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管亥身死 上
是夜,星空搖曳。
管亥站在營地中,抬頭觀望著滿天繁星。
不知為何,今夜他總是感覺有些心緒不寧,似乎將有什麼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忽的,一顆流星自夜空中墜落,拖拽著一道流光,劃過夜空,消失在了劍閣的上空。
管亥心頭一陣悸動,難道,不好的預兆,是要發生在自己的身上嗎?可是,這裡可是劍閣啊!難道大梁的義勇軍,還能像包抄葭萌關一樣,從天而降,跨越劍閣不成?
堅定地搖了搖頭,管亥並不認為義勇軍有那個能力。或者說,劍閣天險,誰也無法輕易跨越,即便是有木牛流馬相助的義勇軍也做不到。
在同一片星空下,一隊人馬正艱難的行走在崎嶇的山路上。
手持斷天白虹槍的太史慈,赫然走在隊伍的最前列。
在他的腳下,是寬僅兩尺的險路,稍不留神,便會從山路上滑落,墜入萬丈深淵之中。
這裡,便是劍閣最艱難的一段山路,即便是慣於行走崎嶇山路的木牛流馬,都不能在其中推進。
而太史慈,卻帶著萬餘名無當飛軍,義無反顧的走上了這條路。副將王平也在其中,和太史慈一前一後,分處隊伍的首尾兩端。
歷史上的諸葛亮是謹慎的,曾拒絕過魏延奇襲子午谷的奇謀。而如今的諸葛亮,在馬超的影響下,用兵變的更加靈活。
所以在仔細查看了數次西蜀地形圖之後,諸葛亮便定下了翻越劍閣險路,奇襲管亥後方的計策。
以常人的思維來看,管亥在葭萌關便被偷襲了後方,是絕不會再次忽視義勇軍可能繞路到他後方的。可諸葛亮偏偏斷定,管亥必定會憑藉著劍閣之險,把大部分的兵力都布置在前方,從而再次忽略身後的防禦。反其道而行之,定然會打的管亥措手不及。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想要繞過劍閣,可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管亥正如諸葛亮所料的那樣,他認為義勇軍不可能在夜間翻越劍閣,莫說是義勇軍,便是長年居住在益州的本地獵戶,都不敢那麼做。
劍閣險路,本就難走,此刻又是夜晚,前行中的義勇軍不能舉火把照明,引起蜀兵眼線的注意,只能摸著黑,依靠著山體,冒死前行。
忽然,一名無當飛軍腳下一滑,身體滑出了山路,無法挽回的向著身邊的萬丈深淵墜落下去。
他身邊的人來不及施以援手,只能不甘心的瞪著眼睛,眼看著他向下墜落。
黑夜中,一片沉靜。
活著的人,為墜落山崖的同伴默哀;而即將粉身碎骨的那名無當飛軍,卻面帶笑容,在無可依仗的虛空中,向著同伴們揮手作別。
沒有發出任何的驚呼,因為他不能。他知道,一旦自己因為恐懼和驚慌而發出驚叫,驚叫聲便會在無盡的夜空中遠遠傳送出去,很有可能會令附近的蜀軍警醒。
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是他們的大王以前說過的一句話,而此刻正在高速下墜的這名無當飛軍,決定坦然面對死亡。
身為無當飛軍,身為義勇軍,理應生長著義勇軍的傲骨,理應烙印著大梁的精神烙印!
終於,他的身影,消失在了黑夜中,消失在了袍澤們的視線中,再也看不見了。
拭去眼角的熱淚,其他的無當飛軍精銳們,繼續踏上了征程,腳步異常的堅定。
在這崎嶇難行的山路上,任何人都在經受著死亡的威脅,危險無處不在。可這無法阻擋住無當飛軍的腳步,因為他們是無當飛軍!攀山越嶺,破陣殺敵,無人能擋!
當東方泛起魚肚白,朝陽把第一縷陽光散落到大地上,太史慈終於帶著身後的無當飛軍橫穿過了劍閣險道,腳踏實地的踩在了寬闊的地面上。
昨夜出發的萬餘無當飛軍,此刻只剩下了八千多人,有近兩千的精銳,再也無法回來了。
死去的人,不會感到後悔;而活著的人們,仍要沿著死去袍澤的腳步繼續前進,以掌中之弩,為死去戰友們,去征服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