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一絲線索
永昭帝還沒有說話,中書舍人顧璋便出列了,奏道:「皇上,微臣以為,此事有大理寺參與,當然最好。下官請問魏大人一句:登聞鼓之事難道還不夠重要嗎?現在既然刑部和京兆府查探毫無進展,那麼正好可以藉助大理寺的力量。下官愚笨,只是覺得儘早查清真相才是最好的。若是為了畏難怕煩,那麼朝廷設這麼多官衙任命這麼多官員,是為何呢?」
登聞鼓制度是太祖所設,是國朝延續至今的制度,魏酣中怎麼可能說這個不重要?
如果它不是這麼重要,當初汪印也不能藉由它將熙平公主拉下來了。
但是在魏酣中看來,這不是登聞鼓重不重要的問題,而是葉家內宅這些命案,無須花費這樣的朝廷心力。
顧璋的話語,明顯帶偏了話題。
於是,魏酣中深深地看了顧璋一眼,才道:「登聞鼓當然十分重要,然處理登聞鼓之事,有一套嚴密的流程,臣仍舊認為,此事無須大理寺插手!請皇上三思!」
對此,顧璋也沒有退讓,繼續道:「皇上,微臣贊同萬大人的奏請!多一個人便多一分力量,臣懇請皇上准許!」
聽到這三個朝官的話語,永昭帝半眯起眼,臉上看不出意思來。
而其他朝官卻不像帝王那麼平靜,他們聽著這明顯是針鋒相對的奏言,都不禁打量起顧璋來。
在一眾鬍子花白的臣子中間,年輕而清俊的顧璋格外引人矚目。
朝官都記得,這個年輕的官員是因為蔭蔽才成為中書舍人的,是皇上對南平顧家的優待。
中書舍人是皇上的近臣,有起草詔書的權力,顧璋在中書省任職,想必親近皇上的機會很多,對聖意的把握想必也很准。
現在顧璋這麼說,莫非他所奏請的話語,是皇上的意思?
有不少人想到,這是顧璋第一次在朝中有這麼直接的傾向。他這些話是針對汪督主呢?還是純粹就萬彥時的話語來辯駁?
片刻之後,工部尚書蘇息言也出列了,這樣說道:「皇上,臣附議萬大人的請求!正如顧大人所說的那樣,多一個人便多一分力量!大理寺參與進來,可以加快此事的進程,無形就是節省了朝廷的精力。」
蘇息言與顧家關係一向不錯,與萬彥時往來也不疏,當然要支持這兩個人了。
在蘇息言之後,倒沒有朝官再出言了。
畢竟,葉家這樣的事情,牽涉了登聞鼓和汪督主,他們明哲保身,只在一旁默默圍觀事態進展就好了。
這時,高高端坐的永昭帝說話了:「諸位愛卿都說得在理。葉家一個命案,已引起朝中的動蕩,朕不欲令此事擾攘太久,那麼,大理寺也參與進來吧。先前朕已經給京兆府三日的時間,現在有了大理寺,想必事情很快就完結了,朕再寬限三日,務必查出真相!」
這個三日限期,原本只是一部分朝官知道而已,現在皇上自己說了出來了,所有人都知道皇上要得到一個真相了。
三日,皇上究竟想要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呢?
汪印此刻沒有在宣政殿內上朝,不過葉家這些事情,歸根到底還是落在了汪督主的身上。
究竟,葉家那些命案與汪督主的岳母是否有關呢?
現在汪督主的岳母不在京兆,就連被告都不在京兆,大理寺、刑部和京兆府怎麼查這些事情?
一時間,所有的官員都將目光投向了汪府。
但是汪府和緹事廠像鐵桶一樣,不會漏出什麼風聲來,汪督主會有什麼反應,他們自然不知道。
葉綏知道,葉家一下子死了三個人,遭受種種風言污水,最終都是沖著緹事廠和大人而去的。
不管背後的人是誰,欲要在緹事廠和汪督主身上找破綻,幾乎是不能。
最終,只能將主意打到了她和葉家的頭上。
這幾日,在刑部和京兆府在查探葉家種種事情的時候,葉綏也沒有閑著。
刑部和京兆府所查探到的那些線索和資料,也都很快就會出現在她面前。
這當然是汪印和緹騎之功。
在事情發生之後,葉綏就對汪印這樣說道:「大人,葉家的事情就交給我來處理吧,大人忙著緹事廠的事情便好。」
先前大人就說過,儀鸞衛已經插手緹事廠事宜,現在大人都在忙著與儀鸞衛交接的事情,幾乎就沒有多少空閑的時候。
再者,葉家這樣的內宅事情,就無須辛勞大人費心了。
當時,汪印只深深地看了葉綏一眼,然後淡淡說道:「好。」
他自然相信小姑娘的本事,況且,小姑娘是葉家人,葉家內宅的事情,交由小姑娘來處理十分合適。
要是萬彥時和顧璋等人知道,在他們看起來無比重要的這些事情,汪印其實沒有花多少心思在上面,不知有如何想法?
對於旁人的猜測,乃至圍剿,汪督主自然是不怎麼放在心上的。
而葉綏,在查看了刑部和京兆府所查探的線索之後,將目光放在了葉家佛堂那個婆子身上。
追始溯源,葉家種種事情的開端,就是因為那個婆子在朱氏靈前的哭訴。
在葉紜和其他夫人祭拜弔唁的時候,這個婆子沖了出來,提到了藥渣,佐證了朱氏的死有疑問,隨後才引發那麼多事情。
想來刑部的官員當然也明白這一點,現在那個婆子就被關押在刑部大牢裡面,正在接受刑部官員的審訊。
刑部審訊的手段,雖然不如緹事廠的血腥恐怖,卻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夠承受的。
怪異的是,就算是刑部官員刑求,這個婆子仍舊是死口咬定,她就是為了大夫人著想,才會將這些藥渣和搜集起來,而且沒有做過任何手腳。
在刑求面前,她還是這樣堅持。——如今刑部的官員雖然沒有明說,但基本都相信這個管事婆子說的就是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