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最強呂布之橫掃千軍> 第385章 成立監察官府

第385章 成立監察官府

  呂布提出成立兵工廠,張世平大概已經想到了是什麼樣子。


  他向呂布問道:「敢問楚侯,兵工廠是建在城內還是建在城外?」


  「當然是建在城內。」呂布說道:「大戰一旦來臨,彭城要是被敵軍包圍,軍械器具都在城外,我們怎麼取用?我會在城內為你劃撥一塊土地,由你建造房舍,把兵工廠先給我打造起來。不過你要清楚,從兵工廠出來的並不僅僅只是刀槍劍戟,還有很多你可能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軍械。這些軍械的製作方法,可不能讓任何外人知曉。」


  張世平很清楚,只要他承擔下這件事,從此往後就再也和呂布脫不開關係。


  可他有如今又沒了別的辦法可選。


  從當初與呂布合作販賣牙膏,到後來把持煤炭,再往後呂布給他勾畫了將來興建酒樓和工廠的藍圖,到如今被呂布約到這裡商談創立軍工廠。


  呂布是一步步把他和徐州綁在一起,張世平是明白了,拒絕呂布可以,從今往後他在徐州等地的利益將會一夜歸零。『


  可是不拒絕呂布……


  等待著他的必定是從此歸附呂布,成為專門為他賺取利益的官商…·


  「楚侯的意思我都明白。」張世平問道:「不知建立軍工廠給我多少時日?」


  「留給你的日子並不多。」呂布說道:「三個月,你頂多只有三個月,軍工廠就必須投入生產。我會先一步討伐曹操,戰端一旦開啟,我需要的軍需物資將是極其巨大。到時我只管向你討要軍備,其他都交給你來打理。」


  「楚侯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了。」張世平應道:「我會竭盡全力,三個月內讓軍工廠開始出產軍需物資。」


  如此回答呂布,張世平知道,他已經做出了選擇,從今往後,他和呂布之間再也不是單純的合作,而是要為呂布謀取更多的利益。


  他的張家也會從中賺取不少利潤,只不過呂布榮則張家榮,呂布亡則張家亡。


  張世平的身家性命,是徹底的和呂布綁在了一起……


  「你先回去籌劃軍工廠,我還得去街市看看殺人。」呂布吩咐了一聲,隨後招呼孫策:「伯符陪我出去。」


  孫策領命,等到張世平告退,他吩咐衛士為呂布準備坐騎。


  張世平走後不過片刻,呂布領著孫策來到官府正門。


  「午時到了沒有?」他向孫策問了一句。


  「還沒有。」孫策回道:「不過菜市口已經在執行處死涉案人員。」


  「已經開始?」呂布愣了一下:「處死人犯,一般不都是在正午?」


  「倘若都是砍頭,正午肯定是可以全都處死。」孫策回道:「可楚侯要的並不只是砍頭,而是要把這些人全都五馬分屍。菜市口可用的地方狹小,根本不足以一次處死那麼多人,只能一個個的來。所以陳公台決定提早行刑,才能在傍晚之前把人勸都處死。」


  陳宮決定提早行刑,呂布事先還真沒有想到。


  「他最早殺的是誰?」呂布問了一句。


  「據說是倉曹。」孫策回道:「陳公台還當著眾人的面削髮代頭,向彭城上下以及軍中將士請罪。」


  「他確實是該請罪。」已經沿著街道走了數十步,呂布停了下來,對孫策說道:「不去菜市口了,回官府。」


  「楚侯不打算看一看行刑?」孫策問道。


  「不過是殺人而已,也沒什麼好看。」呂布說道:「回到官府,你幫我傳達一道政令,要求各地徹查府庫。一是查看有沒有賬目不明中飽私囊,二則是查看有沒有像彭城一樣以次充好,賺取昧心錢。另外各地還好查問商賈,有沒有售賣對百姓和軍中將士有害的貨品。一旦查到,無論牽涉到誰身上,一律殺無赦!」


