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章 勸君惜取少年時
一場精妙舞曲,讓宴會眾人興緻高昂,唯有李寧心不在焉。
宴會右首第一位的都知兵馬使姚志安不斷讚歎:「鄭姬舞藝絕美,大人艷福不淺吶。」右首第二位的左廂兵馬使張子良也連連點頭。
一舞之後,宣布開宴。飲過開席酒後,坐在左手第一位的李寧,隨即起身道:「寧初來江南,多謝諸位盛情款待。我敬大家一杯!」
眾人相繼而飲,李錡道:「公子長途跋涉,特備薄酒接風,快來嘗嘗江南名餚。」
李寧看著滿桌子的好菜,正好也餓了便狼吞虎咽,大口大口地一一品嘗這些雞鴨魚。
而後他極力稱讚道:「玉盤珍饈,美味異常!寧今日才知,天下竟有如此佳肴。吃相粗鄙,還望諸位勿怪。」
李錡之前聽聞李寧只是庶子,今日見他這副吃相,也覺得他確實沒見過世面。他故作圓說:「公子定是路途勞累所致,我已備下雅苑閣樓,定會好生招待。」
李寧感謝道:「多謝李大人,日日吃得如此美食,倒也不虛此番江南之行了。」
接著李寧長嘆一聲道:「可惜,可惜,不知關中百姓,何時才能吃上如此美味。」
頓時宴會上的眾人頓覺此話別有深意,本來以為這李寧只是個不通世事的毛頭小子,不想在這等著呢。
李寧緊接著又道:「寧此行奉家父廣陵郡王之命,特來浙西催糧,請求諸位大人速速救助京師。」
李錡命人撤去歌舞,裝作一副悲憫之相,緩緩道:「京師遭難,我亦痛心疾首,如今正四處籌糧。」
李寧接著責難道:「朝廷已下數道旨意,命江南籌糧北運。不知李大人為何遲遲不肯援助呢。」
李錡自知沒有及時籌集糧食,朝廷肯定會派人問責。他已想好一套託詞道:「公子有所不知,浙西水患,糧食欠收,尚有不少難民,實在是有心無力啊。」
李寧確實在城門外一施粥之所,也有許多難民。不過,那是故意演給他看的。
因為,他細心的看發現了,這些難民並無面黃餓瘦之相。就連難民所用之碗,都是統一行式。
李寧見李錡還在推脫,直言反問:「江南雖有水患,然稻穀所收八成,為何尚有如此之多難民,莫不是有人肆意收稅,中飽私囊?」
對面那群武將一聽,眼睛瞪得老大。做在上面的李錡心中也驚覺:「毛頭小子倒是牙尖嘴利。」
這時坐在李寧右手邊第二位的支使陳儒,打圓場說:「公子說笑了,施粥發糧乃仁義之舉,難民深受感慕,這才久不離去,斷無中飽私囊之事。」
若是李寧詳加探查,就能發現這施粥之所只是昨日剛剛興建。不少難民只是還充數的,很容易找出破綻。
他們倒不如大方承認受災難民中摻雜一些貪財平民,這也是沒有辦法之事,反倒顯得李錡宅心仁厚。
陳儒保證道:「下官定會仔細甄辨難民,不給人以可趁之機。」
李錡也皮笑肉不笑地說:「公子放心,我正加緊籌糧,運送京師。」
李寧並不信任李錡,便問道:「不知大人籌得多少糧食?京中災情嚴重,耽誤不得。」
李錡遲疑道:「已籌得,籌得五萬石糧食。」
李寧呵呵一笑,滿臉疑惑得問道:「果真才籌集五萬石糧食?我怎麼聽說大人已有徵得數十萬石糧食,五穀糧鋪十五萬石糧食俱被扣押,不知何故啊。」
李錡心中猛得一驚,不想這件事這麼快就被發現了。他只好道:「公子有所不知,這五穀糧鋪著實可惡,趁著糧荒之際肆意抬價,使得米價驟增。我果斷拿下,才令它停止剝削百姓。」
李寧心中氣得不行:「明明是你李錡妄抬米價,被我的店鋪打壓后竟直接奪取。」他忍下憤怒,慢慢道:「果真如此?那隻要好好徹查一番了,太子家產怎會剝削百姓?」
李錡聽后頓時滿臉疑惑,他並不知這時太子家產。雖說五穀糧鋪與東海商會有所生意往來,外界根本不知二者關係。
李錡慌忙道:「或許···或許是有人惡意告狀,我定要嚴查此事。」
李寧接著逼問:「不知李大人尚有多少存糧呢,可否立刻運糧北上?」
李錡眼神看向陳儒,陳儒回道:「糧倉尚有這二十萬石糧食,我立即命人裝船北上。」
李寧聽后心中冷笑:「他這是要拿著我的糧食借花獻佛。」於是問道:「五穀糧鋪這十五萬石糧食,莫不是以李大人之名義獻上吧。」
李錡否決道:「斷然不會,我···我再命人籌集十萬石糧食,一同送往京師。」
李寧可不信他的滿嘴好話,知道:「大人還是先運二十萬石糧食立刻北上為好,京中災情可耽誤不得。」
這時坐在李寧右手第一位的判官王澹道:「一糧鋪籌糧三倍於浙西,恐惹人非議,我等俱要將罪。不知,不知?」
李寧明白了王澹之意,大方回道:「二十萬石糧食如何署名,我倒不在意。不過,五穀糧鋪之穀物可不能讓人吞沒,下次大人籌集糧食可一同運去。」
李錡鐵青的臉色這才有所緩和,立即致謝道:「多謝公子體恤,李某感激不盡。」
李寧回應道:「大人客氣了,我怎會為難宗室族人。不過,這事已被太子知曉,大人還是考慮如何挽救吧。」
李寧不想把李錡逼急了,讓其徹底倒向京兆尹李實、舒王李誼一派。他出言提醒道:「京中正是少糧之際,大人多多考慮才是。」
在李錡看來李寧這話分明是威脅,卻也不得不多謝李寧提點,保證儘快籌集糧食。
一場宴會下來,李寧藏拙、問罪、威逼,一氣呵成,打得李錡毫無反手之力,真是英雄出少年。
隨後李寧返回城中的「東海商會」駐點「東海樓」休息。他在此見了分會會長,詳細了解了江南各處店鋪的經營狀況,和存儲之糧。
潤州「五穀糧鋪」除了被扣押的十萬石糧食,剩下的五萬石糧食及時運至東海商會得以保全。
蘇州運來的五萬石糧食被扣押后就沒再運來,尚有十五萬石糧食。杭州雖無「五穀糧鋪」,但其東海商會也有五萬石存糧。
這些糧食運至北方后,足以賑災,還能使糧價降下。李寧終於能睡個好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