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遙遠
聽了葉綏的話語,汪印沉默了。
設天下最大的牧場?小姑娘的意思是,牧馬就是安置這些家眷軍戶的辦法?
如今,大安朝最大的馬場,是在關外衛一帶。那裡地廣人稀,而且草林茂盛,又匯聚了許多世代牧馬的家族,集天時地利人和,才成為最大的馬場。
可是,小姑娘說,雁西衛可以設最大的馬場,那麼雁西衛有什麼呢?
他看向了輿圖,目光落在葉綏所指的那一片高山之中。——緹騎在上面標註了,那裡空曠,草林茂盛。
就是,太高了,而且這些高山並沒有大道通往山腳,便是這裡草林茂盛,便是想在這裡設牧場,也很難將牧馬運送上下。
是以,緹騎在標註出這些地方之後,他和軍中的人,從來沒有想過在這裡做些什麼。
現在,可行嗎?
他目光沉凝,一瞬不動地看著輿圖,將輿圖的圖畫線條,想象成最終那一座座高山。
末了,他這樣說道:「小姑娘,本座要親自去那裡看看才是。」
此前從來沒有過的想法,並不代表著就是不可行的,現在小姑娘既然這麼說了,那麼他就要親自去看一看了。
沒有實地看過,什麼也不好說。
葉綏笑了笑,說道:「大人,這是當然的。至於環境險惡這些,通往高山沒有路,那麼就開出一條路好了。這裡……應該可以有道路通向高山,為馬場解決最重要的問題。」
路通,人才能通,從雁西衛寧州的山腳,必定有一條道路適合通往這些高山。
她之所以會這麼確定,還是因為太寧五年的時候,太寧帝送給她的書信中,隱約提過這樣的問題。
那時候,國朝動亂之時,關外衛的馬場幾乎被摧毀,後來天下漸治,帝王辟召國朝的能人異士,尋找新的馬場所在。
雁西衛這裡,就是最後定下的地方。
但是後來怎麼樣,她當然不知道了,但太寧五年的時候,許多隱逸的賢才都出現了,集眾人之智所定下的事情,必然是有因有的。
「大人,這裡靠近大雍朝,如果大安朝最大的馬場設在這裡,您說一旦兩軍交戰的時候,會怎麼樣?」她這樣說道,想到了更多的理由。
要在雁西衛開闢馬場,關外衛那些牧馬家族當然會極力阻撓,但是國朝,具體來說是皇上,定然不會這樣想。
各大衛當然是有馬場的,但是規模太小,每年都由關外衛的馬場養好了馬匹,送往各大衛,由此催生了牧馬司和馬市這兩個機構。
牧馬司隸屬太僕寺,是朝廷特色在關外衛的官衙機構,而馬市,則是有大富巨賈所組成的民間組織。
說白了,牧馬司和馬市掌控著大安一切有關「馬」的事宜,等於扼著軍中騎兵的命脈。
戰馬是軍中最大的財富之一,牧馬則是這種財富的基礎,葉綏也不知每年牧馬司和馬市場從中掠走多少財富,國朝真正得益有多少。
但是她知道,每年戰馬從關外衛送至於其他各大衛,都會死傷許多馬匹,這是個巨大的損失。
如果雁西衛能在這裡設立一個馬場,那麼對於雁西衛來說,戰馬充足,這使得雁西衛這個屏障會更為牢固。
皇上就算不知道這一點利害,兵部的官員也會知道,那麼以家眷為軍戶、開設馬場的機會,就更大了。
汪印的手指在輿圖上輕輕點著,順著葉綏的思路說下去:「至於牧馬,有太僕寺在,應該會可以;而軍戶減免賦稅,這也是最開始的,一旦馬場建立起來了,雁西衛這裡就可能會有一個巨大的馬市,戶部的賦稅少不了……」
這對於國朝來說,都是能預見得到的,而對於雁西衛這裡來說……士兵將領得以和家眷團聚,同時這些士兵家眷作為軍戶,也可以日益改善雁西衛的情況,進而改變雁西道……
這些改變,當然不會一朝一夕發生,而是需要極為漫長的時間,但是方向對了,日子有功,結果總是會向好。
汪印的目光從輿圖移向了葉綏,唇角也勾了起來,說道:「小姑娘,如此說來,你說的這些辦法的確可行。前提是,這些高山的確有成為馬場的條件,本座還是要親自去看看。」
汪印再次說了去這些高山的話語,事實上,他準備明天就起行了。
反正他剛接手雁西衛,還不能真正對雁西衛做些什麼,但他離開雁西衛,想必是很多士兵將領都願意看到的。
他想了想,這樣說道:「小姑娘,此事暫時不可聲張,本座前去看了再說。京兆那裡,也需要仔細謀劃一番。」
就算那些高山可以開設馬場,但馬場、軍戶的情況,涉及了朝中的兵部、戶部和太僕寺,還與關外衛、馬市等等機構相連,絕不是輕易的事情。
他更不能讓雁西衛的士兵將領知道這個消息,貿然給人希望、最後又不能真正辦到,汪印對此深惡痛絕。
還有,雁西衛這裡有石秀和虞誕芝,這添加了許多變數。
石秀暫且不說,但是虞誕芝作為監軍,就是與他作對的,他不得不防。
葉綏點了點頭,表示已經知道了。她當然不會將這些說出去,對身邊的趙三奶奶等人也放心,大人沒有說可行的話,他們什麼都不會做。
於是,接下來幾天,石秀和虞誕芝都沒有見到汪印的蹤影了,就連那五百緹騎都少了三分之一。
他們知道,汪印帶著緹騎前去辦事了,至於辦什麼事……當然無法得知。
那些緹騎和僕從的口風之密,幾乎就像個啞巴一樣,什麼都沒有透露。
在汪印帶著部分緹騎離開雁西衛的時候,雁西衛軍中一個肥胖的老頭,來到了大將軍營帳中。——來見葉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