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開始
雖說郭貴免了章彩蘭的禁足,可章彩蘭卻依舊整日待在凝福苑,足不出戶。她是郭家的主母,如今沒了管家之權,又當著那麼多人的面被郭家人訓斥指責,章彩蘭實在是不想出去看到那些丫鬟婆子們轉過身去偷偷議論她的樣子。與其出去遭人指指點點,不如窩在凝福苑裡落個清凈自在。
郭嬿兒走進凝福苑時,正看見章彩蘭坐在房間里插花修剪。她走過去坐在章彩蘭身邊,將一個精緻的小布包放在桌子上,「母親,這是我今日去天寶銀樓買的幾支珠釵,母親幫我瞧瞧,和過幾日去長公主府賞花宴要穿的衣裳配不配。」
章彩蘭聞言,便停下了手裡的活兒。她拿過布包來打開,見裡面是四支樣式各異的金釵,兩支是鑲紅寶石的蝴蝶金簪,一支鑲了數顆珍珠的金步搖,還有一支最是奪目,是鑲了五色寶石的鏤空金花簪,看著甚是華美精緻。
「看著都是華貴溢美的,配你那身重繡花紋的霞影紗裙倒也都合適。只是寧陽長公主的賞花宴上嬿兒不是打算撫琴嗎?若是如此,那這首飾還需要再斟酌斟酌。你若戴上這滿頭的金飾,彈再高山流水的曲子也只怕會落了俗套,叫聽琴之人失了意境。依母親看,金簪戴一支足矣,最好是金底玉花,其餘也以玉飾為主,才能顯得你出塵不染的氣質。」
郭嬿兒想了想,笑道,「還是母親想的周到,既然嬿兒要在賞花宴上一展琴藝,自然是要顯得仙姿佚貌才好,這才能顯得我與其他那些穿金戴銀的貴女們有所不同。」
章彩蘭笑著點了點頭,「那是自然,你琴藝是得了母親的真傳,若是能彈奏一曲,定能藝驚四座。」
郭嬿兒又拉過章彩蘭的手,撒嬌道,「母親,明日陪我去趟慶祥銀樓吧,據說他家新進了一批金玉簪子,皆是新樣式,想來咱們肯定能找到最適合嬿兒戴去赴宴的那支。」
章彩蘭臉上的笑容收了收,「嬿兒,你叫琴兒棋兒陪你去吧。母親實在不想出去,你多買幾支回來叫母親給你參詳也是一樣的。」
「那怎能一樣呢,母親要這樣躲著不見人到什麼時候啊?總歸到了長公主的宴席上,母親還是要與那些官眷夫人們打照面的呀。」
章彩蘭眉頭皺了皺,嘆了口氣說道,「嬿兒,母親仔細想了想,覺得還是不陪你去赴長公主的宴會為好。」
郭嬿兒大驚失色,「為什麼啊母親?難不成您要讓嬿兒自己去赴宴嗎?」
「這次是你引起太子殿下注意的好機會,」章彩蘭看著郭嬿兒,認真道,「若是母親陪在你身旁,那旁人看見母親就會想起咱們郭家的腌臢事,他們在背後定然議論紛紛。母親不想叫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影響了你的前程,就讓太子殿下不受任何干擾的看見咱們嬿兒,不是更好嗎?」
郭嬿兒還想再說些什麼來勸一勸章彩蘭,可仔細想了想章彩蘭的話也不無道理。若是太子殿下還沒見到她,就先聽了一圈她母親的流言蜚語,不是會對她有個先入為主的壞印象嗎。若是母親不去長公主府,那流言蜚語肯定是會少一些的。想到這裡,郭嬿兒只得點了點頭,只是神色十分沮喪。
「我的好嬿兒,」章彩蘭接著勸她道,「你若是能得太子殿下的青眼,那咱們母女將來有的是好日子過。母親的指望,可全都在你身上了。」
「女兒曉得了,不會叫母親失望的。」郭嬿兒點了點頭,接著又嘆了口氣道,「可是母親,你也不能在這凝福苑裡躲一輩子啊。」
「傻孩子,母親不過躲她們三四個月罷了。」章彩蘭冷哼了一聲,「外頭的人記性差得很,待這陣風頭過去了,別人家的事情傳的滿天飛的時候,誰還能記得郭家這點子事。到時候母親再出去走動關係,將名聲挽回來,定不會叫你的婚事受牽連。」
郭嬿兒握住了章彩蘭的手,嘆息了一聲,「讓母親受委屈了,嬿兒將來定會讓那些看母親笑話的人全都付出代價。」
芷和院
不同於凝福苑的愁雲慘霧,芷和院里卻是一片祥和寧靜。上次府宴過後,墨菊也被郭貴尋了人牙子發賣出去了。如今在芷和院里,郭綰和幾個丫鬟們終於不用每日裝模作樣,逢場作戲了。
郭綰年紀小,又隨和,芷和院里也沒有上年紀的媽媽嬤嬤,月例銀子的大權都在青鳶手裡。平日里郭綰就是窩在房間里讀讀書,丫鬟們做完了自己的事情,就圍在一起聊聊天,打打葉子牌。因此芷和院里的丫鬟們的日子可謂是羨煞了其他院子的丫鬟們。
郭綰看著自己院兒里的丫鬟們天天都高高興興的,她自己心裡也歡喜起來。尤其是看著羅瑤,從剛進郭府時不言不語,獨來獨往,到後來被其他人的熱情感染,也漸漸放開心扉,與她們打成一片,郭綰心裡也覺得很欣慰,她不希望羅瑤變成一個只為報仇而活的人,報仇固然重要,但郭綰希望她在將來大仇得報之後,依舊能有自己人生的方向。
這些日子,郭綰還以為郭嬿兒會上門找事,替章彩蘭出氣。可是她們的日子過的是出奇的風平浪靜,甚至郭綰在府里遇見了郭嬿兒,郭嬿兒都只是裝作看不見她,趾高氣昂的徑自離開。
郭綰想想也是,郭嬿兒又不傻,這會兒她大約是忙著準備長公主的宴會。引起太子的關注才是她的頭等大事,哪裡有時間來找自己的麻煩。
只是郭綰也不會坐以待斃,為了讓自己安身立命,也為了替羅瑤報仇雪恨,她是不可能在這個小小的芷和院里安逸一輩子的。若是真等到郭嬿兒如前世一般當上了太子側妃,那她回過頭來第一個要除掉的,就會是郭綰。
如今寧陽長公主的宴會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現在也是時候去見見那些陌生的故人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