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講了膽囊的疾病,我們再來看看小腸的疾患,從上到下談六腑,容易加深印象。
談小腸的疾患時,我們先來看看小腸功能,可以概括為兩點:
1、受盛化物;2、主泌別清濁
第一點:受盛化物:小腸主受盛化物是小腸主受盛和主化物的合稱。受盛,接受,以器盛物之意。化物指的是變化、消化、化生之謂。小腸的受盛化物功能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小腸盛受了由胃腑下移而來的初步消化成的食糜,起到容器的作用,即受盛作用;二指經胃初步消化的飲食物,在小腸內必須停留一定的時間,由小腸對其進一步消化和吸收,將水谷化為可以被機體利用的營養物質,精微由此而出,糟粕由此下輸於大腸,即「化物」作用。
第二點主泌別清濁:泌即分泌。別即分別。清即精微物質。濁即代謝產物。
小腸主泌別清濁,是指小腸對承受胃初步消化的食糜,在進一步消化的同時,並隨之進行分別水谷精微和代謝產物的過程。其中分清,就是將飲食物中的精華部分,包括飲料化生的津液和食物化生的精微,進行吸收,再通過脾之升清散精的作用,上輸心肺,輸布全身,供給營養。而別濁,則體現為兩個方面:其一,是將飲食物的殘渣糟粕,通過闌門傳送到大腸,形成糞便,經肛門排出體外;其二,是將剩餘的水分經腎臟氣化作用滲入膀胱,形成尿液,經尿道排出體外。
《諸病源候論?諸淋候》中寫道「膀胱與腎為表裡,俱主水,水入小腸,下於胞,行於陰,為溲便」。因為小腸在泌別清濁過程中,參與了人體的水液代謝,故有「小腸主液」之說。
張景岳在《類經?臟象類》中寫道:「小腸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濁,水液由此而滲入前,糟粕由此而歸於后,脾氣化而上升,小腸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
小腸分清別濁的功能正常,則水液和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若小腸功能失調,清濁不分,水液歸於糟粕,即可出現水谷混雜,便溏泄瀉等。
因「小腸主液」,故小腸分清別濁功能失常不僅影響大便,而且也影響小便,表現為小便短少。所以泄瀉初期常用「利小便即所以實大便」的方法治療。
小腸的受盛化物和泌別清濁,即消化吸收過程,是整個消化過程的最重要階段。在這一過程中,食糜進一步消化,將水谷化為清(即精微含津液)和濁(即糟粕,含廢液)兩部分,前者賴脾之轉輸而被吸收,後者下降入大腸。
小腸的消化吸收功能,在臟象學說中,往往把它歸屬於脾胃納運的範疇內。脾胃納運功能,實際上包括了現代消化生理學的全部內容,以及營養生理學的部分內容。故曰:「人納水谷,脾化精微之氣以上升,小腸化糟粕傳於大腸而下降」(《醫原》)。所謂「脾化精微之氣以上升」,實即小腸消化吸收的功能。所以,小腸消化吸收不良之候,屬脾失健運範疇之內,多從脾胃論治。
臨床中,凡小腸功能吸收較差的患者,多出現身體消瘦,面色黃白,飲食稍稍不注意即出現腹痛腹瀉,歷代醫家的治療大多認為患者脾胃虛弱,從調理脾胃入手進行調治。其實不然,小腸之功能但從脾胃入手,往往收效不佳!
胃的主要功能是腐熟水谷,小腸的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別清濁,脾的功能是主運化。小腸功能體現在在胃與脾之間,沒有小腸受盛化物,則胃中之食糜無以下傳,沒有小腸的泌別清濁,則脾之所運無物可以體現,小腸就好像一個橋樑,溝通胃與脾的橋!
胃腐熟水谷之熱來源於心,心寒則胃之腐熟功能減弱,心熱則胃之腐熟功能增強;脾之運化功能依附於腎,腎陽虛則脾陽虛,運化功能減退,腎陽不虛,則脾之功能健全。
因此小腸之功能體現在胃與脾之中,實則體現在心與腎之中也!調理心腎才能調理脾胃,調理心腎也就能調理小腸!
現代醫學對肝、心、脾、肺、腎五臟均有研究,對膽、大腸、胃、膀胱也均有研究,並均有可以測定之儀器。但針對小腸和三焦則無確定之儀器,三焦因其實質的爭議尚可理解,但小腸這一重要的臟器因無特定儀器檢查,這樣盛行的西醫治療方案針對小腸病研究少之又少,導致很多疾病沒能及時檢查而導致誤診。
或許有人說,可以做小腸鏡檢查,的確可以。但因此設備價格昂貴,操作困難,在全國能做此檢查的醫院寥寥無幾,小腸之病果真無足輕重乎?
