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佛國
凝聚不了魂丹,無論如何提煉魂力,都凝聚不了魂丹。
羅文在最後一次嘗試后,輕輕睜開眼睛。
他大致上對這情況有所猜測,他的靈魂與識海中的石像與聖網掛鉤,則兩樣事物正在質變的緊要關頭,等它們成功蛻變,他應該也就能凝聚魂丹了。
因而他不急不躁,略微看向同樣盤坐在自己身旁的柔美少年。
那少年英俊不凡,魅惑天生,就如那女蛇一般,美艷不可方物。
如果給他穿上女裝,他一定是能夠坐上「女裝大佬」王座的絕世人物。
而這,就是羅文培育出的第二具聖胎。
吸收了心火和女蛇元神之力的這具聖胎,天生便擁有著操控虛實兩種火焰的能力和天然的魅惑之力,而他眉間已經隱匿的第三階段聖瞳印記,也賦予了他一個特殊的天賦神通。
總的來說,這毫無疑問是一具比小光頭聖胎更有潛力,也更讓羅文滿意的聖胎。
而在現在的聖樹之內,則已經開始培育起第三個聖胎,也就是羅文準備最終移魂的聖胎。
對於第三個聖胎,他只想儘可能地將其容貌塑造成自己原本的模樣,從此以後才能真正尋回真我。
「時間也不早了,就暫時修鍊到這裡吧。」
傍晚來臨,天色漸暗,聖樹已有發光極限。
羅文和鄭劍道了別,就操縱本體前去培育第三個聖胎,自己的主體意識則是轉移回了一號聖胎西門吹風的身上。
至於二號聖胎,則是如萬年古樹一般安坐在聖樹之下,一動不動。
羅文暫時還無法分出精神來操縱這第二具聖胎,因此只能讓他暫時待機了。
下一瞬間,在馬車內修鍊《七魂秘錄》的小光頭便是突然睜開了眼睛。
「師傅,回來了?」宋三小聲問道。
羅文點了點頭,說道:「把戒凶叫回來,我們要出發了。」
佛國水陸法會的日子已經近在眼前,他還準備將那銀棺女屍的麻煩扔給那群老和尚,可不能錯過了這一機會。
等戒凶上車之後,羅文便催動青玉佛蓮托起馬車,往佛國所在的東北方向急速飛去。
佛國在黑魂帝國之間還隔著一個王國。
在東洲十二國中,佛國是最靠近北地的國家,也是與地獄鬼國相鄰的一個國家之一。
佛國與地獄鬼國勢不兩立,佛國的佛門修士也是常年征戰在戰場的最前線,發誓要將地獄鬼國毀滅,將那些陰間之鬼全部趕回地獄!
這一日,全東洲的精英修士都架著飛行法器往佛國趕來,一道接一道的流星從蒼穹之中劃過,凡俗間的人們在驚駭之中,也是都隱隱預感到了有大事即將發生。
羅文等人經過了一個晝夜的飛行之後,終於抵達了佛國的附近。
羅文掀開布簾,和門徒們一起探頭俯瞰,只看到那位於紅雲之下的莊嚴古國彷彿鍍上了一層金紗,一棟棟用方體和球體組合成的高大建築立於大地之上,透著一股淡淡的威嚴。
佛威浩大,不慈,卻嚴。
這就是現在的佛國,早在地獄鬼物入侵的那一天起,佛國曾經的和睦氣息已經蕩然無存,而今的佛國卻是透著一股如刀劍一般的肅殺之氣。
羅文一路走來,靈犀鎮位於東洲邊緣,盛朝國有「靈蝶演夢之陣」罩著,基本感覺不到多少「惡鬼入侵、生靈塗炭」的氣息。
而被鬼物肆虐過的黑魂帝國,他也只是初步接觸,就退了回來,反而是這理應祥和的佛國讓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戾氣。
他退回車廂,看向兩側車窗,只見到一個個修士從窗邊高速飛過,他們駕馭著各種各樣的飛行法器,有獨自前來的,也有乘坐著大型仙舟一起飛來的。
所有的修士都是朝著同一個目的地前進,那就是佛國大佛寺!
那些修士之中有穿著袈裟的和尚,有穿著道袍的道士,也有穿著儒杉的儒生,甚至還有白衣似雪、踏劍而行、看不出宗門所屬的修士,以及穿著各種各樣服裝的三門之外的修士。
這一日,全東洲無數修士聚集於此,不止是為了切磋交流,也不止是為了刷皮膚鍍金身,更重要的是為了將修士們召集起來,為大舉進攻地獄鬼國而做個預演!
佛國有戒律,不得高空飛行。
羅文便從善如流,駕馭著青玉佛蓮降落下來,然後換了明熊來拉車。
而其餘修士們則大多依然乘坐著自己的飛行法器,只進行低空飛行。
順著修士人流,馬車漸漸駛入佛國的黃銅大門,大門上的一口古鐘釋放金光,照耀下來,從每一個進門的修士身上掃過。
這口古鐘是用來防備魔修和鬼物的,一旦有魔修和鬼物想要混入國內,就會被古鐘照出!
羅文看那金光從無面的身上刷過之後沒有半點反應,便安下心來。
無面的《噬魂寶典》也是進展神速,羅文還真怕那古鐘將它當做魔修來對待。
佛國和其它諸國不同,佛國即是一國,也是一城。
這整個佛國都是被包圍在萬里城牆之內,是東洲大地之上最大的一座城!
從佛國的西方到東方有一條黃銅大道,那就是整個佛國唯一的一條官道,而一座座佛國的寺院,便是建立在這官道兩旁。
在官道的最中央,就是佛國之中最大的寺院——大佛寺!
佛門以度化萬民為責,佛國的修士是整個東洲唯一與普通百姓同進同出的修士群體,但在六年之前,那些佛門修士從不以修士自稱,百姓們也並不知道那些舉世聞名的高僧竟然都是有超凡能力的修士,甚至那些佛寺中的佛像本體,很可能都與他們親口說過話。
那樣的情況一直維持到六年前,惡鬼入侵人間,修士們藏不住了,這才於百姓面前展現出種種神通,保護百姓,驅逐鬼祟!
而今,佛國百姓已經對修士的存在習以為常。
羅文的馬車在進入佛國內一段距離后,便有一位慈祥和藹的老奶奶迎了上來,將他們引渡到自家宅院,請他們吃起了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