子。諾兒,本王讓小辰和奕哥兒一起住在鄭府,和奕哥兒一起上學行不行?」


  雲戟先是回答了元世傑的問題,再然後將自己的安排說了出來,徵求鄭諾的意見。


  「那當然可以。你放心,我和姐姐一定將小辰當自己的親弟弟一樣,決不讓他受到一點委屈。」


  聽說小辰要住進自己家裡,鄭諾哪有什麼不願意。原本在她的心裡,就將陳辰當成自己的親弟弟…


  她自然也知道,雲戟這樣安排是有道理的。戰王府雲戟很有可能隨時出征,再加上沒有長輩的照顧,又沒有同齡人的陪伴,對陳辰的成長很是不利。


  再加上,陳辰原本就是孤獨症患者。就更加不適合住進戰王府了。


  話又說回來,她們府里現在人口簡單。母親秦氏又是心腸特別善良特別有愛心的一個人,她肯定會將陳辰照顧得妥妥帖帖的。姐姐鄭芸和秦氏性格差不多,只要不是陳辰特別不服管教,她就會真心真意的對他好。弟弟奕哥兒從小沒有同齡玩伴,陳辰正好可以和他作伴,他高興還會來不及,哪裡會不同意。


  她就更不必說了,早就將陳辰看作了自己的親弟弟…


  「嗯,那就先這樣安排了。麻煩你等下回去的時候和伯母好生說說。」


  雲戟很是認真的開口。


  因為她和鄭諾已經被賜婚,所以他也就改口喚秦氏一聲「伯母」,他現在這樣喊並不會引起別人的詬病。大雲還是有著「女婿半子」的說法的。


  而鄭諾聽到雲戟稱自己的母親為「伯母」,心裡也是一暖。其實,以雲戟的身份,即使他稱呼她的母親為「秦夫人」也沒有人會介意的。


  「好,這件小事就交給我吧。」


  鄭諾一點也不忸怩的開口。


  鄭芸雖然不知道陳辰是何人,但是,對於鄭諾的決定她還是很贊同的。她們家的人口簡單,多一人還更熱鬧一些。更何況,還能和奕哥兒作伴。


  「對了,郡主,鄭大小姐,不如你們和我們一起到那邊參加新生的考試吧?外面的人太多,擁擠。還是場地裡面更舒適一點…」


  這時,他們已經來到了山下,山下的人果然更多了。而且,因為不少陪同新生一起來參加考試的新生長輩都是男性,所以就顯得更加擁擠。而且,依鄭芸鄭諾的身份她們就更不方面參觀鄭奕的考試了。


  還是元世傑想的更周到一些。


  「那會不會不方便?」


  鄭諾有些遲疑的問道。她當然也願意更舒服一些…。


  「當然不會,仁心郡主可是咱們學院想請也請不到的貴客。仁心郡主,鄭大小姐,這邊請——」


  元世傑打趣了一句,然後帶著他們三個往專門準備用來考試的的場地走去。


  因為今天的考試還包括「射」和「御」,所以,準備的場地是一塊比較空曠的場地。現在,場地的四周都圍滿了人,只留下一條專門給參加考試的先生和新生上場留下的通道。所有的新生都按自己的號碼牌的位置排好了隊。


  場地裡面,好幾位負責這次考試的先生已經站立在場地的中央。看到元世傑過來,俱都恭敬的行禮。當戰王雲戟也出現在場地的中央時,整個場地頓時傳來熱烈的歡呼聲。


  「參見戰王殿下,戰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不管是參加考試的新生還是場地周圍圍觀的新生的長輩們,都齊齊的跪了下去,大禮參拜,整齊的聲音好像演練過無數次一樣的整齊高亢。


  「眾百姓免禮平身。本王今天只是來參觀學子們的選拔,眾百姓不必拘禮。」


  雲戟的清越的聲音響徹全場。眾人這才齊聲道謝後站起身來。


  今天參與新生選拔的先生一共有十位,他們都是學院里最德高望重之輩,同時也是學院最嚴厲的先生。不過,他們在得知鄭諾「仁心郡主」的身份時,卻還是露出狂熱的崇拜之意。


  仁心郡主以一己之力獨挽狂瀾,在瘟疫的肆虐下同戰王雲戟的軍隊一起救了全城百姓的事,他們可是耳熟能詳,比平常百姓知道的更多。自然也對這個庶女出身的仁心郡主更加的愛戴和尊敬。


