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祭祀
今早朝的一幕趙匡胤回想起來仍然憤怒不以。月光如水,滿繁星,迷人的夜景舒緩了趙匡胤暴躁的心情,撫平了他心中的怒火。
在千年後的現代空氣汙染嚴重,再也見不到這樣美麗的星空景象,也許居住在偏僻山村的人們可能才見得到。
“欲出未出光辣達,千山萬山如火發。
須臾走上上來,趕卻流星趕卻月。”看著這如畫的美景,趙匡胤不由得吟詩道。
雖然從文學的角度這是用五代的口語出來的,但是很有魄力,極其的彰顯其英雄氣概和一統下的雄心壯誌。
我一定要平定神州大地,趙匡胤默默發誓道。趙匡胤還是沒有徹底的完成從大臣到皇帝的自我轉變,時不時的用起了我這個稱呼,像劉邦,趙匡胤,朱元璋等草莽出身的開國君王都有專屬於自己的自稱,起稱呼最搞笑的還是朱元璋。
他總是喜歡咱,咱是地方的方言,也就是我的意思,朱元璋當上了皇帝之後還是沿用這個稱呼,於是他下旨,讓下的人知道,隻要他朱元璋咱,就是皇帝自稱朕的意思,並且朱元璋的聖旨經常用白話文書寫,很少用文言文,
可以宋朝皇室和明朝的皇室在前期最接地氣,宋太祖和宋太宗連開封城內百姓的豬丟了都要管,明太祖朱元璋這個精力過剩的勞模皇帝更不用了。
趙匡胤在眾臣的擁簇下來到城郊,今是祭祀上的的大典,象征宋朝接受命,表明他趙匡胤是上之子新的中原之主。
祭祀的祭台早已有能工巧匠打造好,祭台上刻有鳥獸蟲魚,日月星辰,地山川,龍鳳麒麟白澤等瑞獸。祭台共分九階,每階五個台階,象征著帝王九五之尊。
祭台正中有一口大鼎,鼎至周朝以來就是祭的禮器,是專屬於子祭祀上的禮器。鼎前放滿了貢品,豬牛羊三牲齊具並且放在最前麵的貢桌上。明清時代的皇帝冬至那一在北京壇祭,明以前的皇帝是在城外建好祭台,不固定時間的祭祀上。
今風和日麗,也是欽監懂文風水的官員早已算好今公作美,畢竟他們不會拿自家的身家性命開玩笑。選一個陰雨綿綿的日子讓趙匡胤祭,傳出去表示趙匡胤不得命那個是動搖江山社稷的大事,趙匡胤肯定會第一時間幹掉他們。
趙匡胤身穿十二華章,頭戴通冠,手中捧著一個黃色錦囊蓋著的盒子,神情莊嚴肅穆的走上祭台中間,好似一個虔誠的朝聖者。
趙匡胤點燃特製的大香,燃燒祭祀上的符文,跪拜到道:“臣趙匡胤參拜皇後土,炎黃二帝華夏列祖列宗,自唐運告終以來,神州大地軍閥割據戰火頻發,短短數十年間中原大地出現了五姓十幾位帝王,白骨露於荒野,民生艱難,今周運也終,臣趙氏匡胤不才現添為中原之主,願掃平群雄誅除殘賊,使生靈有所養,死者有所葬,外拒北遼契丹收回燕雲十六州使神州大地金甌無缺,願皇後土垂青,願列祖列宗保佑。”
趙匡胤打開錦盒拿出象征著社稷的五穀和江山的象征泥土投入祭鼎中。
“社稷”從字麵來看是土穀之神。由於古時的君主為了祈求國事太平,五穀豐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穀神。
從今起趙匡胤正式即子位,成為華夏族群的族長,現在隻悉派人去陝西炎黃廟接引延炎黃香火。趙氏一族正式成位炎黃一脈的正統繼承者管理華夏族群。
宋徽宗趙佶以前的上,老爺是指昊上帝,宋徽宗信奉道教裏的帝玉皇大帝。
宋徽宗身為皇帝推崇道教的帝上行下效之下民間便普遍流傳帝是玉皇大帝,但宋朝滅亡之後官方祭祀的帝仍然是昊上帝。
趙匡胤在祭壇台上的什麽?下麵的文武百官一點也不知道,群臣和趙匡胤的距離隔得非常遠。這是上和子的對話,豈能讓群臣知曉。
陽光和趙匡胤的身影交相輝映使得趙匡胤發出一股神聖之感。
“萬歲,萬歲”群臣呼叫起來,上萬人的聲音浩大直衝雲霄。
趙熙看著這一幕為之震撼和增長的見識,在現代可看不倒上萬人祭祀上和祖先,在未來炎黃廟的香火差點滅絕,中華民族差點沉淪,但最終我們站起來了,中華民族對於禮儀和祖先崇拜刻在骨子裏,流傳在血液裏。
感謝始皇帝,是他使大統一的觀點深入人心,是他使分裂的中國重新統一,他的書同文車同軌為中華民族的出現奠定了文化基礎。
後世之人為了神州版圖的金甌無缺,一代代人前赴後繼保家衛國收複國家領土,是中華民族的國土沒有被分裂出去,是中國的領土麵積沒有大大縮一直保持在世界前五的水品,有時能達到前三,使後世中華民族至今還擁有遼闊的領土。
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到了祭祀的時間我們都會祭祀祖先,中國人對於禮儀的追求刻印生活的方方麵麵,雖然現代社會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影響中國的傳統禮儀受到衝擊,但中國的禮儀人完全的紮根在生活中如食不言寢不語,各地的婚嫁習俗等。
中華民族一代代傳承的獨特文化,使得中華文明無論遭受到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能在廢墟之上浴火重生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有著5000年曆史的民族有太多精華的東西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特別是傳承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更值得我們後世之人去發揚光大。。
如今的中國經濟水平發展上去了,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待加強,人民的科學素養有待提高,道德素質有待增強。
有章服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經濟水平物質發達,精神文明建設並重中華民族才能實現偉大的複興,不負華夏的稱號,不負禮儀之邦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