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 宮市強賣強賣
李寧忙活了一天,雖然只提出去掉雞子白一項技術,但他還知道一種宋朝才發明的油煙墨。油煙墨是用桐油、麻子油燒煙製成的墨,不僅顏色更為烏黑,而且有光澤,就不變質。
於是,李寧讓李振找來了砍樹伐松的工匠,詢問:「此處可產桐樹?」
一名高大老漢道:「可是油桐?」
李寧回道:「正是油桐,所結油桐子可榨油。」
那老漢見東家把所有人都召集起來,還以為出了什麼大事,只見一位小公子在兩眼放光得詢問桐樹,還想榨油。於是他憨憨道:「桐油可不能吃,吃了會死人。」
李寧回道:「老丈多慮了,我怎會吃桐油。」
老漢又道:「照明也不好,出煙極多,嗆人。行軍打仗才會用到桐油火攻,你要桐油干甚。」
這老漢還以為他是買桐油軍用,不過這一小毛孩怎會需桐油。
李寧贊道:「老漢倒是對桐油知之甚詳。」
那老漢得以道:「那是,想當年老子還參過軍,殺過安賊子,救過聖上呢。」
一旁的一位中年老漢道:「劉老漢,你又吹噓,不過是在軍營里待過一年罷了。真有能奈,怎沒蔭補個官差、亭長做做,再娶個小婆娘!哈哈哈!」
眾人一同哈哈大笑,劉老漢急了,忙朝著那中年老漢走去道:「老子被流箭射傷才退下的,少污衊老子,看我不打你。」
那中年老漢道:「好哥哥,我錯了,再不惹你了。」
劉老漢道:「算你識相,老子連宮裡的內侍都敢打,收拾你還不輕鬆。」
李寧在眾人笑過之後問劉老漢:「南山油桐可多?」
劉老漢答道:「南山油桐不多,蜀地盛產油桐。」
李寧與李振還有他分管砍松伐樹、燒窯制煙、做膠合墨的三位族叔一起商議,油煙墨的製法。
李寧買來一通桐油在燒松的火窯火窯里燃放,如願得桐油煙。但這些桐油煙都已結塊,就像鐵鍋下的黑灰一樣,還需要反覆研磨。
李寧明明記得桐油煙細膩,有光澤的。李寧突然想起來他前世見過的桐油制煙都是像燈具一樣,有燈芯,上面還吊蓋著一個碗。
燒松制煙的火窯肯定不行,於是李寧用燈具和小陶碗實驗一番,發現果然可行。
然後李寧便定製了一批較大的燈具和陶碗,讓李紀書鋪收購大批的桐油,同時讓劉老漢採集油桐子,制墨作坊嘗試自己榨油。
李寧在太乙山李家莊住了一晚,那天燒桐油尚未功成。李寧和李振都睡不著,二人便圍爐夜談。
李寧道:「劉老漢倒是憨厚有趣。」
李振在李寧耳邊說:「劉老漢也是命苦之人,安賊攻陷長安時,他妻子幼兒慘遭凌辱而死。」
李寧問道:「他果真去參軍殺安賊去了?」
李振回:「那還有假,待了一年便受傷退下了。」
「後來如何?」
「後來他續了一房妻子,『奉天之難』時,又和兒子一起應詔入伍,只可惜他兒子也戰死了。」
李寧又問:「他毆打內侍又是為何?」
李振回道:「兒子戰死後,他也回鄉了,聽說一直以砍柴為業。幾年前冬天,他拉著毛驢拖著柴火去城裡販賣,不想遇到宮市內侍強取豪奪,只給他數尺不值錢的粗絹,還要將他的毛驢騙入宮中。」
李寧越聽越熟悉,怎麼和白居易的《賣炭翁》這麼相似。李寧接著問:「後來如何?」
李振繼續道:「劉老漢自然不肯,他哭求內侍說自己有父母奉養,妻女待哺,必須換區相直貨物才可。那內侍怎會如他所願,劉老漢脾氣又暴躁,便和那內侍毆打起來。」
李寧聽著也覺得不可思議,當時宦官可謂是一首遮天,這劉老漢竟敢毆打內侍。李寧好奇心頓起,白居易的《賣炭翁》沒有說賣炭老翁和內侍打起來了,也沒有交待後續,於是他接著問:「再後來如何?」
李振答:「後來,長安縣的官吏趕到,制止了劉老漢和一群內侍毆打。前京兆尹、已故左僕射吳湊大人將此事上報給了聖上。聖上礙於面子,罷免那為惡內侍,還賞賜劉老漢十匹好絹。」
李寧聽著好像結局還不錯,劉老漢保住了柴火,還得了十匹絹,於是道:「聖上倒算明辨是非。」
李振不以為然道:「可惜,劉老漢至此厄運連連。父母妻子相繼病逝,他幼女嫁於我一族叔,這才在李家莊砍松伐樹。」
李寧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
李振接著道:「劉老漢不畏權貴,積極反抗,加上吳僕射竭力勸諫,聖上這才罷黜了那內侍。但宮市還在,此類強取豪奪之事,至今仍層出不窮。」
李振接著又說:「此事還要多虧徐濠泗節度使已故右僕射張建封將軍。他此時在長安朝正,聽聞此事後也向聖上極力奏明宮市之害。劉老漢這才得以僥倖脫險」
李寧沒想到,故事這麼曲折,還牽扯出了兩名朝廷頂級大官。於是,他接著問道:「吳僕射和張將軍都上奏宮市之害,為何宮市還在。」
李振嘆氣道:「聖上聽信奸臣戶部侍郎判度支蘇弁之言『京師游手萬家,無土著生業,仰宮市取給。』並未禁止宮市,一概不聽官員上書和御史勸諫。」
李寧聽后也驚訝於他這位曾祖父的吝嗇小氣,也只能唉聲嘆氣道:「聖上誤信奸臣,寵溺宦官,垂垂老矣,再無雄心。」
李振立馬捂住李寧的嘴道:「寧賢弟慎言,切不可對他人言此。」
李寧回道:「振兄放心,只在振兄之處,方才能一吐真言。」
「宮市」自古就有,所謂「宮市」就是供應皇家日常生活用度的專屬交易市場。
宮市甚至比其他地方更容易獲利。乃至後世的清朝光緒皇帝以為雞蛋是昂貴的食物,一個竟然要三兩銀子。宦官輕易獲得巨大利潤,自然也不在乎多付一點錢。
但此時的宦官們仗著皇帝的寵信常常低價購買物品,甚至直接巧取豪奪,還強制百姓進宮市交易。不只是宦官們自己的注意,還是有皇帝李適的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