  「大家不必多禮。本郡主只是有些好奇,所以和王爺一起過來長長見識。」


  鄭諾阻止了十位先生的行禮問安,不欲泄露身份。也不想說自己是來替自己的弟弟加油打氣的。她並不想眾位先生看在她和雲戟的面子上,對鄭奕有所偏愛或者偏見…


  果然,聽到她是和雲戟一起來的,眾先生們都恍然大悟。在大雲未婚夫婦結伴同遊的事並不算出格,這也是為了增加小夫妻的感情,為婚後的夫唱婦隨做準備,不是嗎?

  這次的考試相當嚴厲,每十名新生中只取資質最好的前三名。然後下午,這所有的前三名還得繼續參加淘汰賽,每三名中淘汰一名,只取前兩名。


  饒是這樣,這次的錄取的新生也將有一百多名。今天的考生領取的號碼牌剛好五百六十個,也就是說今天參加考試的新生有五百六十名。按照每一百個錄取二十個的話,也得錄取一百一十二個。


  幸虧京學是所有學院中最大的,能同時容納四五百名學子。而且,這還是因為京學招收新生是三年一招,和科考三年一考是同樣的道理。


  因為去年是科考之年,學院里考取了功名的一部分學子選擇遊學的方式繼續讀書。而不是呆在學院里讀死書,這樣學院才能在今年元宵節過後招收新生入學。


  考試開始了,其實這考試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


  禮,即道德,禮儀。


  樂,即音樂,包括熟悉各種各樣的樂器,並且能獨立演奏。


  射,即射箭的技術,包括五種射技,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以及井儀。


  御,即駕駛馬車的技術。包括鳴和鸞、逐水車、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書,指的是書法。


  數,指的是理數和氣數。當然,也包括技術和方法。


  當然,今天的考試不可能考的太複雜。考的都是一些比較簡淺的,但是要求很嚴格,新生必須做的十分標準而且規範,不容有丁點的失誤。


  大雲是禮儀之邦,所以這「禮」字一項大多新生都做得相當好。最淘汰人的便是後面五項。那些都需要有專門的先生啟蒙,並且規範的訓練。


  今天參加考試的新生大多是七歲到十歲之間,最大的大概就是陳辰,不,現在應該說是鄭辰,已經滿了十一歲。


  考試的新生雖然很多,考試的內容也很多,但是,考試的速度也很快。這些先生都是慧眼如注,選拔的新生幾乎都是那些資質最好的。


  尤其是「射」「御」兩項,新生的人選都是戰王雲戟定下的。所有的百姓幾乎都是心服口服。


  不出鄭諾的意料,鄭奕在各種考試中果然表現的及其出色。尤其是「射」「御」兩項,他可是經過秦老爺子的親自指導的,在在場所有的新生中,他的「射」「御」成績最好。


  即使雲戟也不得不承認,鄭奕確實是一個好苗子。假以時日,他的成績絕對可以媲美當年他那「三元及第」的父親鄭文林。難怪,鄭諾對她的弟弟信心十足。


  不光是雲戟對鄭奕的感覺很好,即使學院里那些以嚴謹嚴厲而出名的先生,也對鄭奕的表現十分滿意。


  鄭奕還不足七歲,打磨的空間還十分巨大。假以時日,絕對能成為書院的驕傲。


  不過,鄭辰的表現也讓人眼目一新。尤其他的禮儀,即使最嚴厲最懂禮儀的先生也不得不承認,他的禮儀簡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