  「大戰在即,楚侯選擇此時整飭官場、商場,是不是有些……」孫策提醒:「要不還是等到擊破曹操……」


  「這次的鎧甲已經牽涉到了府庫官員。」呂布說道:「我們還沒有得到天下,就有人賺取這樣的昧心錢。要是放任不管,早晚會把我治下各地禍害個不成樣子。」


  「除了要求各地官府,你再讓人在各地張貼告示。鼓勵民眾首告,凡是首告證實確有其事,給予首告者獎賞。」呂布說道:「很多事情指望官府,往往是不可能辦的十分順暢。尤其是一些可能涉及到官商勾結的情況,官府給的回復只能當成參考,想要知道真相,最好還是到民間去探訪。」


  「楚侯治下這麼大,也不可能各地都去。」孫策回道:「世人太多,總會有那麼幾個品行不端的人混跡到官場……」


  「天下大定以後,有大定的治理之法。」呂布說道:「如今還在亂世之中,出現這樣的情況,倘若我們不加以管束必定會釀成大禍。還沒得到天下,就先失信於天下人,這樣的風險我可是冒不起。我一個人去不了,總有人可以去。」


  他隨後向孫策問道:「你覺著什麼人可以承擔起這樣的職責?」


  孫策回道:「我以往在江東,還沒遇見過這樣的事情。其實也是那時只顧著四處征討,並沒有留意到。其實真的遇見,我也不知該怎麼處置……」


  「回到官府,你把張昭給我請來。」呂布吩咐孫策:「與他雖然接觸不多,可我覺著此人能用。」


  「張昭為人古板,我雖與他交好,卻不認為他能勝任查探各地的職責。」孫策回道:「要是讓他去各地查勘,怕是會把人都給得罪了……」


  呂布哈哈一笑,輕輕拍了拍孫策的手臂:「原來伯符還不知道我的心意。我打算讓張昭承擔此事,正有要他去得罪人的意思。」


  孫策錯愕的看著呂布:「楚侯要張昭去得罪人,難道就不怕各地官吏渙散了心思?」


  「清者自清,既是清正廉明,又怎麼會擔心被人查問?」呂布說道:「那些因為張昭去了而渙散心思的官吏,在地方即便不是為惡一方,至少也是貪官污吏。拉攏了他們,我就會得罪天下百姓。你認為區區幾個為非作歹貪贓枉法的官吏重要,還是天下百姓歸心重要?」


  「當然是百姓歸心重要。」徹底明白了呂布的意思,孫策回道:「陪著楚侯回到官府,我就把張昭給請來。」


  呂布所以打算任用張昭負責查勘各地,一來是張昭自從投效他,曾經管束彭城,政績也還算是不錯。


  二來則是張昭性情耿直,不太可能做出與地方官吏勾結的事情。


  就目前來看,他手下眾人,最適合承擔這個責任的也只有張昭。


  回到官府,呂布去了書房,孫策則為他請張昭去了。


  等了沒多久,孫策領著張昭來到書房門外:「啟稟楚侯,張子布來了。」


  「子布來了,還不快請?」書房裡傳出呂布的聲音。


  孫策站到一旁,對張昭說道:「楚侯請子布進去。」


  張昭向他拱手道謝:「多謝伯符引路。」


  進了書房,張昭向坐在桌后的呂布行了個大禮:「見過楚侯。」


  「子布來了。」呂布臉上堆滿笑容,示意他坐下。


  等到張昭落座,呂布說道:「我為什麼請子布過來,伯符在路上應該已經說了。」


  「回楚侯。」:張昭回道:「伯符確實是提了幾句,卻沒有說的十分明白。」


  「既然他沒說明白,我就和你說說。」呂布說道:「今天發生的事情,你應該已經聽說了。」


  「楚侯是說鎧甲的事?」張昭問道。


  「正是。」呂布點頭。


  「此事鬧的沸沸揚揚,想不知道也不可能。」張昭回道:「伯符在路上提了兩句,說是楚侯打算讓人去各地探訪有沒有官商勾結以及是否有商賈像這次一樣賺取昧心錢。」


  「正是。」呂布說道:「賺取這種錢的,都是把別人性命不看在眼裡的渣滓。既然他們不把別人性命看在眼裡,我們也就沒必要把他們當成人來看待。不是人,卻又是活物,而且還會給其他人帶來危害。子布認為他們都是些什麼?」


