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唐朝最佳閑王> 第二八二章:毫無挑戰的滅國

第二八二章:毫無挑戰的滅國

  騎在戰馬上,立於中軍之中。


  漫天的黃沙與戈壁,一望無際的,一眼望不到頭。


  伊吾雖小,好歹是個一方諸侯,手中兵力不多,卻也有萬餘。


  但是現在,自己卻沒有遇到一丁點像樣的抵抗。


  不,應該說是連根毛也沒有見到。


  伊吾邊境根本無人駐守,便是與玉門關相連接,如此敏感的地方也是如此,很難想象,但又沒什麼卵用。


  這裡的環境,造就了這裡的特殊情況,其駐軍的難度之大,超乎人類的想象。


  並不富裕的西域諸國,若是都在邊境駐軍,便是這些駐軍也能拖死他們。


  一些實例弱小的,只能保證定期巡視,有些實力的,則可以勉強做到少量駐軍,巡視的更嚴密一些。


  一望無際的沙漠與戈壁,罕見的綠洲,在這裡,根本沒有寸土必爭的概念,讓出一部分領土,將敵人引進來,反而能獲得更大的勝算。


  至於損失,根本沒什麼損失,沒有農田,沒有村落,頂多就是沙漠戈壁上多一些腳印和糞便。


  高昂的戰意,讓薛萬鈞有種異樣的感覺。


  這不是他第一次單獨領軍,但卻是第一次單獨的領著老齊軍,也是以往的對手出征。


  自打李元吉登台以後,就基本與軍隊隔離的薛萬鈞,再一次來到了軍隊。


  感覺卻是天差地別,尚未開戰,薛萬鈞便感受到了這支軍隊的強大之處。


  帶著滿心的感慨與激昂,第二日的日落之前,薛萬鈞便率領著一整個軍團抵達了伊吾治所。


  伊吾並不僅僅只是一個城池的名字,而是包含了整個一片地區,具體的也就是後世的哈密地區。


  平靜的伊吾,破敗的城池。


  漢拔尼並沒有將錢財用作修葺城池,而是用於自己的享樂。


  可以說,如果不是漢拔尼用重利拉攏了那些高層,這伊吾的天早就翻了。


  但是現在,在生死存亡之際,那些重利已經不存在任何意義了。


  沒人會在這個時候拼著放棄自己的生命而去在乎那些利益。


  「將軍,伊吾城門大開,不少官員模樣的人正在列隊,軍士手中沒有武器,還有一顆人頭在前方。」距離伊吾不遠的地方,薛萬鈞接到了斥候的彙報。


  斥候走的很近,伊吾那邊沒有反抗,也看到了斥候的身影,自然也就知道大軍距離這裡不遠了。


  「會不會是敵人的計策?故意讓我們放鬆警惕,從而得以發動突襲?」左軍將軍李大亮疑惑道。


  這種案例不是沒有,反而有很多,也沒什麼好驚奇的,統軍將軍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深入險境,統軍將軍雖然看著很風光,但卻極不好當,耗費的精力也遠非常人所能想象的。


  「應該不會!」薛萬鈞搖了搖頭,繼續道:「此次我軍出其不意,漢拔尼根本沒有反應的時間,便是去四周求援,他們的速度也不可能比我們更快,而伊吾城內最多只有三四千守軍,這點兵力根本不可能對我們造成威脅。所以,我懷疑可能是下面的人殺了漢拔尼,以求自保。」


  前面的那顆人頭,很可能就是漢拔尼的人頭,換個其他人的,也沒必要,沒資格擺在那裡炫耀,這擺明了就是投名狀。


  「要不先派一團人進去看看?」李大亮也覺得有理。


  「李兄,兵不厭詐呀,他們是否真降,只用一計便可看出!」薛萬鈞呵呵笑著,對自己這個老友的耿直還是有些無奈。


  「那就讓他們全部出城吧!」李大亮點了點頭,自然知道薛萬鈞所說的是什麼。


  出城,沒有兵器,也就不可能會有威脅,然後由唐軍控制整座城池,這個時候就算是有什麼想法也晚了。


  最安全,也是最可靠,同時還能試探人心的好辦法。


  但也有一種可能,那就對對方比較敏感,感覺你這麼做是想將他們殺的一乾二淨,從而暴起反抗。


  但是很顯然,伊吾城內的官員們,顯然不這麼想。


  他們沒有能力去抵抗,伊吾的城池並不高大,一個玉門關就能抵得上三座伊吾城的高度,這樣的城池,對於善於攻城作戰的唐軍來說,簡直就是小兒科。


  守是守不住的,幹嘛還要去守?

  體會過唐軍的詭計多端之後,額失力哪還有膽量去做些其他的謀划?

