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決定 五
第十七章決定(五)
道宮曆前98年冬,大靖洛城。
宏德法師一路高來高去回到了楊平安的屋,五九還在睡著,全然不知某人已在生死關頭走了一圈。
法師仔細打量一下五九的麵相,嘖嘖感歎,“真不知你是得之妒,還是得之佑,聽你先前所言,你一落地就是這兩個孩子拖你回來的。難怪!難怪!”
楊平安也是有所猜測,就問道,“師傅是看出什麽來了麽?”
“觀麵相,兩個孩子是有大氣運的,但看起來近期氣運被激發,有所折損,想必是護佑你的緣故。”
楊平安寵溺地看著五九,忽然想起一件事,緊張地問,“師傅,五九有沒有沾染我身上的氣息?”
“沒有,被氣運抵消了。到底,這兩種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能相互低調也算正常。不過你這個屋是不能要了……”宏德老道皺眉看看顯得十分逼仄的屋,還有這奇特的造型設計,也是無語,自家這個便宜徒弟的想法真不少。
楊平訕訕地笑笑,“師傅,那我什麽時候出城?”
“今,”法師回頭打量一下便宜徒弟,扔出一個錢袋。
“你們現在的東西一樣都別帶,衣服也全換了。之後你所有事情,我不會插手,免得留下痕跡。”
“另外,修行之法也不會傳你,免得不心露了痕跡,江湖雖大,也無你藏身之地。你體質特殊,之前所傳功行路線,你未必能修,全看機緣吧。另外,我給你刻了心印,內有三本經書,你好好體悟。”
楊平安聽了有些懵逼,拜了師,功夫不能學,好不容易傳一套還不知道能不能修煉,就是不知道這個心印是做什麽用的。
楊平完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心印可比什麽功法珍貴多了。
被師門刻了心印,就代表收入門庭,是我傳承弟子,簡直就是一張護身符。
能刻下心印,至少也要宗師境,能感覺到心印的修行者基本不會對此人下殺手,因為殺了的還有老的。
除非你能做的人不知鬼不覺,不留任何蛛絲馬跡。
########
楊平安跟陳靜雯姐弟討論半,有些累了,就提議出去走走休息一下。
陳胖忽然道,“餘先生今來了,現在正在爺爺那。聽餘先生要出去遊學了,所以來這裏借點書籍,帶著路上看。”
餘先生名叫餘成,字孟堅,號扶風,是楊平安他們的啟蒙先生。
當初,陳正宏請的西席先生就是他,在家裏辦了啟蒙班,楊平安也被提溜進來學習。
餘扶風初到陪都,錢財剛剛用完,一時落魄。正惆悵間,遇到了陳正宏。
陳正宏慧眼識才,便有了下麵的對話:
“先生初來此地,可願到府上一敘?”
餘扶風幹脆上車。,陳府,沐浴更衣飲食完畢。
“家有兒女,正聘請西席先生,不知先生可願屈就?願以二十銀幣為奉。”
“府上可有書?”
“但憑先生翻閱!”
“如此,多謝東家款待。”
如此如此這般這般,餘成餘扶風就這麽成了陳府的西席先生。乍一看沒啥問題,但仔細一想,一個不問來曆邀人,一個不問去處上車,一個不知深淺聘請,一個二話不有書就應。
隻能人的機緣如此,莫非定。
餘成若是不來陳家,就見不到楊平安,見不到楊平安,兩人也就不會有後來的種種際遇。
至於陳胖為什麽特意提及這事,還是因為楊平安與這位餘先生的關係很是親厚。
餘扶風喜歡楊平安的聰明和好學,對,就是好學。因為餘扶風酷愛曆史,又愛講,而楊平安對於曆史故事也是頗感興趣,一來二去就這麽對眼了。
餘扶風有意收楊平安做弟子,但想及自己會常常遊曆采風,無法時時教授,也就息了這個念頭。
楊平安一聽陳胖的話,就打算去尋先生,想一想感覺不太合適,又到門口去等。
過了好一會兒,從後邊院子裏送出來一個中年文士,往門口來。看起來眼寬耳闊,麵色和善,頭戴方巾,身上長衫,別無餘物,好一個素淨的敦厚君子。
這人正是餘成餘扶風。
楊平安遠遠地打招呼施禮,又請了先生去蘅蕪院。
談及近狀,楊平安提到了對於童子隊的改建,還有“核心精神”的事。
餘先生對於所謂的“童子隊”樂見其成,他的視角往往和常人不同,研究曆史的人,總能比旁人看到更多的東西。
“兩年前,道宮成立四十五周年,文化教育宣傳部刊印了一本《新時代的開創——紀念道宮建立四十五周年特別版》,裏麵有提到一些關於精神之類的事,你可以尋來讀讀。”
此時就看出來楊平安的不同了,正常的孩子哪能去讀這種一看名字就讓人頭疼的書籍,偏偏餘先生對這個學生的特別之處視而不見,還加力培養。
帶了一年啟蒙後,餘扶風離開陳家去往京都。
如今又想出門遊曆采風,尋找資料。餘扶風有誌於編纂一部分封時代的曆史傳記,所以經常到各地去遊學。
京都陪都也隻是其中一站而已。
好在他也有一些修行,區區道門養氣功夫築基境,連滿倉都不到,不過他也無意修行,平生隻愛讀書,尤其是曆史書。
餘先生學問深厚,屬於那種地方官員趕著趟送去道宮弟子名額的人。教書育人,功勳值也不低,所以他根本不缺修行功法。
隻能人心選擇,不可強逼。
幾人都以為,此去不久,餘先生就會回來,所以並無太多感懷。
餘成自己也是如此,何況他也習慣了。
又有誰知道,此次一走就是近乎十年。等到餘成歸來京都時,已經成了道宮之下,第一個且是惟一一個修行入滿倉後,先開上界“宮”之人。
更在後來為楊平安解決了修行上的一個大麻煩。
聊了約半個時辰,餘成便起身離開,臨近出發,事情還是比較多的。
楊平安三人自是親自到大門前施禮送別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