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馬踏三國> 第六百零四章 決戰鄴城 四

第六百零四章 決戰鄴城 四

  鄴城是座大城,城內的百姓約有三十餘萬,人口眾多。


  馬超如果過度的依賴紅衣弩炮和霹靂車的話,很容易在遠程轟炸中,因為對這兩大殺器操控不當,而把巨弩和雷石落入城內,對城中的百姓造成無辜的殺傷。


  民心似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馬超不想因為戰爭而失去民心。因為他不是曹操,做不出「寧可我負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負我」的事情來。


  所以這一場註定會無比艱難的攻堅戰,最終馬超還是決定,要用刀劍去攻克。


  這樣做,無疑會讓部下的義勇軍將士們,出現很多傷亡。可在戰場上,流血犧牲,是在所難免的。包括馬超本身在內的每一名義勇軍將士,都已經做好了赴死的心理準備。


  代替曹操在外城牆上指揮戰鬥的,是大魏的世子曹丕。


  戰火,迅速讓他變的更加成熟。


  「敵人要攻城了,各部隊做好應對準備!讓他們知道我大魏的鐵血手段!」曹丕怒吼連連,催促著城頭上的十萬魏軍將士,進入備戰狀態。


  誰都知道,這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但同樣,每一個人也都清楚,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已經是不死不休之局!


  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鄴城的戰鬥,就此拉開序幕,從戰鬥的一開始,便進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雙方的將士彼此視為死敵,以命相搏。


  另一場戰鬥,在鄴城外二十里的漳河上,於同一時間開戰。


  鎮守在鄴城外漳河河畔的,是曹操部下的青州牧臧霸。縱觀整個魏軍陣營,沒有誰能比他更勝任水軍都督這個位置了,畢竟臧霸久居青州,對水戰還是十分熟悉的,比起其他在陸地上征戰慣了的眾將來說,臧霸對水戰已經算得上是行家裡手了。


  因此,曹操把整個水軍都交到了臧霸的手上,希望臧霸可以利用擅長水戰這一優勢,能夠在和大梁義勇軍的戰鬥中,成為一支奇兵。


  再說漳河。


  漳河臨近鄴城,故而鄴城在後世又有「臨漳」之別稱。漳河是鄴城境內的主要河流,自東向西貫穿與鄴郡境內。古時的西門豹治水、西楚霸王破釜沉舟等典故,均出自此處。


  曹操入主鄴城之後,便在漳河河畔建造了一座銅雀台,極其的雄偉。而曹操如此重視漳河的原因,因為漳河乃是鄴城水路的交通要道、軍事要衝,漳河河畔的防線,關乎著鄴城的安危。


  故而曹操讓臧霸駐守在此,以其麾下精通水戰的青州兵,在漳河構築防線,進可攻,退可守,把優勢握在自己的手中。


  周瑜清楚的看到了漳河的地理重要性,所以他在青州大殺特殺了一番,攪動的青州境內人人自危不敢出兵之後,便沿著東海逆流而上,進入了漳河流域,遭遇到了守護在此的臧霸。


  冠軍將軍、大梁水軍都督周瑜,跨立在一艘當今世上最大、最堅固的戰艦上,向岸邊的水寨破浪而來!


  伏波戰艦!


  周瑜所乘坐的伏波戰艦,乃是大梁水軍的旗艦,是韓暨、鄭渾和馬均等將作監的良匠們,根據馬超提供的模型,耗時三年製作出來的,整座戰艦分為五層船樓,其中四層在甲之上,一層在甲板之下。


  船體通體都是用鐵力木製作的,耐水性極強,且堅固程度不輸於普通的鐵,在幫助戰艦可以在水面上更快航行的同時,還大幅增強了船體的抗擊打能力。


  越過船體再往戰艦的甲板部位上看,船舷兩側和首尾兩端環繞豎立著二十四根巨大且沉重的圓木,其中十二根固定在船體上,起到牽制的作用,另外十二根則是稍微傾斜著的,用牛筋做成的纖繩將這二十根圓木聯繫在一起,明眼人一眼就可看出,一旦傾斜著的圓木失去了纖繩的束縛,便會從高空呼嘯著落下,向水面上發起劇烈的拍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