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 唐宋變革後文化的質變(六)
我們僅從《東京夢華錄》等其他史料就能看出,宋代有一個與唐代不同的特徵就是——缺乏國際色彩。沒有類似吸引了長安人眼球的胡旋舞那種令人感到異國情調的節目,這明顯反映了作為世界中心的大唐,與僅限於漢族世界的大宋的國力和政治力量的差異。但是,也正是因此,才帶來了個別藝術的深化和發達,傳給我們今天還能看到的那些民間藝術。
宋代正處於從正史《三國志》到小說《三國演義》的演變過程。被正史編者陳壽稱為「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的諸葛亮演變成百戰百勝的稀有軍師;「驕於士大夫」的關羽演變成仁義之士;而敵方的曹操則演變成殘忍無情的奸雄;劉備成為抵抗奸雄曹操、捍衛漢王朝、保衛民眾的正義之士,在他的周圍聚集了眾多仁人志士、英雄好漢。
宋代的小孩子們可能在入迷的聽著這些歷史故事的同時,也把他們自己的將來投射到故事中。講三國故事的人當時叫做「說三分」。記錄徽宗時代開封的那部《東京夢華錄》在所列舉的各種有人氣的藝人中所介紹的「說三分」的名嘴是霍四究。同一「說話」部中,還有說五代亂離的,說世態人情的,說插科打諢的等。其他的,還有木偶劇、雜技、摔跤、模仿叫賣等。傳說「小唱」的名妓李師師就是徽宗的情人。
這些演藝一年四季在瓦肆(演藝棚)中演出。宋代開封的瓦舍主要分佈在城門口周圍,據紀載其中最大的瓦舍是「桑家瓦子",共有五十餘座勾欄,且有頂的勾欄棚竟可容納數千人。這麼大的勾欄,可以想見其表演會有多精彩,也能想象勾欄瓦舍在宋朝城市休閑娛樂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因為瓦舍都分佈在城市裡交通最為便利的地方,也方便市民前往消費。除了平時固定表演的瓦舍,在特殊節日時開封城內重要的街巷、寺廟宮觀、園林等繁華熱鬧之處,都會搭建許多臨時的瓦舍,為民眾提供更多娛樂,演齣節目更聚集了平日瓦舍的精華,這些流動式的勾欄滿足民眾在特殊節日假期間,對休閑娛樂的需求。
除了表演本身外,瓦舍勾欄還帶來不少周邊經濟效益,如酒樓、茶肆、攤販等消費,供觀眾在欣賞表演的空閑之餘前往聊天、消遣,且瓦舍勾欄全年營業,活動更是從早表演到晚,讓人流連忘返。往往在瓦舍勾欄密集之處,總有各種新奇好玩的棋牌遊藝,大受民眾歡迎,因此瓦舍成為宋代士庶階層最愛的場所。可以看到宋代市民生活的基調,即通宵買賣的夜市和多種類型的文化休閑娛樂活動,這些構成了宋代社會生活鮮活又生動的樣貌。
小說《水滸傳》雖然反映的是明代的社會,但是也描寫了開封等其他城市的這些階層的是人情世態。這是與勤勤懇懇耕田種地的農民完全不同的市民社會。
從這裡我們也能看出唐宋變革後文化的質變。變革以前的演藝是王公貴族獨享的。現在歌舞界還在使用的雅稱「梨園」,是唐玄宗的宮廷歌舞團的別稱。郊祀等朝廷主辦祭祀活動時,老百姓偶爾也能看到這些演藝,但是他們平時只能是供一部分特殊階層的人取樂的存在。
唐朝的城市實行坊市制度,每個坊都有木門,開閉都有嚴格的限制,所以不可能在花街玩到深夜才回家。而到了宋代,花街卻成了不夜城。飲食店的美酒、勾欄的美女等,人們為了除去日日的煩惱,需要這些娛樂。在道學先生們看來,這些藝人們絕對不是良民。但是宋代人卻通過鑒賞他們的演藝,花街柳巷一天。或者說正是因為民間娛樂的這些大發展,才引導出了扮著道德家面孔的老夫子們「不像話」的哀嘆。不論何時何地,倫理觀都是從批判現實產生的。
以宋代為題材的說話和戲劇,後來都被寫成文本,成為讀書的對象。這是說民間演藝走過了一個文學化的過程。說話產生了章回小說,演劇產生了戲曲。從元朝到明朝,這些部類作為非主流文化,形成了一個與士大夫的「文學」相異的文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