《脈經》中寫道:左手關前寸口陽絕者,無小腸脈也。苦臍痹,小腹中有疝瘕。左手關前寸口陽實者,小腸實也。苦心下急痹,小腸有熱,小便赤黃。左寸浮取無脈,為之陽絕,即無小腸脈,小腸有疝瘕,借用現代醫學來說,是小腸內有息肉,小腸外壁有淋巴結腫大。患者表現為苦臍痹,也就是患者肚臍周圍疼痛,這種病例在臨床上很容易碰到,西醫沒法每個患者都進行小腸鏡檢查,只能通過做B超觀察,發現小腸外腸系膜上淋巴結腫大,最後採取抗生素治療。其實這些病例在《脈經》上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這樣的病人小腸有寒,小腸經不通,除了臍周作痛外,有的患者表現為背痛,為啥?看看手太陽小腸經的循行途經就知道了。
左寸浮取脈實,為之小腸實,小腸有熱,小便黃。這樣的脈象非常常見,患者除了小便黃、臍周痛,還表現為心煩、失眠、多夢。為啥?心與小腸相表裡,小腸熱則心火亢盛,自然出現心煩失眠了。
小腸的疾病,調理脾胃並非是關鍵,小腸有寒者,溫腎健脾則腸寒可除;小腸有熱者,清心瀉火,通利小便則腸熱可除,寒熱平衡,則小腸功能自健也!
溫腎健脾可以採用理中湯,清心瀉火可以運用導赤散,所以小腸的疾患用此兩方作為
基礎方,隨證加減,未有不愈者。
小兒經常出現臍周疼痛,在排除蟲邪作祟的前提下,一般都是小腸受寒所致,外用可以採用丁桂兒臍貼、或者白鬍椒粉貼肚臍、或者艾灸神闕穴,均可以起到很快效果。內服可以服用理中湯,如果湯藥無法下咽,可以服用理中丸,如果丸藥也不吃,可以採用小茴香5—10克煎水內服;如果小茴香也不願意喝,可以採用艾葉100克,煎水后泡腳,以微微出汗即可.……
上述所有這些治療方法,其實歸根結底就是一個目的——散小腸之寒邪。方法雖多,但目的一致!正如前面我所說的:理為第一,術則千萬!
臨床中有一些患兒,長期飲食不規律,經常食用垃圾食品,形成小腸上半部分及胃中熱邪偏重,這樣患兒就會心情煩躁,喜食冷飲。長期寒熱交替的吃喝,最終形成小腸上半截有熱,下半截有寒,形成疳積。導致消化不良,營養吸收出現障礙,患兒以腹瀉或便秘、嘔吐、
腹脹、消瘦為主要癥狀。大多醫家認為是脾胃受損所致。胃受損則不飢,不欲食,但疳積患兒有明顯飢餓感!脾受損則食不知味,但此類患兒對香、辣、酸、甜等刺激性食物非常偏愛!其實真正原因還是小腸受盛化物、泌別清濁的功能出現障礙,調理小腸的功能是治療疳積的關鍵。
清小腸之積熱少不了連翹、胡黃連;消小腸之寒少不了肉豆蔻;除寒熱之積是治療之關鍵,其餘隨證治之,食滯用三仙、氣虛則補氣、陰虛則養陰、血虛則養血……能把握這其中之關鍵,自然無難治之疳積了!小腸之病治療不難,但想到是小腸之病則難!
臨床上因小腸疾患出現的併發症,很難想到是小腸的問題,舉個例子。關於肩背部疼痛的分析及治療:現在肩背部疼痛的問題困擾著許多人,理療、針灸、貼膏藥、按摩等諸多方法,很難徹底治好,稍不注意,又發作了!如果你遇到此類患者,或者你自己也患有此類疾患,不妨聽聽下面的分析。「不通則痛」、「不榮則痛」!這是中醫對於痛證的最簡單、最直接、也是最準確的描述。肩周炎其實與這兩句話有很深刻的關係。
現代人大多喜歡貪涼飲冷,時間長后,容易形成腸道寒濕偏重。中醫對寒邪特性的描述是「寒性收引」,腸道寒邪過重,可以導致血管、經絡收縮,影響氣血的運行。而手太陽小腸經正好從肩周經過,小腸經在肩背部繞一圈再上頭,小腸寒濕過重,直接導致這條經脈的不暢通(此為內因),如果肩背部再受風寒襲擊(此為外因),就會經進一步加重,導致這條經脈的不通,肩背部就會出現疼痛。這只是初期,患者肩關節雖然疼痛,但能活動自如;如果病情遷延,局部長期經脈不暢,會導致肌肉粘連,最終形成肩周炎(肩凝證),關節活動就會受限……對於肩背部疼痛的認識,局部的疼痛只是表象,內在的經絡氣血不足、寒邪偏重、經絡不通暢才是關鍵。臨證時如果認識到了這個疾病與小腸有關,治療就好辦了。
首先,從飲食上避免貪涼飲冷,多吃溫性的食物。已發病的患者,可以用艾葉8克、生薑30克煎水后,加紅糖適量內服,服用一周左右,將腸道寒濕除掉。
其次,可以在第五掌骨尺側與背側相交部位,尋找壓痛點,進行按摩和揉捏,可以起到疏通手太陽小腸經脈的作用,一般揉、按、捏半小時,肩背部疼痛就會明顯好轉。
第三,如果已經出現關節活動受限時,要加強鍛煉,將粘連的肌肉拉開,才是徹底治癒前提。
另外腸道寒濕重的人群,睡覺時一定要注意肩背部的保暖,如果不小心受涼,引起肩周、肩背部疼痛,及時按照上面的方法按摩,服用一劑麻黃湯或者服用2片APC(胃病患者不宜)發發汗,散散經絡中的寒邪,就可以及時治癒了!
明燈醫學組疑難免費諮詢微信:262412996
文章轉載自:明燈醫學官網
http://www.mingdnegyixue.com
www.mingdnegyi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