  他的書法雖然尚且稚嫩,但是看得出是因為學習的時間尚淺的緣故。只要勤加練習,進步肯定很大。


  還有「射」和「御」他雖然比不了鄭奕,但是表現比起一般的新生卻不知又強了多少倍。


  最後,鄭辰和鄭奕都成功的被錄取了。


  最讓鄭諾意外的是,鄭國公府居然也有人來參加考試,來的人是四房鄭文海和朱氏的一雙兒子鄭悠和鄭懷。


  鄭悠今年已經八歲,鄭懷只比鄭奕小了半歲,今年已經六歲半了。


  但是遺憾的是,他們兄弟兩人的表現都很普通,不管是那一方面,都沒有特別出眾的亮點。這樣的考生太多,自然是在第一輪就被淘汰掉了…


  今天陪著鄭悠鄭懷兄弟兩個來參加考試的長輩自熱是他們的父親鄭文海。他也知道自己的兩個兒子很有可能過不了考試,他只是被朱氏逼狠了,不得不硬著頭皮請魏姨奶奶幫著在鄭愷之面前求情,帶著一雙兒子前來碰碰運氣而已。


  鄭愷之也許是因為鄭諾的出色引發了他對其他庶孫子庶孫女的重視,居然答應了鄭悠鄭懷上京學參加考試的提議。


  可是,鄭悠鄭懷一直沒有得到過啟蒙先生的啟蒙,各項考試實在不能過關。鄭文海失望的同時卻也發現了鄭芸鄭諾鄭奕姐弟三人,而且,鄭芸鄭諾和參加考試的先生站在一起…


  甚至,戰王殿下也在、


  鄭諾被冊封為仁心郡主這麼大的事他自然知道。而且,鄭諾被賜婚戰王雲戟的消息也不是秘密。他打理庶務這麼多年,自然明白這些關係的重要性。


  他想起以前妻子朱氏對鄭諾一家的交好。他馬上靈機一動,馬上讓自己身邊侍候的人回府想辦法接自己的妻子朱氏來學院一趟。


  沒過多久,朱氏果然火急火燎的趕到了。


  此時,已是午膳時間,所有落選的新生雖然遺憾,但是還是被自己的長輩帶著離開了京學。所有錄取的新生也要先回家,準備明天的正式上學。


  「王爺,元世子,耽擱了這麼半天,我們姐妹也該回府了。告辭。」


  鄭諾正在辭別雲戟和元世傑,準備帶著鄭辰和鄭奕一起回府。不過,她這辭別的話才剛出口,雲戟和元世傑還沒來得及說話,後面卻傳來了一道熟悉的聲音。


  「妾身朱氏參見仁心郡主,給郡主請安。」


  居然是鄭國公府的四房夫人朱氏的聲音。鄭諾想起剛剛鄭悠和鄭懷的表現,不由得嘆了口氣。但是,朱氏是鄭國公所有人中最先向他們一家釋放善意的人,她做不到置之不理。


  「朱姨,你請起。」


  鄭諾轉身,親自將朱氏攙扶起身。


  他們一家已經和鄭國公府脫離了關係,所以她自然不能再喚朱氏「四叔母」。但是,朱氏以前雖然是她的長輩,但是因為並沒有誥命,她也不能稱呼她為「朱夫人」或者「鄭夫人」。所以,她選了一個折中的稱呼,喚她一聲「朱姨」。


  「多謝郡主。可是,郡主,妾身今日過來是有求於郡主的。郡主,妾身的兩個兒子悠哥兒和懷哥兒可是郡主看著長大的。郡主,求求你,幫幫妾身,讓他們和奕哥兒一起進京學讀書吧。妾身求你了。」


  儘管鄭諾親自攙扶,但是,朱氏為了自己的兩個兒子也算是豁出去了。


  他們一家想要脫離鄭國公府,但是鄭愷之卻並不允許。魏姨奶奶也認為在鄭府她到底能幫襯一二,也不同意。好不容易,兒子們爭取到了這次的機會,說什麼她也不能讓她的兩個兒子無功而返。


  這可能是這輩子,她的兩個兒子唯一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她說什麼也不能放過。


  「朱姨,你先起來。本郡主答應你,親自求一求院長。不過,本郡主有話在先,如果院長不答應的話,本郡主也沒辦法。」


  ------題外話------


  感謝189…。3098親的一張月票,感謝誠誠麻麻親的一張月票!

  三號了,有月票的親請一定要將月票投給遙兒啊!


  繼續打滾賣萌求月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