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敬佩
顧雲錦這幾日在綉一塊石榴花開的帕子。
圖案是徐氏給她的,寓意多子多福。
再有一個半月就要出閣了,該完成的綉品卻還有一些,連顧雲霖都過來給她幫忙。
聽了撫冬的問題,不止是顧雲錦抬頭了,邊上分線的顧雲霖和念夏都好奇地看了過來。
顧雲錦的指尖捻著銀針,想了會兒,搖頭道:「我也說不準的。」
前世,顧雲錦是與楊家老太太打過交道。
也許是敵人的敵人的原因,老太太對顧雲錦不算喜歡,但也不至於像對待賀氏那般為難她。
甚至在賀氏太過強勢之事,楊家老太太還會幫上一手。
這種幫助,當然不是為了護著顧雲錦,而是老太太要下賀氏的臉面,她需要平衡家裡其他人之間的角力關係。
雖然往來不算多,但顧雲錦印象里的老太太是個輕易不肯低頭的人。
輩分擱在那兒,她哪怕是錯的,也會是對的,楊家上下,誰會一個勁兒地揪著老太太的過錯不放?就算是賀氏,在婆母跟前,也要掂量著忍一忍的。
可是,前世的楊家,畢竟沒有經歷過這樣的風波,老太太也無需面對這種選擇。
因此,顧雲錦才說,她不確定在被逼上梁山時,楊家老太太會不會忍一時之氣,選擇退讓。
撫冬見她遲疑,也就不再多問了。
在撫冬看來,她家姑娘的推斷向來準確,遠的不提,只說近前,楊昔豫與畫梅不清不楚、徐令婕上門來倒苦水,顧雲錦勸解對方歸家的幾句話,就一點也沒有錯。
撫冬回家時,已經從嫂嫂那兒聽來了,徐令婕趕回青柳衚衕時,正是賀氏鬧得最凶的時候。
這回,連顧雲錦都說不清楚,那這事兒,還真不知道要往哪處轉呢。
「說起來,也是城裡百姓的嘴巴厲害,不忠不義不仁不恥不孝,全給罵回去了,我要是楊家人,氣也氣暈了。」念夏笑著道。
顧雲霖彎著眼睛直笑:「我猜就不是那田公子一個人琢磨出來的,開口閉口就是『癩蛤蟆』的人,哪裡會罵得那般有氣勢?要我說呢,指不定還是我那小公爺姐夫的功勞。又是幫著徐侍郎說話,又把李快腳給抓了來。」
一句「小公爺姐夫」,讓顧雲錦不由一怔,也就是這麼個愣怔功夫,讓念夏與撫冬都笑個不停。
顧雲錦裝模作樣要瞪她們,自個兒卻也沒崩住,笑出了聲。
羞澀是不羞澀的,婚期在前,再羞也來不及。
更多的是感慨。
從前,她與北地的親人沒有往來,徐氏和吳氏的話,她亦聽不進去,因而並不清楚她們在提起她的婚事時,會是什麼樣的語氣。
只念夏與撫冬,兩人同顧雲錦一樣,最初以為她嫁過去能過得好,等看透了楊家面目,再說起來就咬牙切齒了。
而今生,與蔣慕淵定下之後,家中長輩、兄弟姐妹、丫鬟婆子,就沒有一個說不好的。
這種截然不同,和被所有人祝福著的婚事,給了顧雲錦更多的踏實之感。
這一輩子,不是黃粱一夢,而是真真切切的。
笑過了之後,顧雲錦也不由琢磨起了顧雲霖說的話。
也許,這一切都是蔣慕淵的功勞吧……
靠著這一回的風波,把金家、王家的銀子收入國庫,蔣慕淵又想從楊家身上拿些什麼呢?
這個問題,不止是顧雲錦在猜測,成國公世子段保戚也在不住思考,他思前想後的一整天,沒有想出答案來,還去向成國公討教。
成國公府近日解了禁足,先前的風波,此刻已經平息了,尤其是這一段時間,京城裡熱鬧不斷,哪個還會記得他們家那點兒「上不了檯面」的小動靜,唯一提及的,也就是中秋時的團圓飯,滋味不錯。
成國公聽兒子的口氣,道:「我聽著你十分敬佩寧小公爺?」
「是啊,」段保戚大方承認,「我與他年紀相仿,雖然母親的出身遠遠不及長公主高貴,但在外頭看來,都是『小公爺』。
明明差不多,他得京中百姓誇讚,得聖上器重,我卻極其平庸,以前我還不忿過,經過前回事情,真正看到了差距。
他是個很有想法的人,也是真正在為百姓做事的人。
若不是心懷百姓,他幫了徐侍郎也就幫了,何必多提讓金、王兩家拿錢來贖的主意?
朝廷之中,如他這樣的年輕人,能多一些就好了……」
「你也說了,你與他年紀相仿,」兒子難得說出這麼有抱負的話,讓成國公十分欣慰,「你亦是年輕人,胸懷天下事,你是來得及的,不似老父我,一身老骨頭,腿腳都不行了。」
段保戚自嘲地笑了笑:「可我還是看不懂他這一次要讓楊家吐出什麼來?銀子嗎?」
「我也看不懂,」成國公笑道,「不懂就繼續看,再不懂就去討教,能得三五指點,回來繼續參悟。」
段保戚自是頷首應了,待轉頭,見段保珍站在外頭,他不由微微蹙眉。
「你要與寧小公爺結交?豈不是就是與小王爺結交?」段保珍冷聲道,「人家嫌棄我們,若不是永王府不要姐姐,我們會……」
這就是一派胡言、絲毫沒有道理了。
段保戚一個字都不願意聽,冷冷瞥了段保珍一眼:「禍從口出。」
成國公擺了擺手,示意段保戚先行離開,再看著段保珍道:「你一個姑娘家,不求你巾幗不讓鬚眉,只盼著你管住自己的言行!」
初七,孫睿納趙知語為側妃。
這場婚事,以皇家而言,辦得有些倉促。
可再倉促,那些陪嫁、聘禮也遠非尋常人家可比。
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看熱鬧,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聖上為何匆匆定下婚期,裡頭是否有什麼說道。
一整日,所有人講的都是這一樁,把沸沸揚揚的金、王、楊、徐四家都拋到腦後去了。
如此風聲之中,賀氏長鬆了一口氣:「這不是過去了嗎?等說完了三殿下,誰還會記得楊家?罵得再凶,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