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和醫學雜誌搭線
手術台旁邊。
副手甄子敏和消化科副主任劉全對視一眼,這小張醫生,手術實操確實強!
那動作熟練的,看著都有點向建華的影子了。
觀摩房裡的幾個年輕醫生,更是被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這操作技術很強啊!光說吻合術的話,看著比向主任還要強一點。
難怪向主任會主動把主刀位置讓給他。
那幾個看張谷有點眼熟的,心裡更是不敢認了!他們愈加肯定,這位絕對是向主任從其他地方,請來的強力外援!
手術台上。
「4-0縫線。」
張谷置入直線切割縫合器,將食管側部與胃殘端吻合。食管與胃前壁採用分層縫合法,用4-0縫線連續縫合食管和胃前壁的粘膜,再用絲線間斷縫合食管和胃前壁的漿肌層。
由於做過手術預演,器械護士的配合也很到位。
這手術做的,舒服啊!
張谷第一次感覺到了向建華的那種舒服。
最後,張谷在胃前壁和胸廓入口縫合3針,隔開胸腔和頸部切口。
「甄醫生,放置引流管,引流負壓球。」
甄子敏立即照做。
有副手的感覺,也爽爽的。
張谷也迫不及待,想培養自己的副手和手術團隊了。
副手的人選嘛。
唔,姚娜就做的不錯……
算了,想想而已,人姚娜都是副主任了,怎麼可能給我做副手。
至此,手術吻合部分,全部結束。
收尾的事情,交給甄子敏等人就行了。
向建華也是滿面笑容:「大家都辛苦了,手術很成功!這次咱十三人的團隊,配合的很好,每個人都有功勞!」
眾人都是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向建華會用人,會說話。不僅用人,還提拔人。所以大家都願意跟著向建華干。
脫下手套,摘下口罩,張谷和向建華幾人說說笑笑的往外面走。
「這台手術的吻合部分,小張醫生做的相當出色。」
張谷謙虛道:「我只是對吻合方面有點想法,需要和向主任學習的地方還多著呢。」
張谷這倒不是假謙虛,向建華的綜合素質太高,光今天的團隊配合,就好好給他上了一課。
這是手術技能卡帶不來的知識,卻是一名優秀主刀需要的素質,需要張谷自己去努力學習。
「咦?」
那幾個觀摩的年輕人,看到摘下口罩的張谷后,一下子愣住了!
「這不是……這不是張谷醫生嗎?」
「肯定是他,我剛看了咱三院的轉正公告,上面有他的照片!」
「難怪覺得有點眼熟,真是不敢相信啊。」
「真是他!我的天,剛才的吻合術,就是他做的嗎?」
「能轉正的,果然都不是簡單人物。」
在眾年輕人的目光中,張谷彷彿名醫似地離去。
……
做完手術,張谷查看腦海。
「完成一台胃前端吻合術,根據本台手術的難易係數、表現、以及手術用時等綜合考評,最終評分2.9分。」
張谷一笑:「又有進步,不錯!」
「發放獎勵:熟練度中級卡一張,隨機卡一張。」
這獎勵可以啊!
為了做這台手術,張谷消耗了一張中級卡,這就又回來了。
最關鍵是,張谷還收穫了手術技能,主刀經驗,團隊合作意識,以及向建華的重視,更是收集到了手術數據,可以發表文章了。
簡直血賺。
點開隨機卡,不出所料,開出了一張最低級的熟練度初級卡。
這兩張熟練度提升卡,張谷打算暫時收起來。
他感覺自己越來越理智了,反正需要提升的手術技能太多,還不如用到哪台提升哪台,省的到急用的時候抓急。
接著,張谷把手術中收集到的數據,整合到一起。
花了一個下午,張谷把兩台手術的數據做了結合,寫出了一篇文章。
「和馬主任的那篇文章比起來,我這感覺就像流水賬啊。」
張谷不得不承認,他在寫文章方面,欠缺的還有點多。要不是上一篇文章打底,他怕是連文獻的框架都不會搭。
「去找馬主任給我潤潤色,把把關。」
張谷找到馬成林,馬成林也沒有推脫,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把修改好的文章發了回來。
張谷一看,果然順眼多了,一看就高大上,像是專業醫學雜誌期刊上刊登出來的成品。
張谷最後校驗一遍無誤后,將文章發到了省《當代實用醫學》邱副主編的郵箱。
有了上次發的《改良固定胃管淺談》文章,張谷也算是有了省雜誌社的敲門磚,有了邱主編的郵箱和手機號,可以直接對接雜誌社了。
……
山省省城,《當代實用醫學》雜誌社。
邱主編聽到郵箱一響,隨便瞟了一眼。
「嗯?是上次發表《固定胃管》的醫生嗎?」
「難道是在胃管方面,又有什麼新的見解了?」
邱主編眼睛微微一亮。上次因為那篇文章,他還受到了總編的嘉獎。
那篇雖然只是術后的康復手段,並不涉及術中技術,但得到的正面反響卻很大!
很多看了文章的醫務人員表示,這減輕了他們日常工作的工作量,也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希望雜誌社能多出一些這樣真正實用的文章。
「希望這次,他又能給我帶來驚喜吧,一定要實用,不要是華而不實的文章。」
懷著期待,邱主編點開文章。
標題:《關於改良胃吻合術的思考》。
這次的作者只有一個,張谷。
「改良胃吻合術?」一看這標題,就比較偏向實用。
邱主編仔細看了下去,當看到這改良法的優勢時,眼睛猛然一亮。
「改良胃吻合術,可最大限度的保留殘胃和十二指腸,食管的正常生理功能,有助於腸胃激素的釋放,也有利於減少食物反流和吻合口瘺的發生,影響患者術后整體營養狀況的調理。」
「尤其是胃遠端吻合術,可簡化手術操作,降低術中出血量,減少術后併發症。」
邱主編仔細審核對比了張谷在文章中提及的手術數據。
「他的這兩台手術,確實比傳統吻合術有著明顯的提高。」
「雖然手術數據支撐少,但作為一篇探討思考類文章,也算是足夠了。」
「關鍵是這種新的吻合法,是另闢蹊徑,提供了一種新的吻合思路,這就足以引起足夠的反響了。」
邱主編心情越來越激動:「這篇絕對是實用型的文章,這個張谷醫生,真是我的貴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