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八章:魏徵開炮
翌日清晨,李元吉離開了三原,直奔西邊的雲陽。
雲陽的地理位置比涇陽更加尷尬,因為不是主要的通道,且三原捷足先登,佔據了有利因素。
所以雲陽的人流量更加悲劇。
到了臨近正午,李元吉一行這才悄悄的來到了雲陽。
事實上的情況,與自己想象中的差不太多。
涇陽到了晚上還能偶爾的接待幾個商隊,但是雲陽,可以說這裡是毛也沒有一根。
城內顯的有些死氣沉沉,倒也有人,不過是以百姓為主,商隊在這裡幾乎是見不到的,偶爾的能夠看到三三兩兩的馬車進入,但是很顯然,那些是去三原買貨之後回來的,是商家自己派去的馬車。
只是在城內轉了一圈,半個時辰都不到的功夫,李元吉便帶著人返回了長安。
實在是沒什麼可轉的,而一圈下來,李元吉能給出的,也就四個字,毫無生機。
沒有進行改革之前,雲陽的日子就不怎麼好過,但好歹還可以通過過境稅來稍微彌補一些,但隨著過境稅的取消,又不在主要的商道上,所以雲陽這下也就徹底的歇菜了。
短短的兩天微服私訪,走訪了三個縣城,但是李元吉心中卻對整個大唐的境況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這種現象不是偶然的,不存在什麼季節性,但也必須要想辦法去改變,雖然很難,但若是不做的話,等待著這些本就不富裕,又不在商道上的縣城來說,基本上是死路一條。
現在不比後世,經濟不行可以修一條高速公路,再不濟還可以想辦法搞一條鐵路,只要交通方便了,政策上在給些優惠,很容易將外來資金帶進來。
但是現在,高速公路不存在,鐵路雖然有了,但那是戰略性的,不會為了某個縣城而特意修一條鐵路。
至於政策,全天下都是一個樣,地方官府是無權做出這些決定的,他們也沒有那個膽量敢去上報。
就算是有地方上報了,朝廷也絕不會批准,沒有這個先例,加上地方太多,能夠投資的資金並不多,開了這個頭,現在就等於是打開了一個惡性循環的根源。
回到長安已是深夜,儘管城門已經關閉,城內也已經進入宵禁很長一段時間。
但是代表著至高皇權的李元吉,還是輕而易舉的進入了長安,回到了宮中。
「陛下您可回來了!」前腳剛一進宮,還沒來得及洗漱休息,房玄齡等人便一擁而上,滿臉氣憤的找上了李元吉。
「諸卿為何還在宮裡?」李元吉愣了下,不禁問道,難道又出什麼事了?
「陛下九五之尊,怎能如此隨意離開長安呢?而且還只帶了那麼點人,連宋忠都不知道您去了哪裡?臣等這兩日以來也更是茶不思飯不香,甚至連覺都睡不著。」房玄齡沒好氣的嘟囔著。
這事本來是沒人知道的,但是昨日蕭冼有事要找皇帝彙報,結果來了之後卻是沒能見到人。
宋忠說是皇帝身體欠恙,暫不接見大臣,結果死腦筋的蕭冼就要去找御醫,宋忠死活不肯,自然也就露餡了。
再然後,一眾大臣也就在這裡等著,並且派人到各個城門候著。
這不,前腳剛得知李元吉回來的消息,後腳這幫大臣們就立即趕了過來,勢要討個說法。
「朕只是到外面看了看而已,沒什麼大事,諸位都先回去吧,明日晚些時候來議個事。」李元吉毫不在意的揮了揮手。
「陛下為何就看不出此事的嚴重性呢?陛下若是有事,大可派人前去解決,若是放心不過,也可通知禮部,兵部準備一番再出去,如此冒冒然然的就離開了皇宮,倘若陛下在外面出個什麼事,大唐又將如何?陛下身為皇帝,就理應為大唐負責,而陛下如此不重視自己,又怎能為大唐負責?這還讓大唐百姓如何將身家性命託付於陛下?」魏徵一臉嚴肅的指著李元吉怒斥道。
雖然入了閣,但也僅僅只是有個投票發言權,實權什麼的依舊是沒有。
很多事情李元吉都做的很有分寸,也很合適,所以他找不到什麼理由來進諫。
現如今李元吉給了他一個這麼好的理由,其他大臣又不敢去亂說,魏徵又豈能放過這個機會?皇帝又能怎樣?逮住了當然是一頓猛懟啊,不把你懟的懷疑人生,保證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就算俺輸。
「好!好!好!以後朕再出去的話,就多帶一些人。」聽的頭痛的李元吉,忍不住的連連求饒。
魏徵就是條瘋狗,但是這條瘋狗他不咬無錯之人,但凡是他認為有錯的,都會狠狠的一頓猛批,劈頭蓋臉的那種。
他才不會管你是皇上還是大臣,他乾的就是這個活,跟御史差不太多,不彈劾人的話,哪來的政績?怎能凸顯自己的重要性?
