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高處不勝寒
小丫頭雙手托腮,遙望著窗外的雪景,眼底盈滿了思念。
她想家了。
長安城國公府,清水縣杏花村。
都有她牽掛的人啊!
葉駿有些心疼的將小丫頭抱在了懷裏,用溫暖的懷抱,無聲的安慰著。
“本來還以為等我及笄的時候,大家都會圍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呢,如今看來是不可能的了,”洛陽局勢不明,蜀地的局勢更是瞬息萬變。
所以家人好友們還是留在故鄉比較周全。
可鈴兒心中的思念,就像是突然打開了閘門的洪水,很是洶湧。
“我們會盡快處理好蜀地的事情,等一切都塵埃落定了,我們也該大婚了。”葉駿忍不住嗅著她的發梢,沉醉在那陣芬芳之中,“鈴兒,多希望你快點長大啊!”
他的小丫頭,正是含苞待放的年紀,散發著迷人的芳香。
他多想將她摘下藏在自己的懷裏,獨自欣賞這份美麗。
兩個人靜靜相擁,認真的聆聽著窗外雪落下的聲音。
彼時葉坤正在細心的喂著江月茹吃燕窩;
葉宸正在給馮春兒揉捏肩膀;
歲月靜好,大抵如此了。
長安皇宮養心殿。
南宮燁看完了葉宸快馬加鞭送來的密折,心情驟然變得沉重起來。
他閉上了眼睛,靠在了龍椅上小憩。
蜀地的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複雜。
熟悉的腳步聲漸漸靠近,他抬眸,正好對上了柳書雅那溫柔關切的目光,“皇上近日政務繁忙,就連吃飯這麽重要的事情也忘了?”
“書雅怎麽來了?”南宮燁挑眉淺笑,疲憊的聲音中帶著藏不住的溫柔。
“臣妾擔心皇上的身體。”柳書雅莞爾淺笑,輕聲解釋道,“特意下廚做了一碗牛肉刀削麵,皇上賞臉嚐嚐?”
“好!”南宮燁欣然應允。
隨著她掀開了食盒,碩大的描金白玉大海碗中裝著滿滿當當的麵條,上麵還點綴著鮮亮的小辣椒以及翠綠的芫荽,讓人一眼便生出了食欲。
“皇上尋常愛吃辣,可臣妾這兩天夜裏總是聽到您隱忍的咳嗽聲,便沒怎麽放辣椒,您將就著吃?”
“我夜裏咳,吵醒你了?”南宮燁攥住了她的手,有些心疼的解釋道,“本想著晚上就不會坤寧宮了,省的影響你休息,可如今已經養成了習慣,夜間若是不抱著你,實在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柳書雅有些羞澀的笑了笑,精致姣好的麵容上驟然浮現了兩朵紅霞。
“皇上慣會打趣臣妾!”她撇嘴,嬌嗔了一句。
“朕隻是實話實說。”南宮燁看著她的眼睛,目光誠懇的說道。
“其實……臣妾也一樣。”柳書雅有些害羞的垂首,語氣也漸漸地有所減弱,“每天晚上盼不到皇上的身影,竟然也無法入睡。”
南宮燁輕輕地攥住了她的手,“這段時間朕太忙了,都未曾抽出時間多陪陪你。”
“皇上政務繁忙,能夠每晚都回到坤寧宮歇息已是難得了,臣妾已然萬分感恩了。”柳書雅乖巧的說道,“皇上先吃麵吧,一會麵涼了,味道就不好了。”
“好。”
南宮燁抬頭看著她,笑容很是溫柔。
他端起了那碗麵,認真仔細的品嚐著。
“皇後親手做的刀削麵,很好吃。”
“皇上別光顧著吃麵了,嚐嚐這牛肉吧,臣妾找葉二嫂討了方子,用了整整十六種香料鹵製的牛肉,真的很香,入口即化。”
“葉二嫂是個妙人,拖她的福,朕才能如此的有口福。”想起豪爽灑脫的江月茹,南宮燁笑著感慨道,“對了,書雅,忠國公那邊來信了,其中鈴兒那丫頭也給你寄了一封信。”
“真的?”聽到鈴兒給自己寄了信,柳書雅興奮不已。
她迫不及待的打開了那封信,認真的看著信上的每一句話。
“原來洛陽的冬天比長安還要冷啊!”一刻鍾後,柳書雅依依不舍的收回了目光,將那封信小心翼翼的疊了起來,揣進了寬大的衣袖之中,“皇上,你說他們在洛陽會不會挨餓受凍啊?鈴兒那丫頭的身體看著強壯,實際上外強中幹,臣妾是真的很擔心!”
“放心吧,那洛陽太守洛揚是個聰明人,自忠國公亮明了身份後,他很是恭敬。”南宮燁迅速的解決了那碗刀削麵,笑著寬慰道,“所以你也不必太擔心。”
“話雖如此,可洛陽畢竟不是長安啊。”柳書雅還是有些心疼鈴兒,“聽說她在老鱉山的時候受了重傷差點就……可這丫頭向來是個報喜不報憂的性子,她在信裏說的盡是一些瑣碎的小事,中間還穿插了兩個笑話,就是沒說她受累受傷的事情。”
“說起來,等過了年,她也該及笄了。”柳書雅忽然想到了正月十五就是鈴兒十五歲的生辰了,“若是她還在長安的話,咱們可以給她操持一場盛大的及笄禮……可惜……”
女子及笄,尤為重要。
她原本想著要親自主持鈴兒的及笄禮,給予她最尊貴的榮寵。
隻可惜,眼下是沒希望了。
“倒也不必氣餒,等到她和葉駿的大婚的時候,朕再多添些賀禮。”南宮燁摟住了她的腰肢,讓她坐在了自己的懷裏,“倒是忠國公的兒子,也該被封世子了。”
“皇上打算賞賜忠國公府?”柳書雅眼前一亮,興致衝衝的問道。
“嗯,這些時日,國公爺在蜀地做出的成績,有目共睹。於情於理,朕都該好好賞賜他一番。”南宮燁笑了笑,心中已然有了決斷。
“那臣妾先替葉家大嫂謝謝皇上了~”
“不過眼下朕有件事很為難,想聽聽書雅的意見。”南宮燁想了想,將擱置在桌麵上的那封密折遞給了她,“打開瞧瞧?”
柳書雅乖乖打開,看完了密折上的內容,有些意外。
“朕從來都沒想到,父皇竟然早就在蜀地布了局,被他貶黜到蜀郡的那些官員,明貶暗升。若是那些人不曾忘記初心,那麽收服蜀地,事半功倍。”憶起已經亡故的隆慶帝,南宮燁免不了有些悵然,“從前我總覺得父皇太過懦弱,對皇祖父言聽計從,不堪為君。可如今我才明白,父皇不是不想為,而是不能為。高處不勝寒,這句話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