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攪亂一池渾水(1)
第601章 攪亂一池渾水(1)
崔蒲霎時心驚膽戰,趕緊大聲解釋道:「娘子,你別被眼前的表象給騙了!我和她沒有什麼,我們也是今天這個時候才認識的。張大郎君他們可以為我作證!」
張大郎君連忙輕咳兩聲:「這一點,我可以作證。我族中這個阿妹從小就在曲江生活,沒有出過外地去。」
說罷,他忽的轉向自己娘子:「你是不是和她們說了什麼?」
張大夫人臉頓時一白。「方才崔知府夫妻過來的時候,我在廚房給你準備午膳,便沒有見到他們。後來聽他們說有人來祭拜阿舅,再聽了他們的描述,我就知道是崔知府夫妻倆來了。一不注意,我就……」
「將他們的身份泄露了?」
張大夫人悄然將頭點了點。
「你……哎,讓我怎麼說才好?」張大郎君無力嘆道,「二伯一家最愛攀附權勢。當初阿爹在世時,他有阿爹壓著還好點。可是現在阿爹不在了,張家最大的靠山沒有了,他正忙著上躥下跳給張家找靠山、再讓張家恢復往日的榮光呢!二伯府上那幾個美貌的小娘子都已經被他送得差不多了,現在就剩下十六娘最貌美,他是打算拿她做大用處的。現在既然知道了崔知府的身份,他會放過他才怪!」
只是,就這樣堂而皇之的讓小娘子塗脂抹粉之後往墳地上來,這對先人也未免太不尊重了!
「我也沒想到,二伯一家會如此過分。一開始,十六娘子只是說陪我走一段,等快到的時候她又改口說怕我一個人來去孤單,她陪我到門口。可等到了門口,她又說什麼許久沒見你了,想得慌,非要往裡頭走,我怎麼都勸不住。所以才……」張大夫人也是一臉的羞愧,趕緊上前來對慕皎皎和崔蒲賠禮,「今日之事是我的錯,二位還請不要怪到我家郎君身上。」
「沒事,孰是孰非,我們心裡清楚,不會胡亂怪罪的。娘子,你說是不是?」崔蒲連忙擺手,沖著慕皎皎討好一笑。
慕皎皎沒理會他,只冷聲道:「我們既然來了嶺南,就必定會來祭拜張中書。那麼和張十六娘子會碰上也是命中注定的。你們不必擔憂,冤有頭債有主,我們斷然怪罪不到你們頭上。」
也就是說,她會怪罪族長一家子。
不過,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好歹他們並沒有因為這件事就和他絕交。
張大郎君鬆了口氣,幽幽低嘆了聲:「要是阿爹泉下有靈,知道二伯一家子已經把事情做到這個地步了,他肯定也會後悔當初將二伯推向族長之位。現如今,他們是越發的膨脹了。如果能有個人能好好的點醒他們,想必阿爹也是樂見其成的。」
他知道崔蒲和慕皎皎睚眥必報的性子。所以現在就放出話去——你們倆隨便動手吧!反正只要不把人給弄死就行。如果能藉此機會讓他們認清現實改邪歸正,那我們還要反過來感謝你們!
崔蒲聽了,心裡卻並沒有多高興。現在,他的全副心神都放在身邊的慕皎皎身上了。
她生氣了!
察覺到她周身溢出來的絲絲冷氣,崔蒲心裡是既興奮又忐忑。
興奮的,自然是她好容易又為他吃了一次醋!忐忑的,則是眼下自己該怎麼將她勸好?她這次的火氣可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午膳張大郎君只隨便用了幾口,就交給張大夫人端走了。張大夫人自知做錯了事,後來也沒有再多說一句話。
下午,崔蒲和慕皎皎繼續留在這裡同張大郎君閑聊。期間,崔蒲不時便會挑起一個話頭扔向慕皎皎,但都被慕皎皎無情擋回。所以越談到最後,他的心情就越低落,一張臉都垮得不成樣子了。
張大郎君看在眼裡,也不覺好笑——這對夫妻真是出了名的奇葩。尋常不都是做妻子的小心翼翼的討好著丈夫,唯恐被夫君所不喜嗎?他們倆卻是反過來了。認識這麼久,他就一直只見崔蒲在小心翼翼的討好慕皎皎,而慕皎皎則是高冷的站在那裡,任由他跟只哈巴狗兒一般在她跟前蹦來跳去,各種討好。什麼時候來興緻了,她摸摸他的頭給他點反應,崔蒲立馬就蹦躂得更歡了。
真是……丟男人的臉啊!
不過這是別人夫妻自己的相處之道,他不予置評,最多只在心裡偷偷吐槽幾聲就罷了。
到了申時,張家族長果然派了人來請崔蒲夫妻過去赴晚宴。
來人是張族長的大孫子,也就是張大郎君的族侄。這個人容貌和張大郎君有幾分相似,但身上卻沒有半點張大郎君那也安然恬淡的氣息。雖然打扮得人模狗樣的,但他那雙不停亂轉的眼睛已經將他靈活的心思給泄露了個乾淨。
「我們就不去了。我們在廣州還有許多事要做呢,這次過來本也只打算來和張中書說說話、敬他一杯酒。現在既然都已經如願以償了,我們也該走了。」崔蒲趕緊拒絕。
他寧願趕緊離開這個鬼地方,然後就近找個客棧投宿都行。至於在張府用晚膳、甚至在借宿在那裡一晚……還是算了吧!之前在天長縣,蔣老爺一家子的教訓還不夠深嗎?
然而他的話音剛落,慕皎皎就慢悠悠的道:「我累了。」
崔蒲一怔,慕皎皎便又轉向他,一字一頓的道:「我累了。」
「娘子……」崔蒲突然好想哭。
張族長的大孫子聞言卻是大喜:「崔夫人既然來了,那就請隨某回族裡去吧!我們已經給你們準備了上房,您回去了只管去歇著就行了,保證讓你們都舒舒服服的!」
慕皎皎只看著崔蒲不語。
崔蒲欲哭無淚。
他悄悄蹭到慕皎皎身邊:「娘子,你這又是何必呢?」
「我無聊啊!」慕皎皎笑眯眯的道。
這笑容便又驚出崔蒲一身冷汗。
在慕皎皎的堅持下,崔蒲即便再不願意,還是無奈答應了張家族長的邀請,和慕皎皎一道回到張氏族中用晚宴。
其實他們和張氏一族人都不熟。
張九齡出身嶺南張氏,雖然做了幾年京官,但他為人倨傲,為聖人推舉賢才向來是論才能而定,並不徇私。所以在長安時,他也只帶了家眷在身邊,基本沒有怎麼提攜自家人。那次崔蒲和慕皎皎兩個人上門拜見,所見到的張家人也只有他和張大郎君等為數不多的幾個。後來被貶為荊州長史,他只帶了張大郎君去,其他家人悉數回了嶺南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