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生命邀約> 六十七 李淵起事

六十七 李淵起事

  公元618年五月建國,十世紀初期的公元907年由後梁的朱全忠取而代之的唐王朝,前後綿延近三百年。如果拋開西漢與東漢合計四百年的漢朝不算的話,唐朝將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命的王朝。

  然而倘若剝開唐朝的表皮,唐朝其實是一直處在險峻的政治糾葛與矛盾的漩渦之中,圍繞權力的激烈抗爭反反覆復、無處不有。以輝煌的大唐帝國之名而聞名於世的這個漫長的時代,實際上絕非一馬平川的坦途。

  作為這一時期震撼並改變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是八世紀中葉爆發的安史之亂(755~763),以此為契機,唐代的歷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大而言之,唐代前半段和後半段呈現明顯的區別:一、唐代前期在繼承隋代確立的律令體制的基礎上,整頓完備了作為統一國家的基本體制。二、進入後期,不僅地方出現了藩鎮(節度使)這樣的獨立勢力,而且中央有宦官專權,大臣官僚們之間也有被稱為「牛李黨爭」的你死我活的激烈政爭,國家權力因此被極度制約和削弱。

  這些巨大的變化不僅僅局限於政治體制方面,其影響自然還波及了整個社會以及生活在社會中的人們的思想、意識、想法等各個方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對於始於安史之亂的社會面貌的改觀,我們應該將其視作與下一個時代——宋代,相聯繫的波動起伏之一,把其作為從中世(古代)到近世(中世)轉換的一個重要的過程來加以理解和把握。

  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能忘記一個事實,即儘管唐代前半期和後半期的狀態迥然相異,便於以前後期似乎存在著不同的權力體制的感覺,但是實際上唐作為一個王朝卻又一直存續了下來。即便是對唐中央政府與兵刃相見的節度使們,最後也始終未能越過這條底線。

  看起來似乎支離破碎,卻又始終沒有崩盤,唐朝作為一個統一王朝一直走到了生命的終點。我們有必要認真的思考其包涵的意義。

  經過種種波瀾起伏,並且最終由於安史之亂而出現了一個很大的斷層,可是唐朝並沒有因此而分崩離析,而是一直持續了三百年之久。僅從這一點來看,唐代的歷史實際在不斷地告誡我們:對於唐代是不能用通常的簡單方法來加以解釋的,同時,這一現象也使唐史變得更有意思、更有魅力。

  在隋末的動亂如火如荼的發展到最高潮時,只有一個地方遠離漩渦的中心,始終不動聲色,這就是今天的山西省省會太原(并州)一帶。

  鎮守此處的是太原留守李淵。太原作為拱衛首都長安和洛陽的北方軍事重鎮,亦被稱作北都。作為皇帝的經濟根基,太原有著極其特殊的地位,被賦予整個太原轄區的全權即最高軍政長官——太原留守。擔任太原留守一職者,都必須是和隋皇室有特別的關係,受到煬帝信任的重臣,李淵正好符合這些條件,因而得以出任太原留守一職。

  李淵與建立隋朝的楊堅同樣,也是出自關隴系統主流。李淵的母親乃獨孤信的女兒(四女),與隋文帝之妻獨孤氏(獨孤信的七女)是姊妹,因而李淵與隋煬帝實為同一個時期的表兄弟。

  李家與隋室的關係如此之近,本來應該是隋朝的積極支持者。但李淵從小喪父,很年輕時就承襲了家業,總給人以少年老成的印象。加之李淵不拘小節、行俠仗義的作風使其頗具人望。與李淵形成對照,煬帝卻是一個十足的獨裁者,事無巨細都要親自裁決,而且猜疑心超乎常人。因此,隋煬帝對於這個本來作為自己可以依靠力量的李淵充滿了戒心,在李淵患病時,楊帝甚至希望李淵趕快病死。

  但是,隋末嚴峻的形勢不允許僅憑一點懷疑就猶豫不決,煬帝無奈還是委任李淵為太原留守,然而同時又派遣心腹王威、高君雅兩人擔任副手,監視李淵。

  煬帝如此戒備李淵,除了上述李淵的家世、人望等原因之外,還有其他的理由。

  當時社會上流行一首童謠,說是「桃李子」將成為下一代君主。這個「桃李子」被認為是指姓李的人。所謂童謠,就是兒童之間傳唱的兒歌,在中國歷史上,假託流行兒歌來有意識的預示未來的情況十分常見。隋煬帝自己也深知這一點,因而對於李姓之人非常敏感。當時,隋末群雄之一李密就被隋煬帝認為是最大的威脅,而李淵也被視為是其中的威脅之一。

  在上述背景之下,李淵暗暗地積蓄實力,收留或藏匿逃亡兵士以及被官方追捕的人;借巡視轄區之際積極網羅各種人才。在這一時期,作為李淵的左榜右臂,並且給他以巨大幫助的乃是他的兩個兒子,即李建成與李世民。

  在太原附近有一個晉陽宮,這是煬帝在全國各地設置的離宮之一。儘管不知道煬帝何時前來行幸,晉陽宮裡也還是配備了不少漂亮的宮女待命。負責管理這些宮女的宮監裴寂是李淵的心腹。

  有一天晚上裴寂和李淵在晉陽宮中,由宮女服侍一起飲酒。作為臣子來說,這是絕對不能饒恕的犯上行為。當酒喝到高潮時,裴寂告訴李淵,犯下如此大錯,已經沒有任何退路。促使李淵當場做出了起事的決斷。據說這實際上是裴寂與李世民私下串通好的結果。

  對於上述插曲的真實性,我們雖然無法確切判定,但不管怎麼說,優柔寡斷的李淵終於做出了決斷。李淵殺掉了煬帝派來監視自己的王威和高君雅,從各地彙集了三萬兵力,於大業十三年七月樹起了反隋的大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