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8 丁漢鐵弗部
想獲得比別人更大的戰功,必須比別人做更多的事情,其中,首先要想的更多。
要給楊遇復仇,西平郡本地參與殺戮楊遇家人以及屬下的必須死,助紂為虐的也必須懲罰,以下犯上對付楊遇的(肯定也會對付自己)也沒有必要活著;此外,還必須打到大涼復地,最好打下一兩個腹地的城池,打的大涼承認錯誤。
以此為目的,必須考慮自己的力量哪裡來,那些人是自己力量的堅實基礎,哪些是盟友,哪些是左右搖擺但是可以爭取的,哪些是敵方但是可以稍微放放,哪些必須堅決消滅。
隴西和湟水流域民族複雜,除了大秦和仇池皇族的氐羌、大涼主體的晉人、吐谷渾主體的鮮卑和羌人、晉興主體的鐵弗人(白蘭羌和漢人),還分佈著羌人諸部、匈奴人諸部、鮮卑人諸部、丁零人、盧水胡、九大石胡、白匈奴、羯族等族類和部族。其中羯族是原來大趙的皇族,隨著大趙滅亡和冉閔的屠殺,羯族已經漸漸消散融入別的族類。
大涼是奉大晉為主的,西平郡又是大涼的一個郡,所以本地人的主體是晉人,佔多大八成的多數,但是力量分散而且不喜武。
在西平郡,人數緊次於晉人的是羌人諸部的後代。大涼和吐谷渾時而征戰時而和平,所以本地留下的羌人已化大涼,而且雖然比經歸晉人稍微好武一些,但是更加分散,且各個部族之間還相互爭鬥不休。
在西平郡,最有戰鬥力和勢力是沮渠姓匈奴族、彭姓的盧水胡和禿髮部鮮卑人,他們人數多,且集中居住,性格兇狠野蠻,還和周圍的本族人有聯繫,一般人不敢惹他們。
經過倖免遇難的楊遇部下陳述,出來大涼派來奪權的人和軍隊,沮渠姓匈奴族和彭姓的盧水胡這兩部族肯定都和楊遇西平郡被顛覆有關係。
而楊遇本人是長寧晉人大族,他的老婆來源於禿髮部鮮卑人,他的母親是乞伏氏鮮卑人。在西平郡被顛覆后,一夜間楊姓全族男性和楊遇核心屬下被屠殺,禿髮部鮮卑人被激烈打壓主要領頭人被關押,乞伏氏鮮卑人被趕出長寧各衙門邊緣化了,所以他們肯定是楊遇一邊的。
丁山速度真是太快了,當他帶著西平郡被俘虜官員到達長寧城外時候,大涼的軍隊已經殺完楊家人,正在屠殺關押的鮮卑人部落首領,禿髮部鮮卑人和一些楊遇屬下正在城內南門內謀划抵抗。所以丁山愕然的發現,南城門忽然打開,自己以及自己的軍隊被大群全副武裝的守軍熱烈的引入長寧城。
加上一千餘本地軍隊,長寧城內的大涼軍隊在人數上優勢幾乎被抹平了,而且還不知道丁山已經進城。以完全攻其不備,戰事立即反轉。
老素上了李偉的毛驢后腰力大減,已經被留在廉川堡當種-——馬了。但是西平和河州最不缺的就是好馬,丁山目前騎的是一匹黑色的大宛馬。黑馬黑鎧,但是人和馬身上都戴著白色孝,馬槊上頁綁著白色布條,還有人不住的在丁山身後大喊:楊遇太守義子,大秦河州刺史丁山復仇來了!大家都跟上!