身邊放著這麼一個人,對於李元吉來說,或許會有些不爽,但從長遠來看,這絕對是個好事,至少當他站出來的時候,你會認真的考慮一下這件事情是否可行?
微服私訪,李元吉並不認為這是什麼大事,再說自己也不是出去找麻煩的,就在長安周邊,跟普通百姓打下交道,就算遇見什麼不爽的事,也不會強行出頭,完全沒什麼危險性嘛。
況且這又不是後世,一台電視就能讓你瞬間成為全國人民的老熟人,現在的皇帝,就算走在大街上,都沒人能認出來,前提是別再長安這種地方。
見李元吉做出了保證,一眾大臣這才無奈的離開皇宮。
……
翌日!
儘管李元吉已經說了晚些時候,可大臣們還是按時的來到了內閣,皇帝剛一回來,就要召開內閣會議,這意味著什麼?
至少所有人都覺得,這事可能不會小。
因為李元吉是那種懶的連常規的會議都想翹班的人,凡事主動召開的,必然是某些大事,雖然有些事情他們並不認為很大,但確確實實的,對於整個局勢都存在著一定的影響。
「朕這兩日走了涇陽,三原,雲陽三地,跟官府的小吏聊過,也跟販運貨物的商販聊過,百姓的想法,朕也了解了一些,感慨頗深吶!」會議一開始,李元吉便直接說出了自己這兩日的行程。
「一個在垂死掙扎,一個在藉機壯大,一個在等死!這三個地方,基本上也代表了整個大唐所有州縣的情況,一些緊靠官道,位置又好的地方,便是不怎麼用心,其收入也會比以往更高一些,而那些不在主要官道上,或者地理位置又不好的地方,日子過的會比以往更苦。大前日皇甫尚書跟朕說,下面州縣一片哭窮,到處都是要錢的奏疏,朕有些不太相信,但這一趟下去,朕相信了,但也有些無奈,有些恨鐵不成鋼。」李元吉繼續說著自己此行的感受。
其實很多事情並不是真的不知道,而是要看你有沒有用心,是不是真的想去了解。
後世那種所謂的調研,李元吉是不相信的,他們若能真的調查出問題,母豬都會上樹了。
甚至個別地方,還精心打造了一條完美的調研之路,無論什麼人來,無論想要了解什麼,走這一條線,就能調查出所有的結果,而這個結果,其實是很完美的。
但離開這條線之後,你就會發現,其實我們好想生活在新聞.聯.播里,那裡房價永遠不漲,蔬菜永遠是放心的,工資永遠是花不完的,那裡的百姓很幸福,無論是什麼事情,總會有人急著上門幫忙,就算你沒錢,也會有人給你送錢,不要也的要,還不著急還的那種。
正是因為知道這些,所以才微服私訪,什麼人也不通知,什麼話也不說,一場說走就走的微服私訪。
「改革必然會有一段陣痛期,再深入一些,倒不如說是那些不在官道附近州縣的陣痛期,三個地方,給了朕三個不同的感受,三原做的最好,經濟也比以往更繁華,人流很多,甚至模仿著鎮北也搞了個三原大市場,為了促進交易的達成,甚至對這些商隊進行了特殊的照顧,宵禁之後,可由衙役護送著回客棧,這些都是好的,只要在控制範圍之內,是可以去嘗試的。
但是最讓朕覺得欣慰的,還是涇陽,雖然同處官道,但地理位置卻不佔什麼優勢,導致所有商隊全部跑到了三原。但他們也依舊沒有放棄,還是想出了通過降價等方式來拉攏商隊的留宿,雖然效果不佳,但至少初衷是好的,方向是對的。
至於雲陽,或許是朕在那裡待的時間太短了,所以沒能看出點什麼,暫時不去評論這個。
改革是要繼續下去的,要將好的一面繼續發展下去,將不好的一面逐漸的改變過來。但人的精力終歸是有限的,你們現在負責的事情已經夠多了,所以,朕打算把馬周調回來,他跟朕的時間最久,接觸的這些也是最多的,沒人比他更適合做這個。」說著說著,李元吉還是說出了重點。
微服私訪是重點,看出問題也是重點,但最大的重點,還是將馬周調回來。
調一個都督回來,這不是什麼問題,只要皇帝提起來了,大臣必然會同意,也沒人會不同意。
但李元吉將馬周調回來,可不僅僅只是調回來那麼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