  於是,在接到唐軍斥候的通報之後,額失力立即讓城內所有的軍隊出城,然後將武器統一丟成一堆,士兵距離兵器離的遠遠的,一切皆按照唐軍的囑咐去做。


  他還擔心唐軍這是故意刁難他們,想讓他們反抗,然後好一網打盡呢。


  想給俺挖坑?門都沒有,投降,乾乾脆脆的投降,不給你一點找麻煩的理由。


  額失力的配合,讓薛萬鈞和李大亮不禁放下了心,也因此而感覺有些鬱悶,好端端的戰功就這麼沒有了。


  雖然不費一兵一卒便拿下伊吾,這也算是巨大的戰功,但這種戰功卻不如人頭來的實在。


  先是一團的將士進入了伊吾城,騎著快馬大意的掃了一圈,沒有發現什麼異常,緊接著兩千軍隊直接開入城中,瞬間控制了城牆,以及城中的每一個角落,每一間屋子也不放過,逐一進去清掃了一邊,確認沒有任何的危險,這才出城彙報。


  「罪臣額失力恭迎天朝將軍!此乃伊吾王漢拔尼人頭,請天朝將軍查看!」額失力手舉托盤,上面放著一顆人頭,人頭是閉著眼睛的。


  薛萬鈞又沒見過漢拔尼,自然不知道人頭的真偽,但真與假已經不重要了,就算漢拔尼逃出生天,又能怎樣?


  不過是一介平民罷了,還能掀起什麼大風大浪?

  「爾等作為人臣,能撥亂反正,何錯之有?」薛萬鈞很大方的說著,唐人的威嚴不可犯,但唐人的大度也必須要體現出來。


  他們是來征服的,是來打出大唐威名的,而不是來收拾人,收拾完就走人的。


  恩威並施,中原王朝最善於的就是這個。


  「小臣有罪!」見唐將態度不錯,也沒有怪罪他們的打算,額失力也漸漸的放下了心,也決定要坦白。


  現在說總比以後說要好,萬一唐人後來發現了,自己等人豈不是要遭殃?


  還不如趁著現在唐將高興,自己直接坦白,這樣日後在發生什麼事情,也就跟自己無關了。


  「小臣先前得知此事之時,漢拔尼已經分別派人前往吐谷渾,突厥與高昌進行求援,小臣已經派人去追,但至今杳無音訊,所以臣有些擔心。」


  恩,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反正打死自己也不會承認這個主意是自己出的。


  追的人也的確派了出去,但兩者相隔一天,能追上那才叫怪。


  「無妨!不來則已,來了便要好好招待一番。」薛萬鈞微微一笑,雖然兵力不多,但五萬人的兵力在這裡擺著,自己還真不怵那些勢力,什麼吐谷渾高昌突厥的,不來還好,來了就自己等著完蛋吧。


  對付這些西域國家,遠比對付中原地區的諸侯更容易。


  容易到很多人都不敢相信。


  比如說,當初強大的東、突厥,曾經號稱二十萬大軍南下,實際上也是二十萬人,但真正的戰兵卻不多。


  而在那一戰過後,突厥實際上損失的兵力也就四五萬人,但僅僅只是這四萬人,卻讓頡利一蹶不振,再也沒有反擊的機會。


  人口,是這些民族最大的弊端,所以中原王朝只要能一次性殲滅他們幾萬人的部隊,基本可保二十年的平安。


  而西域諸國更是以沙漠戈壁居多,獨特的地形,限制了他們的人口發展,所以,他們比東、突厥更經不起消耗。


  反觀大唐則不存在這個問題,便是一戰戰死十萬兵力,也只能是肉疼一下,根本達不到傷筋動骨的程度。


  至於吐谷渾,高原地區的游牧民族,其真實實力甚至還比不上這些西域諸國。


  薛萬鈞一點也不擔心,因為,玉門關的這五萬人,只是這個方向的兵力,吐谷渾不來則已,來了就讓他們好好體會一下為什麼大唐的拳頭這麼疼。


  自信的基礎,源自於自身的實力,唐軍的戰鬥力已經是歷史上所有漢人軍隊的頂尖水平,而這是在大量的手雷,投彈車服役之後,加上軍制的改編,讓唐軍更適合進行遠征。


  看著大大小小的百餘位官員,有身份有地位的都在前面,沒身份沒地位的站在後面,一個個像是霜打了的茄子似的,無精打采。


  這麼一幫人,自己是不敢用的,但是將伊吾重新收回大唐版圖,他還是很有興趣的。


  「爾等操勞已久,這伊吾接下來的事情,就不勞煩各位了。諸位有三日的時間準備,三日後,諸位可以到長安去轉轉,興許你們對那裡會比較感興趣。」薛萬鈞繼續保持著微笑,一臉牲畜無害的說著。


  這些可都是有錢人,把他們送到長安,有利於長安的經濟發展,同時也有利於大唐全面控制這裡,防止他們日後做一些小動作,一舉兩得的事情,漢人經常這麼做,也很喜歡這麼做,薛萬鈞自然也是一樣。


  「小臣遵命,這便回家收拾一下……」心中的苦澀怎麼也講不清楚,好在他們並沒有沒收自己的家產,去長安或許也是一條出路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