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76章 兵進潼關

第76章 兵進潼關

  皇帝朱由校則再也不給東林黨機會,他一錘定音:「就按剛才的決定。信王,即日發兵陝西。」


  「是,皇兄。臣弟領命,臣弟這就去準備。」朱由檢似乎是挑釁東林黨,回答得十分洪亮,與東林黨人的垂頭喪氣形成非常鮮明的對比。這一刻,朱由檢就像是閹黨的領袖。


  朱由校解散朝會後,朱由檢沒有任何逗留,他帶著王慕九直奔軍校,一名親兵在他的授意下,則奔去了四武營,通知軍官們去營部開會。


  「文啟,偵訊班有多少畢業和即將畢業的生員?」朱由檢迫不及待,他要將這些學員送到陝西。現在陝西的情況他根本不清楚,也不知道農民起義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回殿下,已經畢業但還沒離校的有六人,另有八人即將畢業。」周文啟沉聲作答。


  「立即讓其中的十二人星夜倍道,趕往陝西,收集匪軍訊息,留下一到二人,隨軍同行,負責聯絡。」偵訊班的生員都學會了通過信鴿傳遞訊息,比驛使快了許多。


  四武營,朱由檢坐在大營正中間,得到通知的高級軍官們圍坐在他的四面。


  ︾2,  「各位將軍,陝西農民作亂,匪眾已達二十餘萬,陛下令四武營立即趕赴陝西,迅速平息陝西之亂,各位有什麼好的想法?」四武營只有四萬餘人,而匪軍是四武營的五倍有餘。這和山東剿滅倭寇不一樣,那時奮武營佔據人數的優勢。大戰在即,形勢嚴峻朱由檢不想隱瞞軍官們。


  「殿下,陝西匪兵全是農民,全是烏合之眾,騎兵一個衝鋒,就能將他們碾成肉末。」滿桂毫不在乎,這些沒用經過訓練的士兵,和遼東的建奴比,簡直就是豆腐。


  「滿將軍藐視匪軍,不被匪軍的氣勢嚇倒,勇氣可嘉,不愧是四武營的將軍。」朱由檢雖然不知道陝西的具體情況,對這股義軍卻不敢掉以輕心,「但據山西巡撫曹爾楨的奏章,有不少軍戶加入匪軍,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


  「殿下,陝西的軍戶也和農民差不多,根本沒有經過實際的訓練。末將和顯武營願意去打先鋒。」袁崇煥是文官,現在卻在軍中任職,早就將自己看成四武營的一員,但遼東統兵的經歷,讓他根本看不起遼東之外的明軍。


  「袁將軍的分析也對,但匪兵畢竟人數眾多,還是小心為上。」朱由檢對兩位遼東舊將的求戰慾望十分滿意,只要不怯戰,訓練了一年的四萬四武營軍事,應該可以對付陝西的匪兵。但滿桂、袁崇煥太過輕敵,不易擔任先鋒。


  「殿下,你就說吧,怎麼打,我們全聽你的。」吳兵對朱由檢有一種盲目的崇拜,上次在山東,他親眼見到了朱由檢的謀略。有朱由檢指揮,他才懶得操心,再怎麼操心,也沒有朱由檢想得遠。


  楊都雖然沒有說話,但他的眼神里滿是期待,軍人,尤其是四武營經過思想教育的軍人,誰不希望在戰場建功立業?

  「好,那我就發兵了。」朱由檢也不客氣,現在陝西的農民起義,已成燎原之勢,耽擱不得。「祖大壽?」


  「在。」祖大壽沒料到朱由檢最先點到自己,他筆挺地站在朱由檢的面前,等待朱由檢的軍令。


  「你帶著寧顯龍的騎兵衛,備足五天的乾糧,明晨卯時出發,經太原、汾州、平陽,從風陵渡口渡過黃河,直取潼關。路上不要耽擱,必須在五天內到達和接管潼關。如果潼關已失,相時而動,只要不讓匪軍東出潼關即可,不必強攻,我自有過潼關之法。」朱由檢認為,與滿桂、袁崇煥相比,祖大壽更穩重一些。防守潼關,不需要滿桂這樣的猛將,而是需要像祖大壽這樣的良將。


  「是,殿下。末將一定不服殿下所託。」祖大壽得意洋洋,作為四武營的先鋒,他有了奪取頭功的機會。一年時間只是訓練,沒有仗打,他的心都快熬成荒漠了。


  「其餘各軍,半日準備,明日午時出發。」朱由檢目光冷厲地掃過眾人,「各位,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作為軍人,為國立功的時候到了。」


  「是,殿下。」眾人整齊地回答,看來平時的訓練,對軍官也有效。


  上午,朱由檢去火器局領火器。地雷和手雷已經量產,數量龐大,但火炮只領了十門。因為開花彈只有三百發,就是這三百發開花彈,還沒有完全驗收。沒辦法,朱由檢只有先帶著再說。