丁山一馬當先,左手的金碗大的像盾牌,右手中的馬槊拍的路途中的敵兵腦漿迸裂,屍體往兩旁不住的倒飛出去。
這種打法是很費勁而不能持久的,但是丁山必須這麼做,因為自己的力量處於劣勢,城裡也不知道多少人會追隨自己,不在第一時間給敵人重大的士氣打擊,敵人會迅速集結反撲,城裡被打壓的楊遇同情者沒有必勝的信心就不會加入自己。
見丁山殺人如踩蟻,身後的武士也砍人如同切瓜,敵人害怕了退縮了逃跑了,大群的百姓抄起兵器加入了丁山的隊伍。
長寧城裡主要街道是四條成井字的街道,丁山帶兵殺完一條街后,就脫力的幾乎不能動了,可是此消彼長,敵人迅速潰敗投降,丁山的人控制了長寧城。
共經過了兩個多時辰的拼殺,戰事結束后,大涼兩千多軍隊大部被殺少部被俘。
楊遇是西平太守,他的家在西平郡城,但是他的家族和宗祠在長寧。可是,城裡的楊家大院里男女老少和奴婢下人五百餘口都被屠戮一空,連家畜都不放過。看著滿地的屍體,丁山心如刀割。
同時,禿髮部本地的的族長和貴族都被殺光了,男的只剩下楊遇妻子的一個庶出弟弟,只有三個月——這說明除了男女都被幾乎殺戮一空的楊家,禿髮氏最慘,男的大於三個月貴族的都被殺了。
而乞伏氏鮮卑人,首先人數只有五六百,其次,都是依附於楊遇的,本身就沒有形成獨立的部族,而且因為堅決支持楊遇,城內的貴族被殺掉了后,早就成散沙了。
禿髮氏鮮卑在長寧縣也許有上百年了,可是依然保持著部落的組織結構,大家都團結在貴族周圍,從屬於貴族,貴族決定下層百姓的生死。在晉人的地盤,作為少數民族,禿髮氏鮮卑是受到欺負和鄙視的,加上幾乎沒有土地,也不怎麼會經商,沒有貴族帶頭,他們就沒法活了。
禿髮氏鮮卑群龍無首,大家都茫然了。這時候,大秦河州刺史丁山出現了,作為楊遇的義子給了他們投效的對象。況且,禿髮氏鮮卑百姓最崇尚武力,而丁山是以武力高強戰功驚人著稱的。
因此,禿髮氏鮮卑人推丁山為族長,丁山並未同意。
丁山帶來長寧縣的只有一千騎兵,其中一個滿營是朱彤的羽林軍;一個不滿的營是從廉川堡帶來的,總共四百人多一點,主體是紀文靜在左南縣招收的三百士兵。
丁山將這不滿營的四百餘人,加入城外找到的楊家子弟,以及身邊的護衛親軍,在加上願意改變身份的晉人,編為一個幾乎滿編的營,名叫勤字營。
丁山又長寧本地分散的乞伏氏鮮卑人合併入勤字營,編為一個軍民合一的部落叫自己任部落族長。因為丁山自己叫鐵弗丁,這個部落就叫丁漢鐵弗部。丁漢鐵弗部分為兩個營,一個是勤字營;另一個是主要由乞伏鮮卑整編組成的。
丁山將長寧本地分散的乞伏氏鮮卑人編為一個部落,自己任族長。不過部族不叫乞伏或鮮卑了,叫丁漢鐵弗部、乞伏豐字營,簡稱豐字營。
族長對下面每一帳的百姓有生殺予奪的權力的,而軍隊的長官同樣有這權力,所以目前的兩個營的人都沒有反對丁山。
丁山以退為進,不同意自己作為禿髮氏鮮卑人族長和共主,那禿髮鮮卑人再三懇求也不同意。他們最後問如何才能同意:「你都可以任乞伏氏鮮卑人族長了,為何不能任我們族長?」
丁山說:「認我為主,就要以我為名號。你看,現在長寧的乞伏鮮卑人,已經以我名號為部族名稱,叫丁漢鐵弗了。除非你們放棄自己禿髮鮮卑的身份,加入丁漢鐵弗部,否則我不會要你們的。」
丁山又說:「禿髮氏鮮卑人在西平郡以外還有很多,我不希望你么你和外地的同族還有血緣聯繫,否則,我擔心自己像義父楊遇一樣被推翻。」
在胡人心裡,以首領名字為部落名字是很正常的。比如吐谷渾,本來是一個鮮卑部落的首領,後來他就將自己部落用自己名字命名,最後吐谷渾成長為一個大國了。
禿髮氏鮮卑上層都被殺光了,早就沒人拿主意了,答應了丁山,放棄了禿髮氏鮮卑的身份,認丁山為主人,被丁山編入丁漢鐵弗部,為丁漢鐵弗部、禿髮功字營,簡稱功字營。
將楊遇屬下中願意加入丁漢鐵弗部的編為一營,名叫丁漢鐵弗部、楊家偉字營。
本地就地徵集願意加入丁漢鐵弗部的晉人和羌人編為一營,叫丁漢鐵弗部、西平業字營;差不多晉人和羌人一半一半。
原本已跟著丁山的,不願意改變族群的楊遇屬下和本地晉人,還有反正投降的大涼士兵編為一營,當做補充營。
除了彭姓盧水胡人有土地,其他胡人都是生活困苦的,所以一聽說百戰百勝的丁山招兵,立即呼啦的來參軍。所以雖然胡人在長寧找少數,但是在軍隊里他們是多數。
這樣,丁山除了自己帶來的一個滿營的羽林軍以外,在長寧編出了六個營,分別叫「勤」,以及「豐功偉業」。其中,勤字營是剛剛滿編的六百人,楊家偉字營和補充營不滿編,其他各營都超過千人。
這不光是軍隊,他么你們的家屬也編入名冊的,所以這是軍民合一的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