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唐朝最佳閑王> 第七一三章:期待

第七一三章:期待

  蔣田很專業,雖然並不是軍工專業出身的,但從零開始,跟隨著大唐軍工一起起家,進步的蔣田,在戰車工業這方面無疑有著巨大的話語權。


  期間李承光只是不斷的詢問著,聽著,即便發表自己的意見,也是用探討的方式去詢問的,當得到蔣田的解答之後,李承光也並不會去深究這些問題。


  兩人愉快的聊了差不多半個時辰的時間,將這台新式戰車從內到外聊了一個遍。


  而直到這個時候,李承光才算是真正的明白,為什麼這台戰車會出現。


  為什麼他們有能力製造體積更大,裝甲防禦更安全,火炮口徑更大的戰車,卻依舊選擇了這款看似很薄弱,各項性能都不是最優秀的戰車。


  原因很簡單,使用環境,敵軍情況。


  單憑這兩點,就足以確定眼前這台戰車的地位了。


  新式戰車全重一萬二千七百斤,換算下來也就是6.35噸,這個重量幾乎已經是極限了。


  再重的話,目前水泥公路的橋樑倒是可以支撐,但問題在於,軍隊的使用環境,可不一直是在水泥公路上的。


  而這個重量,恰好距離浮橋最大承重8噸有一定的距離,算上成員以及彈藥的重量,剛好可以使它安全的通過浮橋。


  這才是重點,不能造出來更牛逼的坦克,到時候遇見一道河就懵逼了,那才是最大的尷尬,我要這鐵器有何用?


  另一個敵軍情況,就上一代戰車都已經能夠在戰場上所向披靡了,新一代戰車雖然速度慢一些,但依舊夠用,兩代戰車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快一慢,一個突擊隊,一個火力攻堅隊,可以形成一個玩美的搭配。


  而且李承光還得知了一個不為人知的消息,目前蔣田他們已經掌握了加強版戰車的相關技術,而這個相關技術也就是增加裝甲厚度,提高戰車的自身重量,以此為根基,然後增加火炮口徑,提高戰車的攻擊力,但這個問題又回到原點了,交通情況不允許。


  不過就目前為止,這兩代戰車已經完全夠用了,所以蔣田他們的下一步計劃,並不是研究新的戰車。


  一是要等蒸汽機組那邊搞出來新的強力整機器,從而代替現在採用的這款,以此來提高戰車的動力性能。


  另一個,他們打算對這台戰車進行全方位的改進。


  就是在這台車的原基礎上,對操控性能進行改進,從而使這台戰車的操控可以比現在更優秀。


  接下來他們將主要公關炮塔的旋轉,目前炮塔旋轉是個大問題,左右旋轉需要裝填手手動去搖,雖然利用了槓桿原理,但操縱起來依舊很吃力,一個普通人,力氣不算太大的,操縱著炮塔轉一圈就會累的大喘氣。


  而蔣田最多也就操縱著轉兩圈,再多的話手臂就不是自己的了。


  炮管上下調整倒是省力了些,但也僅僅只是相對省力。


  而這樣的性能,對於戰鬥來說,顯然是一種累贅,現在這個情況倒還好說,但也不可避免的會耽誤一些戰機,但一旦對面有了火炮等可以直接摧毀戰車的裝備,他們這種性能就不夠看了。


  李承光倒是想繼續探討下去,但問題很尷尬,他又不懂這些東西,所以也就沒了繼續討論下去的資本,這事只能不了了之。


  位於鄭州的工廠大約還需要兩年的時間才可以投產,所以對於蔣田他們來說,時間還有,不用過於著急。


  當然,以大唐現在的能力,集中精力的話,一個機械工廠只需要半年不到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了,但人員才是重點中的重點。


  而這些都是技術性人員,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培訓,就算其他兩個廠可以支援,但支援的力度也不會太大,還是需要他們自己去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需要的時間就會多一些,不過這也是正常的,當後期工廠越來越多的時候,專業類人才也隨之會增加,到那時候新建一座工廠,每個廠調一部分人過去就足夠了,不用像現在這麼麻煩。


  ……


  從試驗場回來之後,李承光又特意參觀了禁軍的營地,親自觀看了禁軍裝甲部隊的演練。


  對於這股鋼鐵洪流,李承光內心深處還是有些恐懼的,儘管這是大唐的力量,可他已經看到了血肉之軀在抵擋這股鋼鐵洪流的時候,會是一副什麼樣的場面?

  沒有人可以擋下它,絕對沒有。


  這些年來,大唐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每一天都有一個全新的模樣,每一天都在書寫著一個全新的歷史,每一天,都是華夏民族最輝煌的一天。


  一個這樣的江山,將來要交到自己的手中,李承光此刻也是倍感壓力。


  是的,壓力。


  有興奮,有激動,但更多的卻是壓力。


  他知道自己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帶著大唐向現在這樣一直騰飛下去,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意識,依舊落後父皇太多太多,這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這是事實。


  現在的大唐,已經讓所有人都感之震驚了,沒有人知道大唐的明天會是什麼樣子,所有人都在瘋狂的學習著,瘋狂的補充著養份。


  之前去拜見剛剛退下去不到一年的蕭瑀,在聊天的時候,蕭瑀卻在不斷的感嘆自己已經落伍了,已經跟不上大唐的腳步了。


  儘管這幾年朝廷已經刻意的放緩了腳步,希望可以給大家更多的時間去適應,去習慣,去學習,但那種震撼依舊還是存在的。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神元十二年也即將步入尾聲,迎來全新的神元十三年,一個誰也不知道會是什麼模樣的神元十三年。


  而對於正旦朝會,所有人都在期待著。


  李元吉已經下令了,要在正旦朝會上公布一年來的成果。


  不再是以前那種形式上的彙報,而是要拿出詳細的數據來作為支撐的。


  這是朝廷第一次如此細膩的公布這些事情,而不再是以前那樣,今年的形式多好,收穫多少多少之類的沒營養的利好消息。


  而李承光,也同樣在等待著,期待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