  午後,兵部尚書李春燁來給朱由檢送行。另一位同為閹黨的兵部尚書崔呈秀,因為處理兵部的各種文書,沒有時間來送行,而作為東林黨人的兵部尚書王永光,因為東林黨在朱由校面前的群體失聲,便借口身體有癢,躺在府中休息。


  「殿下,老臣特意趕來,為殿下送行。」李春燁行過禮后,又壓低聲音:「殿下有幾成把握可破匪軍?」


  朱由檢還了一禮:「多謝尚書大人關心。說實話,我有九成把握。」


  九成把握,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了,聯想到朱由檢上次對大明的展望,李春燁的眼中又露出老而彌堅的光芒,但朱由檢經歷的戰爭太少,他還有一份疑慮:「如果潼關已失,殿下的四萬大軍將如何西進關中?」


  「手雷。我軍將以手雷開道,也許傷亡的匪軍不多,但血與肉一道橫飛、手與腳半空跳舞的慘狀,必然會讓匪軍承受巨大的壓力。加上手雷爆炸發出巨大的響聲,那些沒有受過嚴格訓練的匪軍,崩潰只是遲早的事。」朱由檢還怕李春燁不放心,「即使四武營攻不破潼關,匪軍也不可能越過潼關東進。」


  「如此,老臣無憂也。」自己考慮到的匪軍農民本性,朱由檢考慮到了,自己沒有考慮到的手雷的特殊用處,朱由檢也考慮到了。


  李春燁放下心來,有了朱由檢,陝西匪患不足慮。


  朱由檢到達太原的時候,陝西巡撫曹爾楨親自出太原城勞軍。


  「曹大人,目前匪患如何?」得不到前線的軍情,朱由檢感覺自己就好像在盲人摸象,他的自信心在一點一點消退。


  「稟告信王殿下,大同目前已經增派兩萬守軍,憑藉地利,匪兵應該無法東進,但我軍也沒有能力進入山西。」曹爾楨見統兵的竟然是朱由檢這樣剛剛弱冠的王爺,不禁大為吃驚,但他表面上不動聲色。


  「不用進入陝西,只要將匪兵阻在陝西,京師就無憂。那麼潼關呢?匪兵有沒有攻佔潼關?」潼關是朱由檢最為的擔心的,雖然他相信,即使匪軍佔領潼關,他也可以在從匪軍的手中搶回來。不過,潼關爭奪戰,一定是一場苦戰,士兵傷亡一定不會少。


  「潼關不是山西之地,兵部行文也沒有關於潼關的事,本官委實不知。」曹爾楨不是多事的人,沒有兵部的行文,他才不會做這種只有苦勞沒有功勞的事。況且匪兵人數眾多,也不是他山西一個省的軍隊可以應付的,搞不好戰火就燃到自己的頭上。


  沒有潼關的訊息,朱由檢也提不起精神,他接受了曹爾楨的糧草物資,大軍沒有進入太原城,就直奔潼關而去。


  大軍到達汾州的時候,隨軍的偵訊柳林來報:「殿下,收到前方訊息,祖將軍已經拿下潼關。」


  「拿下潼關?此訊息是否可靠?」這是偵訊們第一次直接參加戰爭,如此重要的訊息,朱由檢覺得還是小心點好。


  「殿下,訊息不會有誤。我們約定的記號還在,說明別人沒有看過。」柳林十分肯定。


  「拿行軍地圖來。」


  特戰隊員擺開地圖,朱由檢估算,距離潼關還有三日行程。「通知祖大壽,他務必堅守三日。我大軍三日後到達潼關。」


  「是,殿下。」柳林答應著,然後出去聯繫偵訊去了。


  「劉玉栓?」


  「有。」


  「率領你的騎兵衛,加快行軍,兩日內務必到達潼關,接受祖將軍的節制,協助祖將軍守住潼關。」朱由檢還為不太知道前方的訊息而苦惱,柳林帶來的訊息太簡約,他不知道前方的具體訊息,匪軍在潼關有多少兵力。不過既然已經佔領潼關,就一定要守住,減少再次奪取潼關的損失。


  「是,殿下。」劉玉栓領命而行。


  三天後,朱由檢來到潼關。


  潼關在陝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處,因為臨近潼水而得名。它的南面是秦嶺,有大量的山川峽谷,根本無法通行;北面是渭水和洛水,和黃河相交,形成合抱之地,除非建造立交橋,否則也是無路可行;西面是華山,「自古華山一條道」,險峻的地形可想而知;東面更是山連著山,谷連著谷,懸崖斷壁隨處可見,只是在中間有一條羊腸小道,只能通過一匹馬。


  潼關始建於東漢,此後歷朝都建立關隘,大明在此設立潼關衛。潼關是關中的東大門,自從立關以來,它一直有「天下第一關」的美稱,只是近年來,隨著山海關的崛起,潼關才逐漸讓出第一的位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