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生命邀約> 三十八 由詞調談柳永在宋詞上的拓展(一)

三十八 由詞調談柳永在宋詞上的拓展(一)

  醉蓬萊·漸亭皋葉下

  柳永〔宋代〕

  漸亭皋葉下,隴首雲飛,素秋新霽。華闕中天,鎖蔥蔥佳氣。嫩菊黃深,拒霜紅淺,近寶階香砌。玉宇無塵,金莖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昇平,萬幾多暇,夜色澄鮮,漏聲迢遞。南極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際宸游,鳳輦何處,度管弦清脆。太液波翻,披香簾卷,月明風細。

  醉蓬萊:詞牌名,柳永自度曲。雙調九十七字,上片十一句、下片十二句各四仄韻。

  這首詞的創作,對柳永來說本是一個機遇,或可多少改變其多舛的命運。柳永深知此意,故在詞中極盡歌功頌德之能。但柳永未免有些迂腐,憑著一支生花妙筆,揮灑而下,卻未對相關情況了如指掌,以致於出現頌詞竟有語句與悼詞暗合,犯了大忌,再加仁宗本對他有成見,故而多方挑剔,以致這一次不僅機遇與柳永擦肩而過,且使柳水「自此不復進用」,加重了其命運的不幸。

  從詩藝的角度來看,這首《醉蓬萊》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嗎?——的確,它深深影響了詞人的一生,但它也畢竟只是一首以粉飾太平的拍馬口吻,謀求晉身之階的庸俗作品而已嗎?

  答案是——並不是。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

  柳永一生遭遇坎坷,據說早年應進士試,曾作《鶴衝天》詞,中有句云:「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宋仁宗看后極為不滿,黜落之,曰:「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無奈之下,自號「奉旨填詞」,流落勾欄瓦肆,混跡歌樓妓館,放浪形駭,作詞自遣。

  柳永之詞,多創用長調,大量運用日常俚語,採用鋪敘白描的手法,反映下層平民的情感生活,抒發自己漂泊流落的切身感受,坦率真摯,恣縱不羈,孤郁耿介,對宋詞的開拓發展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蘇軾和周邦彥就是在他的影響下各開一派,自成格局。柳永詞的這些特點,使它不為公卿仕宦所接受。然而,在民間,他卻獲得了極大的聲譽「教坊樂工每得新腔,必求永為辭,始行於世,於是聲傳一時」,「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妓者愛其詞名,能移宮換羽,一經品題,聲價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贈之。」相傳柳永死後,貧無以葬,群妓合金葬之,每春月上冢,謂之「吊柳七」。

  柳永一生偃蹇潦倒,郁不得志,卻終因感人至深的詞章為自己贏得了前所未有的愛戴,不知這到底是一種幸運還是一種更大的悲哀。

  詞本來是從民間而來,敦煌曲子詞,也多是民間詞,到了文人手中后,漸漸被用來表現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感。

  唐五代時期,詞的體式以小令為主,慢詞總共不過十多首;到了宋初,詞人擅長和慣用的仍是小令。與柳永同時而略晚的張先、晏殊和歐陽修,僅分別嘗試寫了17首、3首和13首慢詞,慢詞占其詞作總數的比例很小;而柳永一人就創作了慢詞87首、調125首,是第一個大量創製慢詞的人。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從根本上改變了唐五代以來詞壇上小令一統天下的格局,使慢詞與小令兩種體式平分秋色,齊頭並進。

  在詞尚未脫離音樂的時候,詞的宮調、腔調與詞作內容的聲情是緊密配合的,詞人要表達不同的情感,就要選擇相應宮調的詞調來進行創作。

  所謂詞調,就是詞的腔調,也即是寫詞時所依據的樂譜。每個詞調都有一個名稱,如「蝶戀花」、「清平樂」等,這就是詞牌。每個詞牌都屬於一個宮調(有的詞牌同屬於幾個宮調),這就相當於歌曲的調名,是為了確定這個詞牌在演唱時的音高。如姜夔的《玉梅令》,其自注云「高平調」,就是指《玉梅令》這首詞在演唱時要用高平調(即林鍾羽)。

  中國古代音樂,有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七個音,分別相當於西樂簡譜中的1、2、3、5、6、7、4。另外還有十二律,即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中呂、蕤賓、林鍾、夷則、南呂、無射、應鍾,分別相當於C、bD、D、bE、E、F、bG、G、bA、A、bB、B十二個音調,以宮音乘十二律名曰宮,以商、角、徵、羽、變宮、變徵乘十二律名曰調,宮有十二,調有七十二,合成八十四宮調。隋唐燕樂以琵琶來定律,而琵琶只有宮、商、角、羽四弦,每弦七音,因此在實際應用上只有二十八宮調。

  到南宋時,這二十八宮調只用七宮十二調,即張炎《詞源》中所記載的:黃鐘宮、仙呂宮、正宮、高宮、南呂宮、中呂宮、道宮以及大石調、小石調、般涉調、歇指調、越調、仙呂調、中呂調、正平調、高平調、雙調、羽調、商調。

  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韻》中記載了北曲所用六宮十一調的聲情,如「仙呂宮清新綿邈」、「南呂宮感嘆傷悲」、「大石風流蘊藉」、「商調凄愴怨慕」等,雖然宋詞音樂的具體情況我們已經不能清楚地知道了,但是通過周氏對元曲宮調的分析,我們也可略窺宋詞宮調聲情的大意。另外通過唐宋人的零星記錄,我們也可稍微了解到詞調的一些情況,如《竹枝》,蘇軾曾說「《竹枝歌》本楚聲,幽怨惻怛,若有所深悲者」,晁補之也說「怪《竹枝》,聲聲怨,為誰苦」,可見這是一個凄苦怨艾的曲調。又如《解語花》,周密云:「羽調《解語花》,音韻婉麗,有譜而亡其辭。連日春晴,風景韶媚,芳思撩人,醉捻花枝,倚聲成句。」可見此詞必是纏綿婉麗之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