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神豪之快樂的生活> 第一百三十四章 翠玉白菜

第一百三十四章 翠玉白菜

  本站 0z“行,那您二位隨便看,有中意的物件可以喊我。“女服務員微笑著道,聲音很甜美,純正的燕京腔,接著便返回櫃台裏麵,拿出一塊嬰兒拳頭大的玉飾仔細的擦拭著。


  對於女服務員的服務態度張俊義很是滿意,買東西的時候張俊義是真心的不喜歡後麵跟著一個人在耳邊不停地叨叨,那樣真的很影響他購物的心情。


  進入店內,迎麵就是一個高約一米的展台,在上麵擺放了一個完全由玉石雕琢而成的翠玉白菜,形象被雕刻的真是栩栩如生。


  看到張俊義被展台當中的翠玉白菜所吸引,一旁的郭立陽便笑嗬嗬的問道:“怎麽著,阿義很喜歡這件翠玉白菜?“


  “嗬嗬,陽哥笑了,人家這件翠玉白菜可是象征著擺財的寓意,正所謂君子不奪人之所愛,我可不想因為一件物件便破壞了人家的財運。“


  “呦!看來阿義還挺懂行的啊,也是即便是雕刻的再好,也不過是一件現代工藝品,而且從用料來看也不是什麽高檔的料子,隻不過雕工看起來還算不錯,不過阿義,關於翠玉白菜可是有著一個典故的,用哥哥跟你好好的講講不?”仔細的看了一眼展櫃當中的翠玉白菜,郭立陽一臉趕緊問我的表情,笑著道。


  “還是不麻煩陽哥了,這個典故弟弟我恰好聽過。”張俊義笑著答道。


  確實過於這個翠玉白材典故,張俊義在前世的節目當中還真是聽專家們過。


  “可以啊哥們,連這個都知道。”郭立陽雖然知道張俊義對於收藏有興趣,但是實話,還真沒想到對於一些典故張俊義還能清楚。


  要不是自己的父親之前在文化部工作過一段時間,因為父親的工作性質,郭立陽在書房當中看過很多有關文物以及藏品的文獻資料的話,郭立陽也不可能年紀輕輕的就迷上了這門愛好。


  “嗬嗬,恰巧聽過而已,比起陽哥來,可就真的差遠了。


  據光緒年間,瑾嬪進宮時,派乾清宮總管一名、敬事房首領太監兩名,及本宮首領太監,到嬪位家迎接進宮,采仗前引,樂器吹奏,隆重盛大,氣派非凡。


  瑾嬪與妹珍嬪,同晉為妃,因珍妃忤慈禧,降為貴人。後來慈禧太後六十大壽,瑾嬪和珍嬪又同升為瑾妃和珍妃。


  宣統退位後,尊封為端康皇貴妃。瑾妃在永和宮二十餘年,講求飲食,以書法自娛,揮毫丹青,觀賞盆景。瑾妃五十壽辰,特邀梅蘭芳等著名京劇演員入宮演戲。瑾妃在民國十三年病死於永和宮,享年51歲。


  瑾妃死後不久,馮玉祥兵變,溥儀出宮,她沒有受到驚嚇,也沒有顛簸之苦,平和地結束了人生。


  光緒帝瑾妃,必翠玉白菜。“翠玉白菜”被列為台北故宮博物院十大鎮院寶物之一,高18.7厘米,寬9.1厘米,厚5.07厘米,主要特點是選材巧、用材巧、雕工巧、寓意巧。


  這株翠玉白菜,就是利用一塊半綠、半白的翠玉為原材,以綠色琢為菜葉,白色琢為菜幫,色彩自然,酷似白菜;葉上又雕琢兩隻螽(zhong)斯,就是蝗蟲類的昆蟲——植物上有動物,既形象生動,又寓意多子。

  翠玉上的雕琢增添了這件翠玉白材文化含義。但嚴格來,翠玉的材質並非上選,因為材質中有裂璺、斑塊,要是用在光亮素雅的璧、鐲等裝飾玉器上,便是一種瑕疵。


  但是,巧匠聰明地選用了白菜這個題材,恰如其分地運用了玉料;原材自然色澤的分布,讓裂痕藏進彎彎曲曲的葉緣、葉脈之中,而裂璺和斑塊也成了區別不同水感的元素,使白菜似乎受過霜寒,翠玉的自然不完美,呈現出藝術的完美。


  翠玉白菜是瑾嬪嫁給光緒帝時,瑾嬪娘家的一件陪嫁品。


  由於是嫁妝,所以這件翠玉白菜有著多元的文化含意:

  其一,葉青梗白的白菜寓意清白,象征人品純潔;

  其二,葉尖上的螽斯、蝗蟲則寓意多產,祝福新婦多子;

  其三,“白菜”諧音為“擺財”,增添財富的意思。


  翠玉白材自然色澤、人為雕琢、象征理念和豐富寓意,獲得人們普遍的喜愛,遂成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張俊義將前世在電視節目當中從某位專門從事玉石鑒定的專家那裏聽到的關於翠玉白材典故完完整整的複製了一遍,這個典故在張俊義的嘴中講的很是富有條理性,故事生動,不身旁的郭立陽聽得很是驚奇即便是正在擦拭物件的那個女服務員也是頗有些驚奇的抬頭看了張俊義一眼。


  不過張俊義和郭立陽可是沒有注意到這位女服務員的異常,關於翠玉白材話題過去了之後,兩人便看是觀看起這家店鋪櫃台當中的物件,從門口的第一個櫃台開始,張俊義和郭立陽便開始在櫃台前仔細的看了起來。


  可是隨著一個個的櫃台觀看之後,張俊義的心中便有些失望起來,因為店裏麵的客人不是很多,張俊義在幾個櫃台邊看了一下,這裏的玉石飾品,大多都是翡翠的料子,

  根據飾品前麵的標示牌當中的文字介紹,這些翡翠料子基本上也都是中低檔的料子,並沒有達到張俊義心中購買的條件,即便是有幾件不是翡翠材料的也大多都是仿古的玉石,雖然雕工方麵看起來挺講究的,但是因為材料的問題還是很大程度的限製了飾品的價格。


  不過雖然店中擺放的大多是現代工藝品,張俊義一圈狂了下來倒也不是一件也都沒有看上,這不,一件仿清朝的白玉龍紋玉佩就入了張俊義的眼鄭

  華夏文化中,玉是一種極為重要的代表,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清代,經濟繁榮,促進了玉器工藝發展,出現了華夏古代玉器史上最為昌盛的時代。


  看著玉佩前麵擺放的標示牌介紹,這件仿清朝的白玉龍紋玉佩雖然隻是仿製的,但是卻也是出自當今一位很有名望的北派的雕工大師之手,用料方麵也是堪稱上等的和田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