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建議
聞言,清玄殿內一眾修士都是微微點頭,頷首讚同。
人族各地凡俗遷移之事,牽連廣大,事宜繁瑣,不是一日兩日可成的。
沒有一個完善的計劃,這件事情卻是有害無益,甚至是令魔界等一眾異族尋到破綻,紛紛襲擊。
清微上人見到殿內都無異議,旋即頷首輕笑道:“火舜道友之提議,如同拋磚引玉,老道希望各位都能不吝言詞,大膽倡言。
如今大劫已至,人人自危,我人族也有滅族危機。
值此時機,還需各位共勉,提出金玉良言,挽救萬民於水火之中。”
此話一出,玄機老道掃了眼大殿諸人,開口道:“此事不僅僅關乎我神州修界,還關乎整個人間界蒼生。
劫難將至,若是我等還是各自為戰,那麽劫難當頭,誰能全身而退?”
聞言,大殿之內,頓時陷入沉默之中。
玄機老道所言卻是一種修士內心的擔憂。
他們來自中州各大門派之中,乃是中州修界的中流砥柱。
可以,代表了整個中州修界的力量。
整個人間界神州,除了中州之外,也有不少中州之外的宗門到來,但是終究離著中州太遠,沒有全部到來。
但是此刻匯聚在清玄殿內的一眾修士,卻是可以足以代表整個人間界的修界力量了。
他們來此商議如何應對劫難之事,不正因為如果分散力量,散落在人間界各地,根本無法對抗那魔界、冥界等異族嗎?
甚至於,在那大劫之下,化作飛灰。
清玄殿內,一時間鴉雀無聲,靜寂的落針可聞。
沉寂了一會兒之後,在大殿中其中一道身著淡黃色衣袍的中年男子起身,朝著首位之上的清微上人能一眾頂尖大能恭敬行了一禮之後,轉過身來對著殿內一眾修士道:“火舜道友所言極是,值此危難關頭,無人可以置身事外。
在下雖然沒有多大的修為實力,但是也願為我人族乃至修界貢獻一份力量。”
“眾所周知,人間界乃是六界疆域最廣一界,地域遼闊。
若想盡守人間界疆域,便是我修界修士盡出,也不一定能夠守住。
因此,我建議,放棄南蠻、北疆乃至東海之地,將修界力量集中於中州之地,鎮守中州及西南等地。”
“修界中人,要想遷移出來,卻是不難,大能若是出手,三五日之間便是能夠匯聚中州、西南等地。
而中州本就物華寶、物資繁盛,乃至於西南之地,也是一方繁盛之地,不缺物資。
如此,我修界中力量能夠盡數保全,用來抵禦各界異族的入侵。”
聞言,大殿中人都是眉頭一皺。
這的倒是輕巧,但是要離開各自經營數百年之地,那份背井離鄉的心情實在是難受,而且,那是宗門祖庭所在,就此拋棄,卻是難以接受。
但是他們也清楚,單憑他們這些中等門派,要想抗衡魔界、冥界等異族大軍,無異於癡人夢。
而且,如果修士都遷移過來,中州、西南一帶,雖也能容納這些修士。
但是那些名山寶地,好的修行洞福地,大多有著門派占據,他們何地自處?
不過一時間卻是沒人開口拒絕、否定。
因為這些修士內心之中,都是有著各自的思量。
雖然這樣一來,拋棄了各自的宗門祖庭,但是卻是保存了宗門的力量,那些個底蘊也能隨之遷移。
能在大劫下生存下來,卻是比起什麽都要重要。
一旦身死,他們的門派還能存在否?
清微上人聞言也是眉頭一皺,隻是瞬息之間便是清楚前因後果乃至其中的利害關係。
內心也是微微一動,隨即目光落在玄機老道身上。
他們一眾頂尖大能之中,玄機老道最善謀劃,也是最為老謀深算之人。
玄機老道瞥了眼清微上人,沉吟了一下之後卻是不著痕跡的朝著清微上人點了一下頭。
見狀,清微上人內心也是有一些底了。
清玄殿內,隨著那位淡黃衣袍中年男子的一席話,一眾修士也是開始與自己相熟的修士神識傳音商討起來。
“此事是否可行?”
“嗯……行倒是行,修士遷移比之普通凡俗,自然簡單無數。
但是,拋離宗門祖庭,卻是難以接受啊。”
“此言不虛,但是若是人不在了,縱然保留著宗門祖庭所在,又有何用?”
“這……”“我倒是讚同此事,中州、西南之地,卻是物華寶、靈氣充裕之地,比之北疆、南蠻乃至東海都是好上許多。
況且,值此大劫關頭,你想想,那些個大宗門、大門派,應當不會在有門戶之見才是,因此,我們這些各地修界門派也算是有著落足之地。”
“道友所言甚是。
不求其它,但求能夠傳承依舊。
若是僥幸活過大劫,在重建宗門又如何?
如今所想,還是應當如何渡過這次劫難。”
“……”在此之後,這些個修士也開始了建言獻策,一時間清玄殿內好不熱鬧,熱火朝的。
見狀,清微上人與玄機老道、劍玄一等人對視一眼,都是微微一笑。
劫難之下,尤其是魔界、冥界、鬼界、死界界門洞開,已然蒞臨神州人間界,兵臨城下了。
更是一時間,在四界所在方圓千裏之地,屠戮無數,生靈塗炭,甚至於是血流成河。
雖現在卻是沒有踏出千裏範圍,但是任誰都清楚,那是遲早的事情。
初入神州人間界,怎麽也得休整一番。
而這個時間段,也是神州人間界最後的平靜時光。
這些個召集而來的門派修士,修為都不算低,最次在殿內中的修士都有還虛境界,而高的大多在歸宗境,乃至於至聖境大能,踏入業境三重的也有不下十餘位,雖然無法與青雲宗、萬劍宗、鳳凰書院等頂級宗門媲美,但是底蘊大多不差。
隨著一眾修士建言獻策,一條條建議羅列而出,為抵禦劫難乃至各界異族的入侵作出了很多有效的措施。
時間流逝之下,一條條建議、意見提出,隨之被眾人完善,形成有章可循的措施對策,所謂是眾人拾柴火焰高、集思廣益,在一眾修士的群策群力下,總算是大致總結了一個劫難之中的應對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