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3 針尖麥芒
張志遠辦公室,張志遠和康棟正在進行一場權力的角逐。
前面提到,康棟原先是搞企業的,後來不知靠什麼手段,莫名其妙混進了官場,而且仕途順風順水,從科員到副處,可以說沒有一個人可以和他比擬的。外界瘋傳,康棟是靠著市委書記田春秋的關係上來的。在這點上,田春秋似乎從來不避諱,而且曾經幾次站出來力挺康棟。
就說這次讓他出任南陽縣委副書記吧,可想而知,常委會上肯定大部分人通不過,畢竟他的資歷擺在那,上任副縣長才剛滿一年多一點,就連蹦三級,直上副書記,換了誰,誰能服氣?
田春秋為了康棟,可是下了血本,舍下面子找各位常委挨個談話,並道:「其他事我可以民主,但在康棟的問題上我必須集中一回!」
市委副書記郭金柱好奇地問道:「為什麼?」
田春秋陰沉著臉道:「有些事我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金柱同志,希望你這次支持我的工作。」
郭金柱沒有理由拒絕,其他常委同樣沒有拒絕,常委會上全票通過,同意康棟出任縣委副書記。
關於康棟的背景,人們只知道他是省城江東市人,年紀輕輕地他就經營著一家大公司,後來轉戰到北州市任職,僅此而已。至於其他的,沒有人了解太多。這個亦官亦商的官員成為人們心中的一個謎。
郭金柱不知道,張志遠就更不知道了。不過張志遠堅信,這個康棟的來歷絕不那麼簡單,所以平時敬他三分。他當副縣長時,經常不在南陽,張志遠沒有多說,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馬馬虎虎過去。現在不同了,康棟成了副書記,一下子縮短兩人的距離,有些事甚至得商量著來,這不,關於明天的創衛動員會,張志遠需要與康棟坐下來一起商討。
張志遠道:「康書記,我要沒記錯的話,咱倆好像還是第一次認真坐下來交談。」
康棟一副弔兒郎當模樣道:「張縣長,你在怪罪我嗎?」
「不不!」張志遠急忙道:「我沒有那個意思,我是在自我檢討,你當副縣長的時候,沒能與你及時溝通,是我的失職。你現在是副書記了,劉書記又不在家,縣委只有咱兩個人,關於決策性的事務,還需要一起商討。」
「啥事啊?」康棟明顯不吃張志遠那套,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一邊抽煙一邊晃著腿道。
張志遠耐著性子道:「明天蘇市長要來督查創衛工作,隨便參與我們縣的創衛動員會。督查的事,我讓長雲同志落實了,我們探討下動員會的事,我是這樣想的。由我來代表政府作動員會講話,你代表縣委主持下會議,你看怎麼樣?」
「哦,這事啊!」康棟彈了彈煙灰,然後抬頭看著張志遠道:「這事需要我嗎?」康棟說這句話明顯帶著氣。
按道理說,康棟與張志遠之間根本沒什麼過節,兩人一前一後來到南陽縣,又沒有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產生過摩擦,那康棟為什麼針對張志遠?矛盾就源此於這個創衛工作。
康棟當副縣長時,分管著城建工作,而創衛工作的大部分職能正好歸城建口,這項工作於公於私都應該由康棟來分管,可張志遠沒有與他商量,直接推薦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政協主席段長雲擔任常務副總指揮,這讓康棟心裡很是不舒服。
後來,康棟就此事也詢問過劉克成。劉克成故意製造矛盾說,我一開始推舉你來主持這項工作,可張縣長堅決不同意,說你經常不在南陽,對南陽的工作不熟悉,相對而言,段長雲同志在南陽多年,又是老革命,又是縣領導,由他來干此項工作要比康棟更合適。康棟聽信了劉克成的片面之詞,與張志遠的隔閡越來越深。
其實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往大了說,張志遠眼裡沒有康棟,有意架空他的權力。往小了說,就是缺少必要的溝通,才導致今天的誤會。
張志遠聽到康棟如此說,頓時驚愕,舉起的手懸在空中久未落下。幾秒后,張志遠笑著道:「康書記,你這話說的,你是副書記,當然需要你了。劉書記不在,縣委這塊工作就壓給你了,我這邊還有政府的一大堆事,力不從心啊。」
康棟把還有半截的煙掐滅道:「張縣長,我正好和你說個事,明天我的請一天假,家中老母過生日。我們家就我一個兒子,又趕上70大壽,你說我應該不應該回去?」
「哦。」張志遠看著比自己還小的康棟,看來,他是成心不給自己面子了。他不假思索地道:「既然康書記有事,那我就不勉強你了,畢竟家事也很重要。那行吧,你去忙,替我給家母問好。」
「客氣了!」康棟起身,大步走上前拉開辦公室的門,一溜煙飄走。而張志遠坐在辦公室,陷入深思當中。
張志遠原以為劉克成離開后,自己的工作好做一點,可萬萬沒有想到,走了一個劉克成,又來了個康棟,而且這個康棟顯然要比劉克成更加有心計,何況後面還有市委書記力挺,看來自己的一系列新政會遭遇挫折。
康棟的態度很明顯,擺開架勢與張志遠對著干。什麼家中老母大壽,如果真要是大壽,他今天還在這裡坐著幹什麼,還不早就回家張羅去了?這不過是個由頭。既然對方無心參與政務,就隨他去吧。
讓張志遠想不通的是,自己與康棟無冤無仇,他為什麼如此針對自己呢?
