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威州大捷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曹操連戰連敗,打輸了這一場他準備了數年之久的戰鬥,在有著諸多先手、埋下諸多後手的優勢情況下,仍是被馬超給硬生生的翻了盤。
戰鬥的初期,曹操率軍突飛猛進,在常山水淹七軍,陣斬龐德;在并州接連攻城略地,奪下半個并州;預伏下的夏侯淵在威州攪動風雲變色;在雍涼挑動起了一大波地方守將叛離馬超;曹丕又在許都戕害了馬騰,令馬超雪上加霜;再加上戰鬥的起源——那一場忽如其來的暴虐瘟疫……
那個時候,曹操幾乎都要把馬超逼迫的走投無路了,形勢一片大好,天下之大,關注著這場戰鬥的人,幾乎沒有人認為馬超還能反敗為勝,可馬超最後還是用一記又一記的重拳,在艱難的局面中開闢出了一條坦途來,逐漸的扳回了劣勢。
尤其是最近兩個月來,馬超在和曹操的較量中,七戰七捷,殺的曹操割須棄袍,狼狽不堪,勝負的天平,漸漸從曹操那一頭,悄悄地來到了不偏不倚的狀態,甚至略略偏向馬超這邊了一點。
連續的戰鬥,讓馬超的威望再上一層樓,隱隱壓過了曹操一頭,大有成為天下第一大諸侯的勢頭了。
方今天下,無論是達官貴人、富商大賈、山中隱士還是普通的老百姓,人們可能說不出大漢天子劉協的名字,但冠軍侯馬超之名,卻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提起馬超來,連最尖酸刻薄的文人,也不得不伸出一根大拇指來!
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來自於威州。
在馬超屢戰屢勝,逼迫的曹操接連退兵,眼看著就要推回到常山的時候,諸葛亮在威州可並沒閑著。
趁著馬超和曹操打得不可開交,無暇他顧的機會,諸葛亮以奇謀誘使威州的曹軍主將李通出戰,並以十面埋伏之計,重挫了李通的力主部隊,一戰斬殺曹軍超過五萬,徹底擊潰了曹軍的兵鋒,主將李通僅僅帶著十多個將官,連同一萬多殘兵敗將逃離了威州。
而且,諸葛亮對整個戰局的形勢,預估的無比清晰,他提前派出一支部隊,死死地堵在了李通的敗退之路上,阻斷了李通逃回冀州的可能,李通無奈之下,只好涉險北上,進入了大漠,想要從最北邊繞一個大彎兒,這才擺脫了諸葛亮的追殺,但他想要回到冀州,至少也得三個月之後了。
要說李通被曹操拔於行伍,又在夏侯淵身死後,火線挂帥,擔任起了這一部曹軍的主將,組建曹操對他是何等的器重了,從曹操的態度中,也不難看出,李通是有真本事的,乃是曹操麾下為數不多的幾名將才。
可惜,他碰到了諸葛亮。卧龍一出,誰也爭鋒?排名在卧龍之下的鳳雛,都能幫助劉備全據荊州,進擊西蜀,更何況是才華驚艷猶在鳳雛之上的諸葛卧龍呢?
逼迫李通退入大漠后,諸葛亮一面派人前往伏州,通知各地守將截擊李通,於沿途之中對其展開追殺;另一面,諸葛亮則是帶著威州三分之一的兵馬,以王雙、成宜為將,帶著大量的諸葛連弩,直插冀州與并州的邊界,北宮伯玉與俄何燒戈,則是率領其餘三分之二的兵力,繼續鎮守在威州。
諸葛亮的直穿斜插,恰到好處的切斷了曹操的後路,和對曹操窮追不捨的馬超,默契的形成了前後夾擊之勢,令曹操陷入了欲進不能、欲退不行的尷尬之境,一時間進退維谷。
其實,這並不是諸葛亮算計好的。他預估到馬超必會擊退曹操,可他畢竟遠在千里之外,對并州戰場的情況之停留在諜報上,做不到了如指掌,根本不可能在曹操眼看著就要退到常山之前,完成了這次包抄後路的圍堵。
這一次,諸葛亮是碰對了運氣的。有的時候,運氣也是實力的一種。
可諸葛亮部下的眾將士們,卻不會認為諸葛亮的誤打誤撞恰好碰上的,他們對諸葛亮的本事,早已敬如神明,篤定是諸葛亮早已提前算計好的了,諸葛亮算無遺策的美名,便再次不脛而走,隨著人們的口口相傳,越來越多生活在社會最低層的小人物,對諸葛亮的種種神跡,也都是耳熟能詳的了。
諸葛亮的風頭,一時無兩,煊赫一時。
得知諸葛亮神不知鬼不覺的切斷了曹操的後路,馬超實在是也太高興了,親筆給諸葛亮寫了一封信,大大的誇讚了他一番。不僅如此,馬超還在信中清楚明白的表明,日後隨著賈詡的年齡增長,當他不願再勞心勞力,安享晚年的時候,他麾下第一謀臣的位置,一定會給諸葛亮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