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明墨客> 第419章 一波三折面君路(上)

第419章 一波三折面君路(上)

  李成桂是元朝斡東千戶所千戶兼達魯花赤(掌印者,也就是一地的都官,執掌軍政民政)李子春的嫡長子。

  1356年,李成桂與其父幫助高麗王朝恭愍王收復雙城總管府後歸附高麗,後由於在抵禦元朝紅巾軍的入侵中戰功顯赫而被提拔。

  現在的李成桂可是手握高麗王朝軍權的護國大將軍。

  俗話說槍杆子里出政權,李成桂手握數萬雄師,在高麗王朝那是說一不二的存在。

  前幾次高麗來使,均未得到大明皇帝陛下的單獨接見。

  這可把高麗王給嚇尿了,他們原來可是北元的附屬國。

  吃的是北元的糧餉,做的是北元的官職。

  自從老朱飲馬長江,佔據金陵,虎踞龍盤今勝昔登基稱帝后,高麗王朝就第一時間派人前來俯首稱臣。

  中原王朝無論是誰在主宰,高麗都脫離不了宗主國的恩封的。

  否則的話,那就會遭到滅頂的打擊。

  大明偉大的皇帝陛下是接受了他們高麗國的效忠,也賞賜了封號。

  可是也不知道最近幾年,每年派出的朝貢使節都無一例外的不被大明皇帝陛下接見。

  到底是驢不走啊還是磨不轉啊,高麗國上下無不心驚膽戰。

  老朱的兵峰正盛,在跟北元的歷次戰爭中,無不是佔據上風,把北元打的是節節敗退,遠遁草原之中,不敢露頭。

  曾經北元的使節來高麗商談過,要他們高麗國出兵大明遼東,北元兵出草原,兩面夾擊大明王朝。

  額,高麗王都要哭了,這兩方面沒有一個是能夠得罪的。

  北元雖然在大明的兵峰下望風而逃,可是真要是對付他們一個小小的高麗國,那還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的。

  一時間高麗王是左右為難,後有大臣出主意,先答應北元。

  先拖延住再說,虛張聲勢一下,但是不要真的出兵。

  否則,等大明皇帝陛下知道了,他們小小的高麗國就要承受大明皇帝陛下的雷霆之怒。

  俗話說君王一怒,流血漂櫓,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忽悠走了北元使節,他們也的確派兵在遼東邊界虛晃了一槍。

  可是又趕緊派出使節,前往大明說明緣由,以乞求大明皇帝陛下的原諒。

  這也是為什麼北元會突然間在過年的時候,鑽出來襲擾的根本原因。

  可是北元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他們的兩面夾擊的計劃從一開始就註定是一場鬧劇。

  高麗王已經把他們無情的給出賣了,賣的是徹徹底底,乾乾淨淨,褲衩子都給他們沒留下。

  也不得不佩服李芳雨,這傢伙別看年紀輕輕,卻是文武雙全。

  這次他身負使命,知道此行干係重大。

  要是不能得到大明皇帝陛下諒解的話,,那這個後果可不是他們小小的高麗國能夠承擔起的。

  自從進入大明腹地以後,李芳雨是不由得心生羨慕震撼之意啊。

  大明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戰爭的潛力太大了,遠遠不是他們偏安一隅之藩屬國所能抗衡的。

  沿途穿關過府,心中對大明的仰慕之意更是深深植根在他的心頭,頗有一種悔不生是大明人的感嘆。

  到了京師后,他數次求見禮部尚書郭宗伯,可是毫無疑問的是,他跟歷次前來出使的高麗使節一樣的待遇。

  在鴻臚寺開始漫長的等待。

  連大明的「外交部長」都見不到,就更不用想見大明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老朱了。

  可把李芳雨給急壞了。

  急的他是坐卧不安,茶飯不思。

  不過這傢伙自幼熟讀漢學儒家經典,對於漢文化是比較了解的。

  這不奇怪,自從朝鮮半島有國度以來,就擺脫不了漢族的影響。

  他們更是深以學漢文化為自豪,高麗朝堂的文書就是漢字書寫,上流人士以會說漢話,寫漢字為榮。

  李成桂作為一方手握重兵的梟雄人物,自然對他的兒子是大力栽培的。

  李芳雨又是李成桂的嫡長子,那更是傾盡全力的栽培。

  是以,熟諳漢人官場文化的李芳雨,可沒有坐以待斃。

  他先是用高麗使團中的歌女贈送鴻臚寺卿許光耀,這老傢伙別看五十多了,鬚髮皆白,可是特別喜好風月之道。

  文人雅士暢論風流唯淑女窈窕也!

  摸清楚許光耀的臭德行,打通了面見禮部侍郎周宗伯的機會。

  額,周宗伯當第一次見到李芳雨的時候,都愣住了。

  他差點沒有下跪叩頭。

  這他娘的跟太子殿下長的也太像了啊。

  幸好,他事先知道這是高麗國的使節。

  而李芳雨一身奇裝異服,一見到他就主動上前行禮攀談。

  一口蹩腳的漢話,才讓大明的禮部尚書周宗伯老爺子回過神兒來。

  不過,他的態度可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啊。

  對李芳雨禮讓謙遜,客氣的讓李芳雨都有點渾身不自在,都有點摸不著東西南北了。

  這叫什麼事情嘛!明明人家大明的「外交部長」是個懂大局識大體的謙謙君子。

  可是為什麼那麼多的高麗使節回去后把他說成是個要吃人的老虎了捏?

  面都不給見,還說什麼因為見不到禮部尚書大人,上次的使節出了個餿主意,當街攔轎子。

  結果被打的屁滾尿流,還被送進了錦衣衛指揮所的大牢里。

  要不是上下活動,使了大量的銀子的話,恐怕就不能回到高麗了。

  日了個日的,看來那些無能的高麗使節,就是把國家給的銀子貪墨享受了,害怕無法回去交差,而編造出來的啊。

  等老子回國后一定狠狠的參奏他們一本,這不是誤國嘛!

  他哪裡知道禮部尚書周大人,是因為他的長相酷似大明的太子殿下朱標啊。

  周宗伯是很為難的,老朱曾經有過旨意。

  這些藩屬小國,交給鴻臚寺就好,無須帶到朝堂上來。

  於是老周很是忠實的執行老朱的旨意。

  但是他不知道老朱不想見高麗使節的真是原因。

  老朱是熟讀史書的,歷次來使的朝貢貿易,都是中原王朝吃虧的。

  他們這些藩屬小國,能有什麼好東西?

  就帶來一些所謂的土特產,就能每一次換取中原王朝皇帝的大量賞賜,每一次都是賺的缽滿盆滿的。

  媽的,真當老子是冤大頭啊。

  老子現在執掌大明帝國,國家尚未完全一統,邊境將士正在血戰中。

  有錢給我大明的將士花用也比給你們這些養不熟的狼崽子強啊。

  誰統一中原王朝,你們就向誰效忠,毫無節操,毫無下限。

  元朝的時候,你們當孫子,老子一佔據中原,登高御極,你們又來舔屁股。

  老子手裡窮的叮噹爛響,一條褲子恨不得都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在三年的,哪裡有多餘的錢財賞賜給你們?

  想見老子,等著吧……

  大明墨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