想不通乾脆不去想,張志遠拿起桌子上的一份關於《西部大開發》的文章細細品讀起來。
十五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這對位於西部的南陽縣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張志遠在籌劃,如何能搭上西部大開發這班車,讓南陽快速發展起來?創衛是一個跳板,企改是一個基礎,而讓張志遠真正上心的,是南陽的交通樞紐。
出身於交通系統的他,深知交通對一個地方的發展有多麼重要,這一點早在改革開放之初就得到了印證。遠的不說,古川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修通了高速,通了火車,糧食蔬菜賣了出去,經濟市場被激活,想不發展都難。
要想富,先修路,這個道理誰都懂,可對於一個山城來說,修一條路要多難有多難。先不說複雜的地理環境和地質構造,錢從哪裡來就徹底難倒了張志遠。他雖然學得是經濟學,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張志遠打算從煤上做文章。
如今的南陽縣,煤礦林立繁多,可大多數都是一些無手續的非法煤礦,造成很大的國有資產流失,錢都流進了少數人的口袋裡,縣財政卻顆粒無收,這也是造成南陽積貧的一個主要原因。
就好比去年南陽的縣財政收入來說吧,除去上交的各類稅收,僅剩6000多萬元。這六千多萬元僅夠偌大一個縣的正常運轉,公職人員的工資福利佔大頭,還有教育、農業、社會保障等等那個不需要花錢,如此分攤下來就剩不下多少了,還談什麼搞項目,根本不可能。
因此,企改的目的就是要堵住偷稅漏稅缺口,有了錢,其他的一切才有實施的可能。張志遠對白玉新寄予很大期望,希望他能把這項艱巨的任務拿下來。他也有所準備,只要白玉新能推進此項工作,他可以想盡一切辦法,不惜一切代價,全力以赴支持。就算白玉新重蹈覆轍,他也會堅定不移地支持下去。
張志遠無意之中看到昨天的《人民日報》,看到國家主席在廣東省調研考察的新聞,下面還配有社論。標題用猩紅的大字放大:「論『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張志遠很感興趣,於是仔細研讀起來。
讀完以後,酣暢淋漓。他又將毛主席和鄧總設計師的有關社會主義建設理論想了一遍,心裡頓時有了主意,於是揮筆寫下:「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發展就是硬道理。」「改革、發展、穩定」。
寫完后,還不盡興,又想起省委書記最近幾年一直喊得口號,又提筆補充:「發展就是要向改革要成績。」
完成後,張志遠有些激動,拿起電話打給陸一偉道:「你回來一下。」
陸一偉氣喘吁吁地趕回來后,張志遠將寫下語錄的稿紙遞給陸一偉,道:「創衛那邊的事你先放一放,交給你一個更加艱巨的任務,這四句話要做成一個巨型廣告牌,分別安放在縣界處、縣城入口處以及縣委大院門口。我不管你想什麼法子,今晚務必要豎起來。」
這項任務確實艱巨,陸一偉不知張志遠要幹什麼,沒有考慮就滿口應承下來,道:「請張縣長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陸一偉走出辦公室后,急著直抓後腦勺,現在已經快到中午了,去哪弄這幾個大傢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