  「野獸。」張昭回道。


  「說的沒錯,而且是該殺的野獸。」呂布說道:「我要你去做的,就是成立這樣的官府,找到一批你信得過的人,好好查一查他們。」


  「不知楚侯要查到什麼程度。」張昭問了一句。


  「徹查!」呂布回道:「像這樣的事情絕對不容許出現第二次。無論是百姓吃用,還是軍中所用。只要有人敢賺取昧心錢,就把他們給我擒了。不用當地官府審訊,一律交給彭城官府,又陳公台來審。」


  「楚侯要是真的想徹底斷絕類似的事情,只有一個法子。」張昭說道:「絕對不能讓相同的人去同一個地方兩次。而且去某個地方,人要分成兩撥,其中一撥是明面上查問,而另一撥則是在明面上查的人之前出發,先在某處暗訪十天半個月。一般來說,官面上去查的很可能一無所獲。而暗中探訪的,卻很可能收穫不小。」


  「是不是伯符和你說的時候,你已經有了謀划?」呂布微微一笑,向張昭問道。


  「不敢欺瞞楚侯,確實是。」張昭回道:「伯符和我說的時候,我一直在尋思著該怎樣才能幫著楚侯把這件事處置的更加穩妥。想來想去也就只有這麼個法子。」


  「很多時候,法子不需要太多。」呂布說道:「對待這種事情,有一個法子其實也就夠了。只要你能把這個法子用的通透,事情多半也就辦成了。」


  「楚侯說的在理。」張昭回道:「這次誅殺的人數不少,而且全都抄沒家產,犯案者家人也受到了牽連。以後再有人想犯這樣的事情,怕是要好好掂量一下後果。」


  「但凡是掙這些黑心錢的,他們當然不會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真的到了這麼一天,他們多半還會期盼著家人能用這些錢享享清福。」呂布說道:「可我偏偏不讓他們遂了心愿。凡是掙了這種黑心錢的,不僅要把黑心錢全給吐出來,家人也要受到牽連,這輩子想要翻身,怕是不太容易。讓那些正在做或者想要做的人明白,只要他們敢走上這條路,必定是死路一條,連帶著家人也會和他們一同走上絕路,絕對不會有任何僥倖。「


  「楚侯這麼做,確實是個斷根之法。」張昭回道:「只是宣揚出去以後,怕是會被世人詬病。」


  「世人詬病?」呂布淡然一笑:「世人在遇見這種事的時候,要是沒人為他們做主,他們會恨的咬牙切齒。當有人為他們做主,而且還想到了斷根之法的時候,他們則會跳出來說如何殘忍。要是什麼都依照世人的看法去辦,我也不用征伐天下,也不用逐鹿中原。只管把手中掌控的地盤隨意交給曹操或者袁紹中的某個人,自己則歸隱山林落個逍遙也就是了。」


  呂布站了起來走到窗口,望著窗外說道:「高位者雖然不能對底層百姓的說法充耳不聞,可也不能什麼都依照著他們的說法去辦。百姓之中,總有那麼一些人,無論你做什麼,他們都覺著是錯的,就好像要他們來辦一定會把事情辦的更穩妥似得。可真正要他們去處置這些事情,他們卻是絕對一事無成。」


  看著呂布的背影,張昭回道:「楚侯說的沒錯,是我想的多了。」


  「總是會職責別人的人,從來都是這個世上最無能的人。」呂布說道:「他們沒有能耐把事情辦好,別人辦了,他們又覺著各種不妥。總想借著別人已經辦成的事情表現出自己的能耐和存在,可事實上卻是除了無謂的詬病別人,他們自己則連丁點小時也不敢伸手攬下。」


  轉身面朝張昭,呂布微微一笑:「像這樣的人說話,我們只要給當成個屁放了就成,何必理會他們?事情是我們在做,詬病由著別人去說。他們願意說什麼,我們連聽都不用聽,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去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